摘要:近几年,机电自动化设计得到不断改进与发展,促使各行各业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机电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并且将此项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然而在实际工作展开的过程中,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研究,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问题
引言
机电自动化包括机械自动化和电气自动化,机械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者装置利用机械方式来完成自动化控制的过程,电气自动化是指与电气工程相关的信息处理、系统运行、研制开发、实验技术以及经济管理等领域的自动化控制的过程,是复合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能够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电设备中,可以提升机电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机电自动化设备安全和控制在逐渐地进行完善,可是在实际应用中,机电自动化还是存在缺少稳定性、可靠性等问题,最严重的漏电故障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些都威胁着操作者的安全。
1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概括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和科学技术得到显著提升,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了机械设备机电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机电工程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在各个行业中融入自动化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动化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提升了机械设备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提升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通过有效的改善运行状况,确保了设备的性能更加稳定。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得到有效的完善,在设备管理、控制、运行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从而充分体现出自动化技术具备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根据我国目前机械设备发展状况分析,自动化技术得到明显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和灵活性也进一步提高,为我国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中的问题
2.1机电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发展缺少针对性
由于目前我国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需求逐渐上升,机电工程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企业为了可以更好地满足我国人民的生活需求,不断调整在机电工程设备上的成本投入,同时,人力和物力方面也增加了支出,逐渐导致企业的总体成本增加,实际的成本支出超出了预算。其原因主要是在机电工程自动化改革创新过程中没有结合当前社会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盲目创新,没有制定针对性的创新计划,导致出现了技术性的问题,新型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给企业的经济收入带来损失。
2.2工作人员缺乏对技术的充分掌握
自动化技术的设施,是依托专业的自动化运行系统而发挥作用的,为了取得更好的自动化系统应用效果,需要工作人员对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操作技术方法准确自如的掌握,但目前存在工作人员自身由于缺乏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对于系统的运行原理和运行操作方法没有全面掌握的情况。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的实际效果,为技术应用本身的作用发挥造成了障碍。
2.3自动化技术操作步骤繁琐
在目前社会中,各个领域快速发展、快速进步。任何的工作都以高效完成为主要目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提升生产效率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站稳脚步。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考虑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便捷性,企业的生产车间没有及时对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未强化对整体的自动化技术操作流程的监督,所以很多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都相对繁琐,导致了自动化工程技术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3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生产对于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的依赖性较高,这也就意味着计算机技术参与机械制造是实现生产智能的有效手段。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精准的指导和调控,同时要运用自身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在实际生产操作之前设定各项环节的必要数值,并指示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范围完成生产任务。智能自动化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整个过程对于劳动力的要求大大降低,部分较为精细且繁琐的生产环节若是让劳动者作为主体,就难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而计算机技术指导下的高水准制造,往往能够避免出现类似的失误。
3.2虚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虚拟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与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科学性。虚拟自动化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仿真技术,借助计算机操作,对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进行模拟演练,排查实际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前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对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虚拟自动化技术被企业广泛应用在降低生产环节的失误率、减少资源能耗、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上,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3.3集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多种实践结果可以看出,集成自动化技术属于机电自动化技术中的主要核心成分,主要是通过多种功能的集成化发展来巩固和强化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其核心技术水平,进而有效确保整体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多种功能共同开发而降低生产周期。另外和传统的机械生产制造相比,集成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还可以大大的提升对于一线作业的有效把控,提高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能力,其最终可以表现为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因为集成自动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技术的核心,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共同开发和应用,进而减少了因功能单一而造成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的过度浪费,推进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稳定发展。
3.4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柔性自动化技术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是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新型的自动化技术。它能够实现操作性技术过程的全自动化,极大地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能够高效低能耗地完成工作,还能提高机械质量、缩短制造周期与交货期,成为各国机械制造业提高竞争力的强劲武器。柔性自动化技术有诸多领域,如柔性制造单元(FMC)、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都取得了很大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机电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质量。但是在机电自动化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应用技术还不够完善。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步伐,机电自动化技术迎来全新的发展方向,向智能化、微型化以及网络科技化的发展方向前进,通过全面地发展与进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将各项发展方向与机电自动化技术相结合,为日后企业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马英华.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11):162+230.
[2]吴世杰.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分析[J].大众标准化,2019(11):38+40.
[3]尹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分析探究[J].地产,2019(14):151.
[4]王鑫.机电工程技术及自动化应用问题探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01):72-74.
[5]毛金涛.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分析探究[J].四川建筑,2018,38(03):262-263.
作者简介:魏军芳,女,33岁,专科学历,建筑工程、市政工程、 机电工程专业二级建造师,莱芜凤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