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控措施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7期   作者:刘伟
[导读] 摘要:煤炭采矿作业有着较高的危险系数,井下的工作环境恶劣。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安煤矿分公司  山西晋城  048400)
        摘要:煤炭采矿作业有着较高的危险系数,井下的工作环境恶劣。如果不能落实有效的安全措施,有可能会导致重大生产事故的发生,对生产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煤炭的生产造成严重打击。因此,如何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防范是煤矿企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结合煤炭生产中的实际安全风险,对防范事故的安全策略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煤炭采矿;安全管理;策略
        1 引言
        煤矿生产无疑是一个高利润行业,但由于企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薄弱、煤矿的生产设备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相对落后、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煤矿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比较差等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影响,煤矿生产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基于此,企业单位要采取合理措施,解决此类问题,真正实现安全生产。
        2 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2.1 生产员工安全意识有待提升
        我国煤量储备比较丰富,煤矿行业占据国家经济整体建设重要比重。就煤矿企业来讲,对劳动力有着较高要求,产业密集型特点明显,但是生产人员在文化水平上参差不齐,部分生产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煤矿资源的了解也比较少。同时部分专业人员可能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由于煤矿企业自身生产环境具有特殊性,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需具备较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且使生产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避免企业在发展中受到经济损害,促进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
        2.2 煤矿的生产设备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相对落后
        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特征的工作,因为当前许多单位在开展生产作业工作时未能安排充足的资金,且其施工设备和安全防护工具配置不够完善,这就使得参与施工的设备不得不“苟延残喘”的发挥余热,其更新缓慢便必然存在一定的设备老化问题;加上单位内部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在设备的维修以及保养方面成效不足,使得设备极易发生故障,其安全性同样得不到足够的保证。在新闻报道等消息中,煤矿事故的发生早已成为一个常见话题。以近年河北省某煤矿所引起的一场特大煤与瓦斯爆炸案作为案例加以分析,当时事故发生阶段煤矿尚且处于矿井基建的水平,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正式验收,也就未能取得政府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书,且该煤矿甚至存在违规行为,在尚未经过正规审批流程的前提下随意变更设计,这就是一种单位直接无视安全生产要求的现象的表现。
        2.3 生产保障力度低,监督力度不够
        煤矿安全队伍建设相对落后,不能保证原材料生产的整体安全,同时技术人员的缺乏和流失的原因有大小煤矿,管理有高低,各煤矿生产设施差距明显,这也是一个因素,整个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很难规范,虽然政府重点企业的机械化程度很高,但这种情况永远无法取代整体。许多落后的小煤矿仍然存在着开采效率低、人员素质低等主要问题,我国煤矿监控系统目前处于比较复杂的局面。同时,公司没有建立统一的监督检查标准,有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不符合标准,管理过程中的分歧和监管部门的力量不足,也给煤炭生产的发展带来了隐患。
        2.4 自然因素和技术装备的限制
        由于煤层一般埋藏比较深,所以我国煤炭行业多数属于井工矿。而多数发达国家是露天矿,这也是发达国家煤炭行业中人员死亡率比较低的重要原因。煤层在开采时条件比较差,容易产生自然灾害,矿井一半以上具有爆炸性,在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矿井会受到水淹的威胁。


        3 防止出现安全管理事故的策略分析
        3.1 加强煤炭企业的安全意识
        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缺乏安全意识。如果企业不重视安全管理,就不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提高矿山企业的整体安全意识。例如,企业领导必须以身作则,了解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只有当每一个员工都意识到采矿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对个人或企业造成的伤害或损失时,他们才应该学会在采矿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保护自己。企业还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制度中的各项内容传达到基层全体员工,使制度内容得到认真落实,达到预防安全事故的目的。
        3.2 增加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
        通过增加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能够使煤矿中的生产安全得到比较充分的保证。煤矿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市场经济对自身造成的影响,将安全生产作为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推进其全面落实。在增加资金投入时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增加安全生产科研投入,科研人员需在实际工作中针对煤矿行业当前情况,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使生产中安全事故概率得以降低。其次,增加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运用,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并且提升安全生产的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在煤矿生产中增加安全方面的投入,能够减少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提升生产机械化水平,并且构建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
        3.3 加强科学技术创新
        通过构建煤矿科技创新体系,增加煤矿安全科技投入,加强学术合作,有利于实现煤矿企业的科技创新。具体来说,加大科研的投入,包括基础理论的研究、矿井瓦斯的防治、水害的预防、煤自然发火的治理等。企业要用先进的理论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加大对煤矿生产系统的机械化改造,提高机械化采矿的水平,建立本质安全化的煤矿生产系统。
        3.4 规范培训员工,建立奖惩制度
        对矿业企业来说,只有加强安全保障,才能增加工作人员对于安全防范的意识,要增加培训的力度,将职工的工作进行转变,分成若干个环节,提高创新的有效性,建立健全职工工作制度,切实转变从业人员资格认定方式,开展员工专项教育,将教育体现出它的人性化和亲情化,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以及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分析在煤炭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科学制定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煤矿生产的可靠性,要集思广益,在解决有关煤炭工作者的个人安全问题时,要记住着力实际,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要着眼于问题的长期性,对法规的实际制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矿业公司来说,要不断完善内部激励机制,特别是要在公司内部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奖励等途径,采取科学的测评方法,做到客观评价,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改进相关工作,不断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感、公平感和有效性,避免组织失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煤矿能否顺利实施开采作业。因此,在实际的安全事故管理中,需要增强煤矿企业的整体安全意识,加强对矿山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整体素质。煤矿企业还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以更好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斌.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控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8):191-192.
        [2] 王吉明.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防控措施[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2):64+67.
        [3] 田凯翔.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防控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06):141.
        [4] 王新,李玉玺,芮作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其防控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2):155+159.
        [5] 曾扬,余国辉.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防控措施[J].低碳世界,2013(18):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