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50219851217XXXX)
摘要:工程质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建筑质量也影响着千家万户。同时,施工质量也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建筑业良好发展的前提下,建筑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豆腐渣工程多,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说,工程从立项到竣工并不是只有建筑企业具体参与,图纸的设计、材料的购置、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的先进程度以及资金的保障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对工程质量富有监管责任的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更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建筑施工中,只有抓住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住影响质量的主要症结,才会在施工中真正做到保证建筑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保障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1建筑工程质量不利影响因素
1.1 质量意识偏低
目前,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尚未到位。(1)一些建设项目施工单位降低了标准化生产的相关成本,在采购建筑材料时没有严格控制质量,致使施工现场存在质量隐患。(2)大部分建设项目都雇用农民工,但在进入施工现场前,他们没有必要的安全培训,因此很难保证施工作业的规范化。(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等单位虽然均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生产、规范施工等制度,但尚未完全落实。
1.2 开发商对建筑质量不够重视
近年来,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各种建筑企业良莠不齐,一些建筑根本不具备施工资质,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质量难以保证。为了盈利,一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不赶上工期,甚至在用料上采取劣质材料的不良行为,甚至一些建筑企业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保证工程质量已成空谈。在一些施工企业中,管理者对施工管理过于自信,盲目信任自己的施工队伍,忽视了监理的作用。有短期效益,缺乏质量意识。还有些开发商专业知识欠缺,不具备承建能力,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强行进行项目的开发,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规范的操作,从而造成建筑质量问题。另外一些开发商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弃国家有关建筑质量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将承建的建筑工程分包给不具备承建资质的建筑企业,而这些分包的建筑企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降低建筑工程质量标准,从而造成建筑质量问题。
1.3政策法规因素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业逐步创新发展,与建筑质量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政策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相关法律出台得比较晚,无法满足BOO、PPO、PPP、BT、BOT、TOT、BRT、POT、BOOT等发展要求,导致责任主体未确定,管理制度不明确,对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十分不利,因此建筑企业部门需对政策法规因素引起重视,并提前对质量问题进行处理。
1.4 材料、设备管理不到位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材料和设备,材料的质量和设备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时,必须加强对材料设备的管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相关建筑工作质量管理人员对材料与设备的监管并不严格,施工现场中常有不合格、变质的材料或性能较差的设备进入,材料与设备进行施工现场后,也未展开相应的后续管理与维护工作中,因材料与设备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2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2.1明确质量保证责任,完善责任制度
监理单位的监理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监理人在开始监理程序前,应与相关岗位人员签订质量保证责任书,明确责任。
监理人员要坚持正确的监理程序,认真填写监理日志,使监理工作更加规范。发挥监理人员协调、沟通的作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纽带的作用,协调好开发商与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使监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和纠正,确保建筑质量符合要求。
2.2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
建设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这一阶段是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最关键的阶段。项目方和施工方都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一是严格控制建筑材料采购。作为一个施工单位,原材料的采购是非常重要的。材料的价格直接决定其经济效益。对于项目方来说,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建设项目的质量。在原材料采购中,项目方和施工方必须根据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标准,按照规划设计要求采购施工材料,确保采购的材料满足规划设计要求。在建筑材料保管上,施工方要严格按照不同材料属性,做好分类保管工作,确保建筑材料质量。二是强化建筑施工建设过程监督管理。这个阶段是动态的施工管理过程,作为工程项目方需要聘请专业的施工监理进行建筑全过程监督,查看建设过程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在材料使用上是否符合规定,比如在主支撑梁上,钢筋的型号、水泥的配比浓度、地基的挖掘深度等,这些是否都是依照设计方案实施的,只要严把这些施工过程都是认真完成,才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三是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建筑施工属于工程项目,在施工现场人员比较分散,各种大中型机械设备运用比较多,电力动力能源使用广泛,任何一个工作操作失误都会造成严重的施工事故,甚至出现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作为施工方必须要加强安全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严守建筑施工规定标准,按照操作规程规范施工,确保安全。四是强化建筑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需要的资金量都是比较大的,这些大额资金使用,必须要做好经济效益管理,从项目方的经济效益方面,注重材料使用节约管理,确保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做好经济节约工作。
2.3制定详细的质量达成目标
质量目标是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达到的最终目标。只有施工质量合格,建设项目才能顺利验收,建设单位才能得到效益回报。因此,对于一个建设项目来说,详细的质量目标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必须对项目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的目标。并对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2.4对人员管理加以强化
同时,施工企业也要加强人员管理,包括施工方、勘察方、施工方、施工方、监理方、检测单位和设计方。要突出职业资格管理,树立使命感,有效协调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控制工程质量,提高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并在管理工作中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理念,对施工质量相关工作进行控制管理,对提高园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工作的培养,并注重员工对建筑工程的控制意识培训,注重相关工作的操作技术掌握,进行实地的操作技术,促进有效的施工管理的工作环境,通过不断的让员工进行实地的操作来提升对建筑工程的相关质量问题的控制,通过相关的技术水平,从而有利的保障建筑工程中的总体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的生产发展。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建设项目规模和数量都比以前有了明显增长。在建筑业良好发展的形式下,各行各业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相关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制度和措施,确保其建筑质量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工程质量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因此,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要树立严格的质量保证意识,努力达到施工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高兵.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3):23.
[2]王大勇.浅谈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与解决对策[J].智能城市,2016(6):201.
[3]董志伟.建筑工程标准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措施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