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基础建设水平有着直接的关联,水利工程项目的不断扩建,对于平衡水资源供需现状、保护河道生态环境以及维护景观效益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而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与河道生态效益的发挥关系密切,因而在当前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施工人员需要重视对河道生态护坡技术进行研究,要不断加强工程施工实践,从稳定生态环境、有效转化水能角度出发,完善水利工程边坡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1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具有的作用
1.1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防洪功能
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其中防洪功能是护坡施工技术不可缺少的优势之一,在我国水利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今后护坡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生态护坡技术可以结合自然条件的不断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面对气候不断改变的状况下,水质与水文情况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河道生态护坡工程就能够保持区域中的水域平衡。如果遇到洪水暴发时,护坡上的植物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抵御洪水的作用,降低洪水的冲击力。
1.2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生态功能
生态护坡和传统护坡工程之间最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既有基本的防洪固堤功能,又可以维系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从另一方面来看还可以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生态护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保护生态环境当作第一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按照植物自然生长规律与自然环境保持物种之间生态平衡系统,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鉴于这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而实现河道护坡植物和周围植物的和平共处,进而完成生态护坡物种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河道环境的损坏。
1.3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景观功能
生态护坡技术需要根据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绿色环保作为核心。护坡植物大部分都是使用花草、林木等原生态植被,工作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布置植物之间的距离和种类,从而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展生态护坡施工工作过程中,使用原生态植物护坡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对河道水域的破坏,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在护坡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建设区域中含有的植物,选择和当地自然环境相符的植物种类,实现护坡和植被相融合的效果,最后达到景观和工程和谐统一的目的。
2.传统护坡现状问题分析
2.1生态环境破坏
生态环境破坏是传统护岸建设最直接的后果,把整个河岸都用水泥和混凝土封闭起来,破坏了河流和土壤之间的联系,破坏正常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同时它也切断了河道与河岸时之间的生物联系,导致很多生物因为缺乏食物、水源、栖息地而死去。河道失去了原有的河岸结构,这不利于水体的自动净化,很容易造成水资源污染加剧。
2.2恶化市民的居住环境
在天然的河道环境中,水体拥有一定的自净功能,这其中,河两岸的各种植物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传统的混泥土护坡结构,让这些植物全部消失,水体恶化也就加剧了。我们都知道,人是向往自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只会让人变得压抑,绿色植物才能舒缓人的身心。失去了原有的富含生机与活力的绿色植物之后,城市的人文景观就会减少,市民也就少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去处。
2.3景观功能的丧失
没有植物的护岸硬化,只会损害生物多样性,破坏河岸环境,这会严重的影响河岸的自然风光。传统整齐划一、富有现代气息的水泥建筑无法满足现代人对自然的渴求,这会影响人与自然的交流,让我们失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现代人常常追求“和谐”的理念,硬化护坡技术将会打破这种平衡,让自然景观朝着坏的方向发展。
3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
3.1生态混凝土
为了满足生态护坡的要求,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材料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施工方案。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多孔混凝土应用较为广泛。为了满足施工环境及工程特点,可以在多孔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添加各种骨料和添加剂。在多孔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将保水剂添加到空隙部位,且利用周围植被和河流的水分,可以有效连接岩石和土壤。这种护坡结构在汛期可以达到显著抗洪作用,因此利用生态混凝土技术可以有效规避水土流失问题。在护坡上种植植被树木,可以充分改善生态环境和河道环境,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当前在很多河道护坡中利用生态砖,可以保障生态护坡的稳定性。利用砌砖施工技术可以强化生态护坡结构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利用生态砖可以有效匹配周围环境,同时具有突出的生态特点,可以达到显著的生态护坡效果,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3.2人工种草护坡技术
人工种草护坡技术在构建河道生态护坡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效果。在水利工程河道边坡表面利用人工播撒的方式种草,可以达到显著的固土效果,避免水利工程发生水土流失问题。施工单位在选择草种时,选择的草类要具有发达的根系,以起到固土效果。在铺设天然草皮的阶段,坡度较小的边坡可以选择草皮平铺的方式。如果土堤迎水坡面洪流速度比较快,则不适合利用人工种草护坡技术。建设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阶段,施工人员优先采用水利喷播种草技术,且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配合比,根据标准比例拌和草籽、肥料、黏着剂等,利用机械加压方式在坡面上喷射拌和物,这样可以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同时喷播的草籽发芽速度非常快,出苗情况也非常齐整,从而获得显著的生态价值。
3.3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技术
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结合喷塑金属网和碎石型种植土壤,提升护坡结构的抗腐蚀性,建立复合种植基。这种护坡方式的实用价值较高,在各类施工环境中都可以利用。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土工格和土工网垫两种方式。施工过程中,先在碎石中加入聚丙烯和聚乙烯等材质,然后配合网垫和种植型土壤,最后将草籽撒到上面即可形成新型的复合型种植基。网垫结构利用热熔焊接不同的网点。通过网状空间,可以提升基土的稳固。利用网垫方式和网格方式,可以使植物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将土壤和砂砾碎石等填入到网格中,再结合草皮和网垫层,使二者成为一个整体,可以保障边坡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增加护坡的摩擦阻力,进一步巩固土层,使河道生态护坡土壤的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3.4植草砌块型护坡技术
植草砌块型护坡技术的利用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制备生态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缓释肥料。采用多孔混凝土构成护坡基本骨架,在骨架中设置植草砌块,这样护坡具有很多空隙,可以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结束语:在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思想下,水利工程项目在进行建设时则要将工程的生态效益作为工程整体效益的重要衡量指标,并积极的对其进行贯彻落实,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河道生态护坡工程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具体的河道生态护坡的建设过程中,工程人员应积极的采取更加有效的施工技术,包括人工种草护坡技术、水利喷播护坡技术、土工材料固土护坡技术、生态型混凝土护坡技术以及网格生态护坡技术等,通过对技术适应性的了解,合理的对技术进行应用,严格把控技术细节,全面提升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德民.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239+242.
[2]张定研.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7):292-293.
[3]李伟.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3):288-289.
[4]王永波.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20):111-112.
[5]刘颖.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