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孙伟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属于工业化发展为主的国家,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较大,这也迫切需要水处理行业要不断加大技术研发,从而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后盾,并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渐成为高质量运营的技术产业。
        天津万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01
        摘要:现阶段,我国属于工业化发展为主的国家,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较大,这也迫切需要水处理行业要不断加大技术研发,从而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后盾,并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渐成为高质量运营的技术产业。基于此,本文笔者就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水处理技术;现状;应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地球资源的利用,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水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基础上。此外,现代人们的环保理念不断增强,人们在水资源的利用上也日趋合理化和科学化,不仅懂得保护水资源,更在研发水处理技术,希望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水资源的利用高效率和循环利用,水处理行业便是通过水处理技术达到以上目标,为水污染企业、社会生活、优化工厂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水处理技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明矾净水即有记录的最早的水处理方法。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上海开始了饮用自来水的历史。20 世纪 60 年代后,我国的城市供水已基本普及,在此期间,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净水技术不断创新、沉淀和改革,我国的大型净水厂也不断涌现。净水工艺也从双层过滤技术、平流池等慢慢的向注重投药的混合发展,并通过絮凝技术的应用,结合浅层沉降理论,大大提高了水处理的质量。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净水企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净水设备和净水技术,微污染水处理技术及絮凝加药的自动化水平均得到了高速发展,我国的供水管网的水质监测也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在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的水处理工艺的早期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在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上存在技术短板,最初采用的是自来水的净化技术,其目的也仅限于让水质稳定,预防出现碳酸钙结构等现象。但是工业用水不同于生活用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产生碳酸钙结构,还会产生其他的盐碱类化合物沉淀。另外,在此过程中对温度、腐蚀性、微生物及细菌等因素对水质的影响没有进行考虑。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水处理工艺是通过投加阻垢剂、缓蚀剂、杀菌剂等手段来控制工业循环水中的结垢、腐蚀、微生物黏泥,以提高水处理效果。
        二、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
        1.有机物的去除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特别是水污染问题更是迫在眉睫。有机物污染是水污染问题中危害最大的一种,水处理中有机物的处理也是近年来我国水处理方面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研究的最多的问题。去除有机物的传统方法有混凝、膜处理和吸附等,但其效果和应用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针对有机物去除,最有效的是化学式预氧化法,通过在水中投入氧化剂,让氧化剂与水中的有机物进行结合,其原理即通过氧化剂作用将水中难分解的有害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以此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化学式预氧化法中用到的氧化剂种类有很多,根据水中有机物的成分不同,产生的功效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用该方法进行水处理前,应对水质进行详细检定,以此作为确定氧化剂的使用类型的依据,从而提高水处理效果。
        2.水处理过程中常见的工艺流程及相应的使用条件
        根据水处理的用途不同,我们对水处理后的水质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所选用的水处理工业和技术也不一样[3]。常见的水处理方式和工艺流程与相应的使用流程对应如下:1)原水——接触过滤——消毒。该过程相对简单,一般适用于处理色度和浊度相对较低的水库水或湖泊水。(2)原水——沉淀、混凝或澄清——过滤——消毒:该过程一般适用于处理地表水,该过程也是地表水处理厂广泛使用的处理流程。

(3)原水——调蓄预沉——混凝沉淀或自然预沉——澄清——过滤——消毒:该 过 程 一 般 适 用 于 中 小 型 水 厂 的 水处理。
        3.水处理过程中的深度精细处理工艺
        部分行业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常规的水处理工业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对此我们还需进行深度精细处理以进一步提升水质。最常用的深度精细处理方式有下列三种:(1)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并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例如吸收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物质。而在水处理中,活性炭是处理有机物污染的有效方式。(2)臭氧生物活性炭。该方法是在活性炭方式的基础上,将活性炭用臭氧氧化,以进一步提升活性炭的吸附力,从而提升了有机物的去除率,保障水处理的质量。该方式已相对成熟,目前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大型净水厂中。(3)膜分离。超滤膜技术通过超滤膜结构对水资源进行过滤处理,实现对水资源的净化,超滤膜的孔径有一定范围,它的直径在 0.001微米到 0.02 微米之间,可以过滤掉很多杂质,如果需要过滤细微杂质的话,就可以通过超滤膜进行过滤。如今,超滤膜技术应用于诸多行业,因其处理效率很高,水资源的净化率高于其他设备的净化率的特点。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原理,其关键在于超滤膜两侧存在的压力差,压力差是超滤膜两侧的水资源从一侧到另一侧的水动力。然而,水中的一些直径大于超滤膜孔径的杂质会附在超滤膜上,仅细微的水分子可以通过。超滤膜技术可以净化细菌,这是其他技术所达不到的。超滤膜技术在净化过程中因其没有化学物质与杂质反应,更好地维持了水资源的洁净,所以净化效果是很高的,能够满足更高要求的净化要求,并且超滤膜自身也具备耐高温,抗强酸碱的特性,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以工业化生产发展模式为主,其发展模式在改革开放以来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然而,生态环境和淡水资源的破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为此,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势在必行。水处理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其在未来的发展中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政策扶持。自 2006年起,我国便全面启动了水处理工作的规划任务,将水处理工作正式提升至我国日后长久发展的重要日程中去,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对水处理行业给予了宽松的发展环境,让水处理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第二,政府资金支持的力度加大。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让水处理行业处于宽松的发展环境,此外,全国各个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相应国家政策的号召,积极对地方水处理行业给予资金支持,且资金帮扶力度也在近几年不断加大。有了政府资金的帮扶,使得很多水处理企业的发展十分顺利,这为其日后技术的研发和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然以工业化发展为主,工业化的发展模式避免不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攫取,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彻底转变,这就为水处理行业提供给了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使得该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优良的水质离不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目前,水污染问题的严峻使得我们在进行水处理时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初步处理,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发展水处理技术,以满足社会和环境不断增长的水处理要求。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上海市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指南》[z].
        [2] 王东今,张晓路,杜婷.探析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 [J].建材与装饰,2018(21):150-151.
        [3] 高晓军,王建华,车峰.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探讨[J].化工管理,2018(11):148-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