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游小龙
[导读] 摘要: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建筑领域应用的提升,对建筑工程实施有效的经济管理并防范相应的风险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内容。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528403
        摘要: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建筑领域应用的提升,对建筑工程实施有效的经济管理并防范相应的风险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内容。本文针对建筑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经济风险与相应防范措施进行综合论述,分析其重要性和管理要点,提出适宜的可行性防范措施,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1 引言
        建筑项目规模的提升以及结构的复杂化使得其经济管理任务变得更加艰巨,所需提前制定的防范措施也随之增加。建筑企业在拓展市场的同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优势。为了促进工程与经济之间的有机融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并降低潜在的经济风险,工作人员需对建筑项目中的招投标、施工质量、合同签订等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提前分析。针对建设工程在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项目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 工程经济管理中的主要风险
        2.1 投资竞标风险
        建筑企业在工程竞标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往往通过降低成本支出的方式,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经济风险。项目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合理的规划物质和人力资源,避免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在投资竞标过程中,应当提前制定项目降价范围,在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同时保障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过度的压缩成本只会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风险。此外,企业在竞标阶段还应当考虑政府对于工程项目的初步定价,降成本保持在可控范围。
        2.2 承包合同风险
        承包合同风险主要源自于合同中的某些风险条款。依据项目自身的特点,条款中潜在的风险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承包合同中。如果注明了风险内容直接由承包者承担,当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建材、机械设备、人工等价格出现波动时,所涉及的金额是不需要调整的,所导致的成本出入将由承包者自行解决。当合同中对施工进度进行了说明,施工企业应明确自身延期所要承受的风险,某些业主为了保障自身的权益,会在合同中注明了施工方未能及时完工所需要交付的赔偿款,这部分内容为承包者需承担的经济风险。此外,在承包合同中,需着重观看每一条条款,如果出现指定不明确,约定内容模糊,存在某些漏洞的情况应及时进行修改,否则合同双方都想承担其中的风险。
        2.3 施工管理环节风险
        作为工程建设中涉及内容最繁多的流程,施工阶段成为了建设工程预算机成本控制的核心内容。施工阶段材料和设备需求量较大,且消耗人力资源众多,不同项目和工序在开展过程中所采取施工工艺不尽相同,此类因素与工程预算成本控制的准确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相关工序和规范进行施工是项目建设的常见问题,这类问题产生的后果是额外增加成本消耗,导致工程预算成本控制存在一定偏差,不利于建筑企业效益的保障。
        2.4 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较低
        企业的经济管理需要专业的人员。在经济风险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实时的经济情况做出合理的风险预判,所制定的管理方案及防范措施需要满足当前的市场环境需求,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当前建筑企业在员工专业素养培训方面仍然有待提升,企业为员工提供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机会的次数还有待增加。

此外,不同地域之间在企业管理制度、风险调控准则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人员专业素养层次不齐,管理人员遇见问题过于依赖自身主观感受,影响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
        3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要点及防范对策
        3.1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要点
        建筑工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针对自身工程特性应当遵照相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技术标准中所列规定对整个过程进行严格要求,依据工程建设要求及施工企业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施工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保障的就是施工质量,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施工设计、技术措施、材料质量等方面,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当对多种影响因素综合考虑,促进不同因素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工作,提升项目社会效益。
        良好的质量监管机制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要注意加强对结构完工质量的掌控力度,提升监管强度,缩短不必要的消耗时限。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可通过实行责任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管理责任,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对于所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反映处理。
        3.2 工程经济管理防范措施
        健全的管理体系对项目的经济风险防控工作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完善经济管理的基础在于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引导,使员工在管理风险工作中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防范措施贯穿于整个项目管理过程,在投标阶段,建筑企业可适度的抬高投标报价,综合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对自身的价格承受范围和所能获得及经济回报做出合理的评估,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报价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实际竞标过程中,过度抬价或者压价所产生的价格混乱容易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在承包合同签订前,企业应当由自身法务部门的专业人员对合同内容进行审阅,参照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进行审核,对于合同中国潜在的内容及时与对方沟通修改,只有在双方都充分明确合同内容及约定条款后才进行合同签订,这是对企业自身权益的有力保障。当出现突发状况时,企业可在第一时间遵照合同约定明确自身所处位置,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权益维护,避免自身承担不必要的风险或将自身经济风险降至最低。
        当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时,应进行合理索赔,由于整个工程项目所涉及内容繁杂,出现问题后企业应注重掌握第一手材料,从问题根源出发,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4 结语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体现为建设项目开展期间所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其意义在于督促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降低潜在的风险。本文选取工程施经济管理过程中某些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论述,分析经济风险对工程实施的影响,提出适宜的防范措施点,为企业施工管理和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曾素娇. 浅析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16):539-540.
        [2] 高虎林. 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 电源技术应用, 2013(05):363.
        [3] 杨支明.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探究[J]. 中国房地产业, 2017(29):226.
        [4] 李多修, 汪孝奎.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和防范措施的思考[J].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2008(1):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