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类型和功能越来越多,对给排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考虑建筑的功能,又要考虑实际情况,尽量节约成本。但现实情况是,在许多建筑设计中,虽然在给排水上花了不少钱,但仍然没有取得很大的效果。主要原因是给排水管理不合理。对我国现阶段给排水设计与施工的质量管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
1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整体施工流程解析
1.1预留孔以及预埋套管阶段
如果总体工期比较充裕,建议在管道施工阶段暂停其他环节的施工。因为如果管道与其他工程同时安装,很可能造成管道损坏甚至其他杂质进入管道,造成永久使用质量问题。就现阶段而言,有关排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的整个核心是预留洞和预埋资金的设置。一般情况下,由于预留孔洞的整体结构,在孔洞结构的帮助下,为防止事故发生,极有可能返回地面,从而破坏整个结构而被保留为混凝土。在地下区域设置管壁时,地下室预留的由管壁延伸的孔洞明显不足。为有效防止周边墙体渗透,需提前预埋相应的套管。如果管道需要穿过相邻建筑物的外围墙体,为了有效防止两建筑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需要事先安装一个相对灵活的套管。通常在这样的施工条件下,虽然预留孔是专门设置的,甚至进行了沉降作业,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迫切需要掌握相关作业的细节。在这一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与土建施工的统一配合和整体施工的效率;二是套管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和具体需要进行施工项目;三是预留孔和预留套管位置必须准确,同时保证施工中的固定牢固,不得随意操作;四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安排有关人员全程监督,做到为了防止紧急情况的发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整。
1.2干管以及立管制作以及安置阶段
在相关建设项目的整体施工和封顶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对墙体进行有效的油漆和平整,相关施工单位需要注意与甲方的密切沟通,以便进一步有效地开展排水和立管的相关工作。本阶段施工工作主要包括相关制作、支吊架安装制作、相关立管安装。
1.3制造和安装歧管以及相关附件阶段
整个系统采用暗装预装配的供水支管。暗管需在相应的砖墙或地管内切割。相关管道安装时,应整体覆盖砂浆。虽然这种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整体美观的要求,但由于建设项目的相关建筑都是新建筑,所以很少使用。在给水管道中通常沿墙安装。
1.4管道的清洗以及测试阶段
相应的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后,需要对整个排水系统进行检测,特别是全面检测整个排水工程是否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整个测试过程主要包括:给水管试压、排水管冲洗试验、排水管球整体通过试验。当检测到相关问题时,当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被解决时,需要另一个整体的测试操作。
2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
2.1施工流程化
在施工过程中,每项工作都需要提前规划,形成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给排水安装施工。因此,为保证给排水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并考虑工程地质条件,项目现场安装工人的材料供应和技术熟练程度,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在不同施工阶段形成紧密紧凑的施工过程,提高给排水管道安装效率和施工质量。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不明确,往往导致施工顺序混乱,浪费资源和材料,不能在设计期内完成施工工作,最终导致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该文件便成为给排水安装施工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成为整个工作进程,并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组织计划,分流程按步骤进行作业。当施工过程存在问题时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时找源头解决,从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高限度提高施工效率和经济性。
2.2施工标准化
在给排水安装施工中,应严格执行有关设计和施工规范及标准。只有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才能从施工源头上控制施工质量。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施工过程涉及多种施工类型的协调和多种施工工序的同时作业。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或出现问题,有“法”可依,有责任可依。必须按照规范和标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最大限度地规范和规范施工。规范化、专业化的给排水施工,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而且为分项工程和后期工程的质量检验提供了指导标准。
2.3施工责任化
施工责任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明确各施工阶段的负责人,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首先,施工单位应按行业规范和设计要求对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检查每种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是否具有行业要求的合格证。如果出现材料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按责任分工及时联系厂家和责任人进行退换货;然后,在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过程基本重复有章可循,建立责任明确的施工过程和质量管理制度,便于施工过程的协调和控制。最后,按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工作由各配合单位共同完成,明确各单位的施工质量责任。通过施工质量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最终验收由各责任方签字确定。
2.4合理控制施工的进度
施工前,必须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和严格控制,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规划,分析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同时,严格按照签订的合同执行施工进度,不因工期问题而忽视施工质量。其次,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协调人员、设备、材料,制定周计划和月计划,如一周内要完成的任务,一个月内要完成的任务,要明确分配。如果指定的任务提前完成,将给以后的任务带来极大的便利。此外,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要明确上下级责任,做好各楼层的调配,了解各阶段的任务。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可直接找到责任人,有效避免相互推卸责任的发生。
2.5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的力度
对于建设工程来说,在进行给排水施工时,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作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要制定每周检查一次的规章制度,并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结合施工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现状。然后作为检查人员,对检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书面记录,方便监督部门的监督工作。再次,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把责任一分为二,层层转嫁,及时处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隐患,加强质量监督工作,对内对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最后,监理结束后,监理部门应签字确认。今后如有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准确地处理。
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好地设计建筑的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使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方便,是目前给排水设计人员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建筑给排水已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应在充分保证建筑自身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从建筑材料和给排水设备的选择入手,做好给排水管理工作。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建筑材料,应立即停止施工,并进行后续的修补工作。在施工人员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同时,还要求施工企业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建筑给排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帮助读者了解建筑给排水管理,以促进我国建筑给排水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地促进建筑给排水管理的发展以提高我国的建设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立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3).
[2]李贯朋.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045-00045.
[3]凌全涛.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08(36):140-140..
[4]李湛海.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3):141-142.
[5]吴祥荣.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