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自2017年6月以来,按照山西省委统一部署,山西省内自上而下开展了加强“三基建设”的重要活动,这是省委坚决贯彻党中央精神,紧密联系山西实际情况实行的重大战略举措。“三基建设”是指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建设,“三基建设”的核心,就是抓基层、打基础、强能力,这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新时代新使命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国有企业;三基建设
一、“三基建设”的内容
基层组织主要是指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级组织。以党支部基本建设、组织班组基本建设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党的核心引领和党员先进表率作用,以局部推动全体,提升党的政治思想工作水平,总结探究党建先进理念,使党的建设形成有效的制度和科学合理的程序规范,进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使党的各项建设落到实处。
基础工作主要是指各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必备的各种资料信息、运行程序和规章制度等。重点是制定各类实施方案,建立有效的控制管理运行机制,以推动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制度执行有力、职责权限清晰、整体运行通畅,全面推动服务管理有效开展。
基本能力主要是指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岗位上必须掌握的各种基本能力,包括基本专业素养和基本业务技能等。强化从思想理论、业务技能和工作绩效等方面,综合评价广大干部职工的各方面能力建设,提升带动整体履职能力,全面加强职业化队伍建设。
二、新形势下“三基建设”的重要性
“三基建设”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三基建设”,能够有力地促进基层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宣传建设,提高党在各项事业严格落实管党治党各项措施,促进党在基层的战斗力,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
加强“三基建设”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是山西重构政治生态、推动经济稳步向好、全面走向“大治”的必然要求,是各单位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再造流程的必然要求。“三基建设”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也进一步巩固、提高、完善了“两提一创”大讨论活动成果,可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作用。
三、抓好“三基建设”的途径
(一)不断强化基层组织科学化水平
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必须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科学化建设,重点是提升党的组织能力,体现党在全局和政治领导水平。党的基层组织是保证一切经营活动能否正常运行及效率如何的重要因素,还直接涉及党的各项工作具体贯彻落实情况的好坏,涉及到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党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从严管理教育党员、群团工作等都要落到支部,更要不断加强党建科学化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
作为国有企业,首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一是坚持业务开展到哪里,支部就建设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党建工作思路。目前,国有企业党委始终对新成立业务单位秉承“应建尽建”的原则,成立党的支部。对不够条件的单位,也本着就近、性质相同的原则进行合并创建,真正体现了把支部建到连上,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以设立“党员示范岗”为抓手,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有的企业党委就设立了“党员示范岗”,以我是党员为荣,鼓励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做表率,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模范,引领全体职工在本职岗位为企业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真正发挥党员队伍的模范引领作用。三是针对实际,完善各项党的规章制度。在过去一段时间,国有企业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无党办专员,存在党员关系转接不及时,管理混乱的现象,其原因之一就是无制度约束,近年来不断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党员汇报制度、党建工作责任制等,切实让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四是发挥新媒体作用,打造新型党建平台建设。
结合“三基建设”,有的国有文化企业还打造了党建平台,构建了连接党的建设和人民群众最有效的宣传纽带,充分发挥媒体渠道作用,向省内各地市传递党的声音,党建节目内容丰富,真正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存在的教育、队伍建设等薄弱环节问题,使党员干部的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二)不断激发基础工作创新活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工作做得好,直接关系到任务进度和办事成效,基础工作做得稳,落得实,宏伟蓝图才会变成现实。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日常工作中,工作标准高不高,履行职能够不够实,能反映出此单位是否管理规范、运行顺畅等问题。根据实际,各单位一是出台一目录三手册,找差距、补短板,对标对表一流。明确工作中需要尽快梳理的内容,明细部门职责,理清基础工作标准,使企业管理更加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也更加有针对性。通过定岗定责,也使工作流程更加明确,有力推动了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做到了岗位清楚、职责明晰,彻底解决了过去国有企业存在的岗位设置重复、用工资源浪费等问题。二是创新工作亮点,稳步推进基础工作。科技在进步,经济在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固步自封是限制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只有创新,企业才能做强做大。例如面对新媒体的强势冲击困境,纸媒积极寻求转型发展新路径,主动与新型主流媒体合作对接,组织建立“两微一端”,打造集新闻客户端、微博帐号、微信公众号、手机报、手机网站、手机电视、网络电台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移动传播矩阵,不仅极大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效益,更促使纸媒行业主动和时代接轨,与时俱进。
(三)不断提升高素质专业化基本能力
国有企业人员面临着意识缺乏,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学风不扎实、理论功底浅等问题。一是要采取多种学习形式,从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把学习渗透到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还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干部职工学习计划,围绕党建、法律、创新、文化等确定阶段性学习内容,补齐知识短板,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经营工作持续创新,不断提高学习研究的能力、聚焦举纲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二是建立轮岗机制,不断提升干部的经营管理水平。有些职能管理部门的干部不了解企业经营,造成了企业管理不畅、生产经营和管理两张皮的现象,只有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干部形成有序流动,交叉任职,深入基层调研,才能理清企业如何管理更顺畅。三是加强干部职工的能力测评考核。国有企业每年年底都有中层干部测评会,广大职工从党建、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干部进行评分,通过测评可使群众充分发表意见,有的企业还实行了对考核未达标的干部,扣除绩效,不合格的干部也要进行职位调整等,促使干部都能在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而对于新录用的员工也要求必须参加培训及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录用,极大的促进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国有企业“三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克服“重业务轻党建”思想
虽说近几年,国有企业在党的建设上开始不断完善,但面对经济压力和经营任务,还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紧紧满足于完成规定性动作,积极主动性不强,往往一心扑经营,忽略了党的建设与学习。如何做到既重党建又重业务,既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是国有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组织党员学习,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其次应坚持创新发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让党建工作充满灵活性、趣味性,增强普通党员对党建工作的兴趣;再次要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一岗双责”,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真正把党建和业务的相互促进作用发挥出来。
(二)防止党建与经营“两张皮”现象
有的国有企业长期局限于抓政治,忽略了企业发展的经济职能,有的国有企业只注重经营,对党建工作漠视,也有的国有企业抓了党建,也抓了经营,但二者相互脱节,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无论哪种现象都不利于党建工作,也不利于经营发展。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真正抓好“三基建设”,要先从制度上规范党的建设,2018年国有企业全面修订了公司章程,将党的建设写入公司章程。还要进一步完善健全党建考核机制,每年年底对下属支部的党建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将党建目标与经营业绩挂钩,与每名党员的收入挂钩。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可落实党员干部提拔、评奖须征求党支部书记意见的规定和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奖励制度等具体举措。真正使企业的党建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
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否明显,基础工作是否做的规范扎实,基本能力是否专业高素质,这三个方面是国有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今后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有企业应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持续加强和创新“三基建设”,齐心协力,聚焦主业,主动作为,奋力拼搏,为国有企业做强做大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