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赵海洲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赵海洲
[导读] 摘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当前的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质量,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自然环境,其质量的好与坏,都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
        睢宁县水利技术指导站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当前的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质量,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自然环境,其质量的好与坏,都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近几年出现了很多的水利工程,但是会对河道造成一定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生态水利开展河道治理的工作,这不仅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对河道生态的恢复以及保护动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
        1生态水利的概述
        我国幅员辽阔,各大流域会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环境和样貌的差异,因此在利用生态水利时,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其次,生态水利并不是掌握了概念就能够直接应用的,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河道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利用生态水利治理河道,使得我国出现了三种类型的生态河道分别是传统型河道,防灾型河道以及观赏型河道。前者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原生态,也就是说并没有经过人工的加工,这种生态河道一般常见于乡村,所以发挥其作用时,就会从乡村的特点出发。比如乡村有大量的水田,那么就可以在水田旁修建河渠,不仅可以疏遇水源,起到灌溉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维护自然环境,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其次是防灾型河道,这一河道主要是为了预防各种水灾而修正的河道。最后是观赏型河道,顾名思义就是供人观赏,所以这种河道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因而分布在具有文化气息的地区。这种河道建设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具备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有生态、防洪的功能,还需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因此在建设此类生态河道时,要能够着重注意对周遭生态产生的各种影响。
        2在河道治理中应用生态水利存在的问题
        在河道治理当中应用生态水利工程量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循序渐进,遵循生态规律,同时还要能够严格遵守相应的规定。事实上,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有原因的[1]。
        2.1理论基础不完善
        建设生态河道其实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它能够更好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河道治理当中融入生态水利这一理念,不仅能够有效地治理河道,与此同时,还能够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平衡发展。事实上治理河道时遵循的指导思想是比较局限的,因为只会关注一些和河道本身治理有关的问题,反而忽略了和河道关系较为密切的其他方面,并没有从整体上出发,因此河道整体环境不太良好。其次,河道水体问题也是进行河道治理的关键,因为水体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河道治理时的整体效果,还会影响水利工程的实施。除此之外,在治理河道的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形式主义的错误,并没有发挥生态水利的真正作用,因此河道的治理也展示不出效果。有些河道这里的工程甚至会将范围缩在某些方面,并没有按照已经定好的目标实施。
        2.2河道管理不合理
        河道治理的管理问题不仅包括机制的管理,也包括经费的管理。前者是在河道治理过程当中实施分级管理,要和机制结合,正确分配好责任,然而在当前的河道治理过程当中,责任划分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后者和集体的利益相关,这就使得治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毕竟河道治理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仅要针对水体质量展开治理,同时还要结合周围的陆域环境。因此,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这就意味着经费要有较高的要求。当前,河道治理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的财政,这些财政一般是建设公益性的基础设施,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是符合这个要求的,但是还是会面临资金短缺而影响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河道治理工程不仅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功能,比如灌溉、发电、供水、航运,还需要维持好河道周遭的生态平衡。所以无论采用怎样的治理办法加固河道工程,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2]。


        3.1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
        要保证河道具有足够的除险以及加固承载力,必须要将河道改造接近成自然的状态。因为自然状态下的河流具有丰富的生态环境,因此要能够从这一方面靠拢。比如岸线要能够宽窄有度,这样不规则的形状设计能够构造出丰富的河流生态系统,为河流的多种生物提供栖息的空间。其次要能够将生态系统和河道周边的环境进行融合,关于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要从绿化覆盖面积入手。只有绿化程度较高,才能够避免河流的冲刷。而岸线布置时也要注重景观的效果,简单、朴实是比较好的选择,不需要太过于复杂,这样不仅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还能够起到防护的作用,也就是说要采用自然的植被,这样可以让河道的设计方案更加自然。
        3.2恢复河堤的生态
        生态河堤的作用非常巨大,一般是调节或交换河堤内外的水体水分,所以模式以人工护岸为主。一般对于河道中心线的设置,会考虑水流的动力、周边环境以及河流的形状,而在设置河道宽度时,不仅要满足河道流水的动力,同时还会考虑到具体的规划方案和投资费用,这就意味着河道宽度在设置时,具有的范围不会有较大空间的可调行,主要是与河道轴线平行。其次在河道的适宜位置设置浅水区,这样可以具有直观的效果,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在岸线布置一些自然的景观。对于护岸材料的选取,不仅要考虑到是材料的自然,也就是和河道环境是否协调,还要考虑所选择的材料是否会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最好是材料能够和周遭的环境融为一体。最后在河堤护岸的表面,可以设置多样化的形态,避免材料性能的单一,比如混凝土,尽管稳定性能比较好,但是会破坏生态系统,不够美观,因此可以在护岸的关键部位选择混凝土材料,其他地方可以酌情使用。
        3.3恢复退化河岸带
        河岸带是河流低水位上面的部分,也具有复杂的生物系统,其中具有种类、数量都非常多的野生动植物,同时还蕴含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这就意味着恢复这一区域功能是河道治理工程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首先要能够满足河道流域内动植物群体生活的需求,在引入新物种时,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配置,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为了恢复被河水严重冲刷区域的自然环境,可以在这些区域种植一些根系比较发达的自然植被,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恢复此类区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够控制好被洪水冲刷的土壤,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4在河道治理中应用生态水利的方法
        一般会运用生态水利来治理河道,而生态水利主要是以防洪排涝、水资源保护、供水排水为基础的综合管理,这些管理手段要根据具体的河道情况决定。虽然这一理念很早就出现,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将其综合在一起还是比较困难的。毕竟河道治理模式在不断的更新,所以管理机制也要能够进行相应的创新。首先,生态水利的管理机制是以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也就是说机制的建立必须要有法可依,才能够解决在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人才的培养以及队伍的建设,要能够满足生态水利管理的需求,要从思想上进行培养,只有管理者和执行者所从思想上重视生态水利的价值,才能够在行动上得以落实。最后必须要完善好资金使用的制度,毕竟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当中所使用到的各种经费与其他行业的投资是有差异性的,是需要长期投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明确资金的应用。在应用生态水利时,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资金花费都要明确清楚,不能混为一谈,要记录好用途和数量,做到公开透明[3]。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在河道治理当中应用生态水利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应用之前必须要明确生态学历的作用,以此为基础,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应用生态学水利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超.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5).
        [2]焦忠凯.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中国人(11Z期):43.
        [3]郭振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