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初中体育教学的衔接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李国兰
[导读]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很好地从小学过渡到中学
        摘要: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很好地从小学过渡到中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可以对体育有一个整体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小学体育与中学体育的差异性,存在着较多方面的教学不协调,从而使得体育教学的重难点不突出,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实现体育学习的转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小学初中体育教学的衔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初中体育;教学;训练,衔接
引言
        随着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整体上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中小学体育作为新时期下培养孩子体育兴趣、提高孩子运动技能、提升孩子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对孩子全方位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随着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衔接脱节问题不同程度暴露在人们眼前,这对学生体育运动能力阶段性提升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现状
        对于小学体育的教学来说,一般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即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来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会涉及到过难的技术动作,通常会以做游戏、体操等为主,此项目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小学主要教学目标集中在语文、数学、科学等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就忽视了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除此之外,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了巨大的主观性,学生只是会听从教师的安排,并不会发表自身的意见,从而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中学体育的教学来说,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但是,由于小学体育与中学体育巨大的差别性,让学生很难适应中学的教学方式。而且,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得学生的基础较差、基础常识缺乏,并没有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使得中学体育教学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进行衔接,让学生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之后,运用健康的体魄去学习其他知识。
二、体育课程缺乏衔接的现象分析
        (一)培养目标“各管一段”
        现象从满足人的发展需求角度来看,中小各个学段应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体育教育目标的指向尽管有不同学段的侧重性,但每一个学段要达成的目标一定不能脱离总体目标,即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再去设置各分段目标的具体培育内容。然而,目前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目标缺乏系统性和衔接性,具体表现在,下一个学段不了解前一学段的目标达成度,而上一学段也不清楚下一学段需要达到何种目标,只注重本学段应完成到什么水平,就如同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种现象不利于系统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从头再来”现象
        在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从头再来”现象较为明显,而“从头再来”此处的含义是:以前教过的内容,后续又反复多次地从头开始再教,具体呈现出的是低级重复。例如,前滚翻,小学教、初中教,甚至有的高中体育课上也有重复教前滚翻的现象,但是学生真正掌握了前滚翻能力了吗?显然缺乏,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小心跌倒时用手撑地导致不同程度运动损伤发生的现象说明,前滚翻还依然是停留在固定场所练习中能够完成该技术动作。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策略
        (一)创新体育教学的方法
        对于当前的体育教学形势来看,教师在衔接工作上主要表现出以下不足:即初中教师对小学体育有部分了解,但小学教师对初中体育内容了解不多。这种现象使得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能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衔接。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中学体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在充分了解本年级体育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研究,中小学教师在互相了解彼此教材的基础上,可以让衔接更加容易,也更能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从而使衔接更加顺利。除此之外小学体育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做到小学教材为主,中学教材为辅的教学结构,使得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工作起到良好效果。在丰富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教学行为更加有趣。
        (二)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制定多样化教学活动
        为了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了解学生特点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身心特点,才能根据具体的需求来制定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小学生主要表现在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对于事物的整体不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只能对事物的某个方面有敏感的认知。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以及判断能力,可以在探索中发现自我的需求。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对学生角色的变化实现快速转换。在转换过程中,教师要对体育项目进行充分地准备,在符合体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达到衔接的教学目标。
        (三)建立运动能力等级标准
        运动能力等级评价标准体系共分为六个等级,一级、二级属于夯实基础期,三级、四级为提高能力期,五级、六级为发展特长期,学生根据等级测试确定达到了哪个等级水平,不仅学生自我对能力水平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体育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等级,更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的内容。精准而有效的分层教学能够打破过去大统一、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受益。有了运动能力等级评价标准,准确把握了学生的运动能力水平,下一阶段的体育学习一定是具有衔接性地瞄准下一个能力等级进阶的对应模块内容。假如一个学生小学阶段篮球达到了二级水平,升入初中以后就要奔着三级水平去学与练,依次类推。
        (四)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理念应该相互衔接
        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可以得知,体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并且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三个目标应该始终贯彻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小学体育教学一般是“重锻炼、轻技能”,中学体育教学则是两者并重。然而,小学体育教学的“重锻炼、轻技能”并不意味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不能接受相关体育技能的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并记忆相关运动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想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适当增加运动技能的教学,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适当调整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理念,让小学体育教师明白“轻技能”并不意味着“无技能”,让中学体育教师明白,在体育课程刚开始时,应该循序渐进,并且让学生回顾或温习相关体育技能,而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学和小学的体育教学理念能够更好的衔接,而不至于出现断层的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适应中学的体育锻炼。虽然,目前在衔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教学问题,但是经过各方教育工作者的努力,部分教学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衔接的细节进行分析,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时,保证体育教育达到一定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从而使得中小学体育的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智.关于九年义务教育下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思考[J].天津教育,2019(15):7-8.
[2]尹雨嘉.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分析[J].体育风尚,2019(02):128-129.
[3]任兴平.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学周刊,2018(36):134-135.
[4]詹焰平.初中与小学学段体育衔接淡化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8(08):75-76.
[5]王荣.九年义务教育下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7(0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