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化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逐渐实现全过程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和设备将工程全过程贯穿起来,从招标投标到勘察设计,再到施工的工序和监理,最终验收质量方面均有信息技术的融入参与,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速率,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科学规划建设,实现全方位多元化的动态监督管理,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管理技术;工程
引言
智能化技术在工程开发管理中同样具备重要作用,技术的革新促进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升和成本的节约,从而科学健康的提升企业的收益,并提高房屋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本文通过对建筑智能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在建筑工程领域,积极开发智能化工程是目前该行业的重点发展趋势,在具体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从管理层面对具体的技术措施进行优化,以保证智能化工程施工作业与实际的工程建设需求相贴近。
1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概述
在建筑工程领域,所谓智能化顾名思义是在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撑下所构建的功能完善的建筑体系,所涉及的智能技术在类型方面相对来讲比较丰富,在功能覆盖面上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具体包括通信、网络和设备管理等各个领域。智能建筑整体来讲更加符合国家在建筑行业发展方面提出的持续性战略需求,对于促进行业整体实现节能、绿色、环保等全新方向实现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保障工程内部整体品质的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的维护,以及使用寿命的整体延长提供良好的技术契机,对全面提高现代人在建筑方面的功能满意度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建筑企业需要积极更新建筑发展理念,以智能化思想为战略支撑,根据新型建筑的具体施工要求,加强管理技术的规范性应用。
2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理念
现代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体系,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从而导致工程建设参与人员技术能力不达标。很多建筑企业对于智能化建筑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往往会提出过分的要求,而施工队伍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导致意见出现偏差,造成建筑工程建设出现问题。
2.2设计过程与实际脱节
在建筑设计阶段,没有将设计的细节进行规划和标注,造成设计图纸过于简单概括,没有实际联系到施工的各项环节,也没有融合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造成设计和施工无法进行系统的联系,造成施工过程中状况频发,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和发展。
2.3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特别是施工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对于施工的现代智能化技术掌握不全面,施工工序中很多智能技术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问题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造成施工环节问题频发。监理人员对于现代化监理设备的掌握不够熟练,传统的监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智能化建筑建设的需求,因此造成智能化建筑行业发展缓慢。
3管理技术的应用创新
3.1保证设计合理性
在针对智能工程展开设计作业时,建筑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管理工作合理应用,并从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工作规范控制,全面提高此项工作在整个作业领域的规范性。通常情况下,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规范管理。(1)做好部门调度。针对各个部门之间在工程领域需要承担的具体职能要务,合理安排具体职能,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方案优化设计。(2)加强作业现场全面调研。即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对工程所在环境中的气候、土壤等各项参数进行智能检测和分析。(3)基于BIM技术进行参数动态调整,立体呈现施工图纸。从而保证图纸信息更加精准,也能够为规范图纸的合理性,降低后续施工风险提供重要的载体支撑。
3.2做好事前控制管理
在针对智能建筑进行具体施工作业期间,建筑企业需要形成良好的控制理念,并积极贯彻全过程原则,从而为实际的施工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1)做好全面的技术交底工作。即以施工图纸为中心,就施工作业的具体工序,以及作业的注意事项,组织施、管、设三个部门之间的负责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可以完成设计图纸的有效审核,也能够在对接的过程中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图纸中存在的错误信息进行明确,并及时地进行调整处理。同时,进行图纸信息有效对接也能够避免变更风险的发生。(2)落实责任体制。根据智能建筑具体施工标准就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并将其分配给不同人员,以便当风险发生时能够拥有准确的责任主体。(3)做好风险方案的战略分析以及全面预防。结合以往的作业经验,全面分析智能化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隐患,并以此为依据对具体的作业方案进行优化,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波及范围控制在最小化程度。
3.3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在智能化发展趋势背景下,建筑企业需要根据未来工程项目的智能化建设需求,加强人才储备方面的思想重视,侧重于现代化人才的培养,以保证智能技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更加规范。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需要做好招聘方案的系统更新,本着智能化发展原则,针对技术人员在信息化专业领域的素质进行全面考核。同时,做好岗前和在职期间的素质培训,针对智能建筑的具体作业需求,从施工思想以及先进的技术工艺等多个层面进行优化,从而保证智能建筑在内部结构和和功能系统上更加全面。
3.4加强规划理念优化
相较于普通的建筑工程,智能化施工所构建的作业环境更加复杂,所涉及到的技术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因此,做好工程建筑的全面规划和战略性统筹十分关键。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依托,从施工理念、布局以及技术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在实际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做好现场环境的全面监管,并针对具体的工程量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判定工程施工是否符合规范标准。
3.5加强信息化监理,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加强信息化的监督管理,实现全过程一体化的监理模式,从决策阶段开始就要进行监督管理,保障招标投标能够健康进行,在设计阶段加强成本预算的干预,从而让设计图纸在监理中更为详细,符合实际。对于施工环节而言,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能反馈给管理人员作出项目建设的调整,保障建筑的质量稳定。而最后的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建立监理检查体系,借助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化技术进行质量的检测,从而把好最后一关,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6建立健全智能化建筑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智能化管理体系,通过创新优化监督管理方式,制定科学的建筑管理标准,加强制度的建设,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智能化建筑建设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科技设备,对于科技设备的管理非常麻烦,很容易因为人为原因造成损坏,因此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维护设备较好的人员或小组进行奖励,对于有意损坏设备的人员,一经发现进行严惩,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成本浪费。
结语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全面有效进行,信息化的工程运营方式可以缩短工期,提升企业的实际效益,从而带动行业市场的快速发展。通过智能化的设计系统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将工程造价融入工程全过程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工序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在竣工验收阶段通过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进行检测和验收,从而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稳定性,实现建筑行业的顺利健康运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抗美.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2):21-22+25.
[2]黄戈.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1):45.
[3]金光军,梁亮.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