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雷检测的优化措施研究陈青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第5期   作者:陈青
[导读] 高层建筑是现阶段城镇发展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
        摘要:高层建筑是现阶段城镇发展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其具有建筑高度高、结构复杂,建筑规模和面积较大,人员密集等特点,在雷暴雨季节,容易受到雷击侵害,如果不采取防雷措施,雷电就会入侵到大楼内部,对建筑大楼正常运行及建筑内的人员构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对高层建筑防雷检测工作,提高整体建筑物防雷效果。文章对高层建筑防雷检测有关措施及其优化等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防雷检测;优化措施;高层建筑
1 前言
        高层建筑具有垂直度高、建筑高度高、结构复杂等特点,建筑大楼内部布置有各种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等,同时存在大量智能设备,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当发生雷雨天气时,容易遭受雷电入侵而造成损失。
因此,必须结合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雷设计方案,配置合适的防雷装置,免受雷害袭击,保证在雷雨季节,大楼各项设备能正常运作,保障楼宇人员的生命安全。
防雷装置通常安装在室外环境,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装置容易受到外部因素作用而出现生锈、接触不良、接地电阻变大等问题,影响其防雷性能,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为保证防雷装置能够发挥其正常性能及作用,必须强化对高层建筑防雷检测工作,解决各种防雷隐患,保证建筑大楼和居居生活和工作正常。
2 高层建筑防雷检测全过程管理工作
        为保证高层建筑防雷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开始工作前应当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1)检测前准备工作。对要检测的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包括对有关施工图纸和工程合同等文件材料,并结合项目现场实地调研,对所要检测的工程进行重视和全面认知,之后对项目有可能出现的防雷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制定应急防护方案,对高层建筑有序开展各项防雷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防雷检测工作人员,在进入到高层建筑现场后,要认真勘察大楼附近的周围环境,根据有关原则、要求和标准等来确定安装检测仪器和设备的位置和地点,以及安装线路等。
(2)检测过程管理工作。
        在进行建筑物防雷设备检测工作过程中,要遵循先从结构内部再到结构外部的顺序,有序对各种防雷装置进行检测。
在检测建筑外部的防雷系统和有关设备时,还要分析其防护程度是否满足规定和标准要求,所有检测工作均需要详细记录,并保管好有关资料。
建筑工程防雷检测工作,属于系统性工程,需要检测的防雷设备较多,严格按照有关原则和顺序进行各项检测工作,检测必须客观真实,排除各种干扰检测结果的因素,防雷设备经过检测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其质量和性能,满足规定和标准要求,对于质量出现问题的设备,要禁止使用,另行处理。
(3)检测后管理工作。
        在完成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后,需要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结合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和优化措施,提供给建筑项目有关部门参考和落实。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改善防雷系统功能,保证防雷装置能够满足高层建筑防雷要求。
3 高层建筑防雷系统优化及检测应遵循的顺序
        对高层建筑各种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够保证建筑防雷系统和设备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和整改措施,解决问题,提升建筑物整体防雷性能。通过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浪涌保护、屏蔽、有效接地和综合布线等措施,优化防雷体系工程。
        为提高防雷检测效果,检测技术人员,应当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采用可靠先进的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成果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检测成本。
建立综合型防雷体系,实现多层次保护电气设备,避免雷电对高层建筑的破坏。
高层建筑在安装各种防雷系统和设备的同时,还应当做好对防雷设施日常检测和维护工作,发现其存在问题时,必须及时向防雷部门,及时解决,保证刚从建筑安全。
        在开展具体检测工作中,应当遵循以下顺序开展工作:(1)选择接地电阻的测试样本。

(2)编制检测平面图,确定检测地点,根据测试地点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样本,并进行编号处理,之后开始实地测试。
检测后所得到的数据和成果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由有关管理人员进行复合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客观真实,质量满足要求。
在完成复核工作后,其所测试的结果要进行记录并妥善保管。同时要把检测结果以报告形式成交高层建筑有关部门,并指引他们制定有针对性的防雷设备和防控措施,提升防雷质量,保证高层建筑整体安全。
4 高层建筑的防雷检测优化措施
高层建筑楼层高,雷雨天气容易遭受雷电灾害,影响大楼各种电器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为有效化解上述难题,应当加强对防雷检测的各项工作,优化检测措施,落实到具体各项工作中,高质量完成各项检测任务。
4.1  基础接地体检测
        在高层建筑防雷检测优化中,基础接地体的检测,有助于发挥原本的分散电流作用。其中钢筋结构是主要的高层建筑接地体,结合具体标准和要求,检测高层建筑钢筋结构规格,以及钢筋结构在焊接中的搭接长度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地梁的钢筋接地短环路,关乎防雷系统的整体电位平衡,为了提升检测效果,应检测钢筋规格、质量以及搭接长度,在此基础上规划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测中选择接地短路环组0.05 Ω以下的回路电阻测试仪,以及2 Ω以下的接地电阻测试仪,对高层建筑的基础接地防雷性能进行检测。同时,还要结合标准来检测龙门架和塔吊。从不同方位来检测土壤电阻率,如果土壤图纸差异显著,可以更换方位来获取更加精准的检测结果,对比检测数据,将检测获取的数据最小值作为标准。
4.2  人工接地体检测
        如果高层建筑建筑基础部分接地体达不到防雷设计要求,可改选用人工接地体。这种方法是通过对水平及垂直方向进行调整,实现降低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它属于一种补充装置。
分析人工接地体特性,可以表明,其能有效提升建筑物防雷性能,能降低接地电阻。通常情况下,基础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整合,形成完善的接地网络结构,在高层建筑防雷检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4.3  均压环检测
        均压环是高层建筑防雷系统的重要部分,在建筑物外圈铺设。适合45 m以上的高层建筑,具体检测内容包括均压环的设计结构和材质,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注意高度超过60m,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其各显著突出的物体应按照屋顶的保护装置措施进行检测。
4.4  接闪杆检测
        高层建筑中,接闪杆是普遍安装的防雷装置,会对建筑防雷性能有直接影响。接闪杆通常会安装在高层建筑的顶端或者边缘位置,这样极容易受到雷击侵害。检测中应重点检查接闪杆的直径、位置、以及其弯曲角度等,必须满足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保证其在发生雷击时,接闪杆能够把雷击带来的强电流通过引下线引入到大地里,高层建筑免受雷击破坏。
4.5  引下线检测
        引下线是防雷检测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它的导通性能及接地电阻,会影响接闪杆的使用及性能发挥。通过引下线,接闪杆实现连接接地装置,通过可靠连接,把雷击带来的电流泄入大地下面。
高层建筑施工中,主要是以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横截面直径一般不小于16 mm,与其它类型的导线相比,其操作简单,工艺少,成本更低,发挥性能更佳,使用寿命更长,后续维护更便捷,也利于提升高层建筑整体的防雷性能,如果采用人工引下线,则应该注意其截面积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表5.2.1的规定。
5 结语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建筑特点,容易受到雷击灾害影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会影响到建筑整体安全以及大楼内居民正常生活,因此,应当高度重视防雷工作,通过采取合适的防雷检测方法和手段,
消除防雷设施中各种质量和安全隐患,保证大楼各项工作进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57(201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