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故人民对于建筑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国建筑行业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在房屋建筑领域,大多数企业往往会选择成本较低的预应力混凝土作为建筑原料,以此来降低成本投入。预应力混凝土具有性能高、效果好的特点,故而受到该领域的广泛关注。对此,文章主要介绍了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希望对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变得愈发严格,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施工的成效性,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固性,采用可靠的结构设计技术是关键所在。当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变得日益普遍,但我国在该技术方面的应用还比较单一,加之该技术中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对施工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开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应用时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将其完全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若处理不当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为同类型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1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内涵及优势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大力推广并积极应用的一种创新型建筑技术,该技术是指在建筑结构构件中经常产生较大荷载拉应力的部位,提前以混凝土预加压应力的方式,使建筑结构构件处于人为的压应力状态,从而使其抵御外界荷载所引起的大部分或者全部拉应力,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建筑构件,避免结构裂缝等问题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延长建筑物的生命周期[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自二战后兴起以来,已经被较好地引进并应用到我国的建筑结构施工当中,并有效地提升了建筑结构性能、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特别是在大跨度、大空间结构中的利用,更是大量地节约了钢材、减轻了结构重量、提高了建筑结构的耐高压、耐腐蚀性能,因此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2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1前期准备
要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前期的准备工作,前期工作越充分,后期工作的开展也会越顺利。在正式施工前,施工方首先应对所有参与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将安全理念铭记于心;其次,对施工中所使用到的设备等进行细致、全面检查,确保无故障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最后,在施工现场事先放置安全标志,叮嘱所有工作人员在施工中佩戴安全帽。对于张拉环节的施工,应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作业,中途不得随意更换。做好原材料的检查工作,严格把关质量问题,所选择的材料应从正规厂家处购买,并出具相应的合格证书以及检验报告等内容,材料进场前也需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测,在确保达标后方可使用。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设置支架与模板,结合现场的地基承载力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一旦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处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在支架搭设方面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模板的安装也应符合要求,并事先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于后期调整。
2.2预应力混凝土张拉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张拉施工技术是较为常见的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预应力钢筋的断丝和滑丝的数量,确保钢筋强度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同时,在预应力筋的锚固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预应力的稳定,并将预留的外露长度控制在30mm以上,还需要做好锚固工具的保护工作,维持其良好性能,避免生锈、腐蚀现象。除此之外,在完成压浆操作后,需要及时完善埋有锚具构件的浇筑工作,进而促进封锚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的相关标准。
2.3房屋建筑的受弯组织分析运用
房屋建筑工程力求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如何完成这两个指标呢?那就是确保受弯结构组织足够完善。房屋建设工程包含很大一部分的受弯结构组织,它们是确保房屋高稳定性的关键。受弯结构若不够完善必然不能保证建筑的高承载力,从而威胁建筑的安全。上文提到,预应力技术具有高稳定高安全性的特点,要是在受弯结构中融入这一技术,必然能完善受弯结构,提高受弯结构的安全系数和承载力。目前,预应力技术在受弯结构中的运用主要是使用碳纤维材料来加强承受力。溯其根本,是因为碳纤维材料强度高、制作原材料易获得、施工程序简约等因素导致的。虽然这些有利因素推动了受弯结构组织的不断完善,但是只要不注重这些变量是否符合标准,导致承载力不足,必定会有构件损坏的不良结果。为此,在实际施工时,碳纤维材料的运用一定要严格把控应变量的大小,使其控制在标准区间内。另外碳纤维材料的配备还需有效的初始拉力,避免因构件损坏增大构件的受损度,确保足够应力水平进行有效施工。
2.4灌浆封锚
张拉作业完成之后,应进行预应力筋穿束,为了保证波纹管不受破坏,在穿束前应先将钢绞线顶部用黑胶带绑好、包紧;穿束时不能硬顶,应采用反复推、转、抽、插的方式,将钢绞线从波纹管一端穿至另外一端,同时检查波纹管的平顺度;穿束完毕,应用钢丝球封闭,以免灌浆时漏浆。在对各种管线以及波纹管进行检查,并及时修补破损处、确保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应采用压浆机从最低点压浆孔压入,压浆时应控制好速度和时间,确保压浆缓慢、匀速、连续进行;要保证孔道内排气通畅,压浆能在柱顶部孔道顶端饱满压出,从而使管道内充满灰浆。灌注完毕之后,待稳压期满,应用小直径振动棒将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状混凝土。
2.5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安装预应力管道之后,需要对各孔道进行仔细的检查,避免预应力孔道管道堵塞的情况。如果发生堵塞的情况,需要进行疏通并且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同时,在对管道进行电焊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管道的保护工作,在完成预应力筋的穿束工作后,需要进行做好混凝土浇筑。为了保证浇筑的均匀和质量,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持续转动预应力筋,并保持该过程中的管道通畅。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曲线预应力筋的长度大于直线预应力筋,在张拉过程中,需要按照张拉顺序严格进行,并检测孔道的摩擦和损失,保证所设置的预应力筋张拉端符合工程的标准。
2.6线道布置
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线道布置前,施工单位需对现场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检查钢绞线的质量,在检查中如果发现安装不符合标准要求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倘若是钢绞线本身的质量问题,绝不能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在穿梭施工时转向与导向装置问题是非常常见的,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最大限度地减小误差,确保穿梭工作的质量达标。
结语
综上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同传统混凝土相比,具有结构强、成本低的特点,能够在最大负荷的前提下解决裂缝问题,促进房屋建筑抗裂性和持久性的提升,同时预应力混凝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用量,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目前一些混凝土和钢筋方面的要求没有达到相关施工技术的标准,在实际过程中不能较好地应用该项技术。因此,未来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根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提升我国建筑行业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琦.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8(7):80.
[2]陈晨.房屋建筑施工预应力技术实践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5(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