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缩写为COPD。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的时期,慢阻肺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慢阻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肺部疾患,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症,而是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部感染性疾病发展而来的一组并发症,根据报告慢阻肺的发病率男士居多。
一、什么是慢阻肺?具有哪些发病机制?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具有病情发展体现出进行性加重、以肺部异常炎症感染为表象的主要特征。其个体易感因素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长期吸烟、环境污染、职业因素等原因都可导致此病的发生。
慢阻肺属于因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症而并发的症候群。它除了会损害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肺部功能之外,严重者还可累及全身功能如骨骼、肌肉及心脏等,是临床上一组比较凶险的疾病,常常可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等其他疾病。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导致死亡。所以对于此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慢阻肺患者在临床表现、病程以及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上面,其个体化差异较为突出。
二、慢阻肺的分类
慢阻肺在临床上分为支气管炎型慢阻肺和肺气肿型慢阻肺两种。
(一)支气管炎型慢阻肺
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所继发的慢阻肺。其前期多体现为支气管炎的症状。
(二)肺气肿型慢阻肺。
是由肺气肿所继发的慢阻肺。其前期多体现为肺气肿的症状。
三、慢阻肺具有哪些常见的临床症状?
呼吸道症状是慢阻肺最为典型的症状。由于慢阻肺在临床上分为支气管炎型慢阻肺和肺气肿型慢阻肺两种,所以它在症状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区分。根据其分型的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下列方面:
支气管炎型慢阻肺:一般会有发热、痰多、呼吸困难、呼吸音中度减弱、严重紫绀、严重的支气管炎症、反复出现的呼吸衰竭、心脏肥厚、心衰、红细胞体积增加、气道阻力上升等症状。严重者会有体重下降、胃口不好、肌肉萎缩等症状。还可并发肺心病。
肺气肿型慢阻肺:由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组成。通常会有发热、严重气短、呼吸音轻度减弱、肺大泡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肢体冰冷。
另外当慢阻肺发展到后期,还可出现精神抑郁、焦虑等情绪方面的症状。一旦并发感染,可出现咳血、咯血等呼吸道出血的症状。
四、慢阻肺在临床上应如何进行确诊?
要想确诊慢阻肺,一般需进行下列检查:
(一)肺功能检查
这是临床上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是在运用支气管扩张剂的基础上,通过让患者进行呼气或吸气,对于患者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缓慢肺活量等肺部气体指标所进行的检测。
(二)胸部X射线检查
可选用胸部平片检查或胸部CT检查等,可了解患者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原发病灶的状况。
(三)其他检查
一般选用血常规检验、肝肾功能检验、血气分析等医学检验手段及心电图检查,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多器官的功能指标。必要时应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扩张试验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变异率,来进一步进行排查。
.png)
五、慢阻肺的常见治疗手段是什么?
慢阻肺虽通常病情较为严重,但多数情况下并非不治之症。得了慢阻肺,积极进行治疗是很重要的。慢阻肺的常见治疗手段包括:
首先,当患者处于病情发生变化和加重的阶段,那么我们的治疗原则为:
1,改善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让SaO2(氧饱和度)提高到90%以上。
2,控制呼吸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让pH值提高到7.2以上。
3,积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原发病灶。
4,积极控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等并发症。
其次,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基于患者具体的病情种类和严重程度,分级进行治疗。值得一提的是,药物虽然可改善症状,但无法阻止肺功能的减退。所以患者做好自我保养特别重要。如患者有吸烟的习惯,必须尽早戒烟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肺功能。
六、慢阻肺应怎样进行预防?
第一,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
第二,注意休息,确保睡眠质量,不要过度劳累。
第三,积极防治流感。
第四,尽可能避免接触有害气体。
第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