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8期   作者:柳发起
[导读]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各项规划落地,珠三角各个城市基础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
        摘要: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各项规划落地,珠三角各个城市基础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提高,也对基础建设质量和标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保证结构施工的质量,本文以某项目为例,对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供类似项目参考。
        关键词:城市;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建设工程,也是城市规划管线集中处理的工程,对于城市功能的发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涉及深基坑开挖、地下水处理以及特殊地基处理等多个复杂环节,每个施工环节都直接影响着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管控,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1、工程概况
        某综合管廊工程外尺寸为6.2m×3.7m,分两个舱室,中隔墙的厚度为30cm,顶底板和侧墙的厚度为35cm。中隔墙、顶底板、侧墙的受力主筋分别为16mm、20mm、20mm的三级钢,其主筋间距均为15cm。综合管廊的主体结构采用C40混凝土,普通钢筋采用HRB400。预制墙在中墙和背土侧皮墙厚度均为8cm,迎土侧墙和预制顶底板厚度均为10cm。上弦杆钢筋、下弦杆钢筋、腹杆钢筋的直径分别为12mm、10mm和8mm。
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现浇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浇筑垫层→底板防水(防水卷材铺设及保护层施工)→底板钢筋绑扎施工、部分墙体钢筋施工→施工缝止水钢板、变形缝止水带等安装→预埋件安装→底板模板安装→底板混凝土浇筑→墙体水平施工缝处理,墙体钢筋绑扎、预埋件调整安装固定→墙体模板安装→顶板支架及模板安装施工→顶板钢筋绑扎、预埋件固定安装→施工缝止水钢板、变形缝止水带等安装固定→墙体及顶板混凝土浇筑→管廊吊装口、分支口、通排风口等结构施工→侧墙及顶板防水(防水卷材铺设及保护层施工)→回填。
3、综合管廊现浇施工
        3.1、基坑开挖及支护
        根据深基坑设计方案,结合现场地质条件,主廊基坑采取放坡开挖,过路支廊基坑采取钢管桩配合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垂直支护、分层开挖。基坑开挖前先施工桩顶冠梁,开挖到设计位置后,完成腰梁施工及内支撑设置。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在管廊基坑四周开挖排水沟,并设置集水井,采用抽水机进行基坑降排水。基坑开挖到设计高程、验槽合格后,及时施作垫层及底板防水层[1]。
        3.2、管廊主体钢筋施工
        (1)钢筋进场检验,原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图纸要求。(2)钢筋绑扎要求。①钢筋除构造筋连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必须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如果采用焊接接头必须按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作。②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a(fy/fft)d和抗震锚固长度Lae满足设计图纸要求;③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连接区段内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钢筋直径大于等于20时应采用机械连接。④预埋件要求:预埋件钢板开料后,必须打磨毛刺、调平、调直,且做好防腐措施。
        3.3、模板安装
        模板在拼装前需要进行除锈。安装的顺序为先外模板再内模板,内模板安装之前需要将钢筋骨架吊装在底座上。模板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由于模板较大且很重,在安装时需要配合龙门式起重机才能完成安装[2]。
        3.4、施工缝施工
        在腋角以上30cm处设置底板的施工缝,此环节不设置垂直的施工缝。

设置宽为300mm且厚度≥3mm的钢板止水带对其进行水平施工。混凝土全部凝结以后展开水平施工缝的凿毛工作,以可见1/3石子为宜。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施工缝表面的杂物,涂抹水泥浆,铺设厚度为30~50mm的水泥砂浆,然后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
        3.5、止水钢板与止水带安装
        在管廊施工缝处设置止水钢板,设置时,将止水钢板两端弯曲设置在墙体迎水面,钢板高度确定后,采用拉通线的方式使止水钢板保持平行。将止水钢板与迎水面墙钢筋固定,钢板下部接口位置设置短钢筋与支撑钢筋焊接牢固。连接带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钢板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少于5cm。在结构变形缝位置设置止水带,止水带一般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或背贴式止水带两种。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止水带发生移位,在止水带两侧采用Φ12钢筋将其夹紧,并与结构钢筋焊接牢固[3]。
        3.6、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生产。混凝土由指定的商品混凝土站生产供应,鉴于项目所在地处于马鞍岛上,水系发达,混凝土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防水等级。(2)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输送车数量根据浇筑需求及运量、运距等要求确定。混凝土运输技术要求:(3)混凝土浇筑方法及顺序。①管廊混凝土入仓。管廊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泵送入仓。底板混凝土和顶板由输送泵车直接入仓;墙体混凝土利用输送泵车导管将混凝土输送到墙体串筒中入仓。②混凝土浇筑顺序。底板混凝土浇筑。浇筑顺序为纵向浇筑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断面上按照底板中部→侧墙(浇筑至倒角向上50cm)→底、侧模板交汇处顺序浇筑,浇筑至侧墙时,各侧墙混凝土浇筑高度差不得大于0.5m。分层厚度30cm,严格分段(2m~4m)分层进行,不得全断面铺开,防止因布料不及时人为造成施工冷缝。墙体、顶板混凝土浇筑。浇筑顺序为纵向浇筑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断面上按照侧墙→顶板顺序对称。浇筑,分层分段等要求与底板混凝土浇筑相同。③混凝土浇筑时每个舱室横向应从两侧向中间均匀布料,保持混凝土对模板压力的对称、平衡,有利于维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稳定。④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浇筑时注意控制坍落度,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坍落度保持在180±20mm即可满足要求。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时的点位布置采用梅花式布置。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插点均匀,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cm~10cm距离。振捣时要快插慢拔,尽量将混凝土中气泡带出。振捣充分,采用自然流淌,按“同一坡度,薄层覆盖,顺序推进,一次到顶”浇筑方法,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4]。
        3.7、成品养护、拆模
        混凝土的养护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耐久度,关系到综合管廊的使用寿命,因此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完毕并收浆整平后,要立即进行养护,养护一般采用洒水方式。洒水在终凝之后才进行,之前用一层保护膜来保护混凝土的水分,以避免蒸发流失。混凝土养护期间要由专人负责,补水次数与时间均要按规范进行,此外还应注意当时的环境湿度等。将模板拆除之后,应对其进行清理,以方便日后继续使用[5]。
结束语
        地下综合管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系统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提高了后期各种城市地下管线的维护和检修效率。江山路与前湾港路立交桥工程通过完善优化施工工艺,加强过程控制,安全快速地完成了地下综合管廊的现浇施工,为今后类似城市综合管廊施工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严东,向尧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绿色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城市住宅,2019,26(11):209-210.
[2]刘伟.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技术信息化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19(11):102-104+125.
[3]王飞,张明亮.BIM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19(11):66+68.
[4]卢意,何富泽,郭佳,韩瑞峰,徐云龙.地下综合管廊移动式墙体钢模板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9,50(11):1363-1366.
[5]王晓峰,邓祝君,于乃鹏.综合管廊工程中超长顶管施工技术探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33(03):100-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