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在基础施工的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较为常
见,且应用效果也较高,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承载力,因此,也具有
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行业需要加强对钻孔灌注桩技
术的分析,明确其应用优势和应用流程,研究技术的优化应用措施,最终
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建筑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越来越大,我国建设行业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动力。在进行建筑施工工作时,要应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才能够完成实际工作,其中就包括钻孔灌注装技术,一般来说,灌注桩技术也有很多种类,所需要的技术操作方式也各有不同,其具体应用情况和所在区域也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根据实际状态进行技术类型的选择工作,也要做好施工细节的检查工作,从而才能更好地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只有更为完善地进行应用体系的研究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施工实践工作。
1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优势
1.1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能
通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其首要优势就是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能,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可以将桩基和土壤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建筑工程的地基也更加的牢固。另外,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施工还可以对注浆进行加压,也可以提高地基的牢固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渗透性。
1.2地基的稳定性较高
通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还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对土壤进行渗透、劈裂以及压实,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虽然土壤的表现情况较为复杂,但是,通过以上操作都可以对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保障。
1.3施工成本相对较低
通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不仅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解决,而且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地形条件进行不断的优化,另外,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也较低,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帮助施工单位解决施工成本。最后,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还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进而节约工程成本。
2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要点
2.1安装钻孔机与定位
安装钻孔机之前,先检查钻孔机的基础,确保安装足够稳固,以免施工中发生桩偏心、倾斜或者钻孔机倾斜的问题。当地基有坡度或者地层较软时,先用推土机推平,再采用枕木或者钢板来加固。正确安装钻孔机、准确定位中心位置在预防桩位不准中非常重要,当钻孔机有钻塔时,先配合钻机动力与附近的地笼来初步移动钻杆,再用千斤顶架起机架,准确定位,确保钻头、起重滑轮与护筒中心处于同一垂线。钻机位置偏差控制在2cm以内。将桩位对准后,将钻机横梁垫平,拉缆风绳。
2.2泥浆制备
泥浆的功能是防止坍孔、增加静水压力以及冷却探头,其主要是由水、粘土以及添加剂组成。结合钻孔方法与地层情况,对泥浆稠度进行控制,泥浆过稠会造成钻进速度降低,削弱钻头的功能;过稀则会引起为护壁效果降低,降低排渣能力,因此要注意对泥浆的粘稠度进行严格控制。
2.3埋设护筒
孔壁坍塌一旦发生就会直接引起钻孔失败。钻孔深度较高时,静水压作用引起地下水位以下孔壁土坍塌至孔内,甚至会出现流砂的情况。护筒能增加孔内静水压力,防止孔壁坍塌,除了这一作用外,还具有引导钻头、固定桩孔位置、保护孔口地面以及隔离地表水等作用。常用的护筒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钢以及木等,护筒要不漏水,足够坚固,内径要大于钻孔直径,通常而言冲抓锥、潜水钻要大40cm,旋转钻要大20cm。材料的选取上多采用钢护筒。为了确保钻孔桩刚度足够,减少变形的发生,要在护筒的上中下部位加焊钢筋以确保刚度足够。埋设护筒时,根据标准确保桩位中心与轴线对称,底部与周围紧密联系,控制埋设深度在100-150cm内,顶面超出地面30cm,位置误差不超过5cm,倾斜度不超过1%。
2.4钻孔与清孔
钻孔施工之前,要事先规划好钻孔顺序,对钻机移动距离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还要注意各桩孔施工不能相互影响。护筒埋设完毕后,在设计好的孔位上定位钻机,采用线锥与经纬仪确保垂直效果,将护筒压好。随时添加泥浆,检查成孔偏斜情况。当采用冲抓式、冲击式钻机施工时,其震动较大而影响附近土层,从而对临孔的稳固性造成影响,这就要求钻孔完毕后及时进行清理,尽快下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当钻机到达设计位置时,停止钻进,钻机与孔底距离控制在50-70mm左右,钻机转动3min,换浆清孔从而将孔壁清理干净。其中泥浆中的含沙量应严格控制,孔底残渣沉淀厚度不高于100mm。清孔、钻孔施工过程中会溢出泥浆,这就要求合理地进行泥浆排放,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排浆方法将泥浆排放在指定位置,从而减少周围环境受到的影响。
2.5钢筋笼的制造和安装工作
我们可以了解到,工程方案都有具体要求,因此生产技术人员首先要进行钢筋的质量检查工作。主要进行的是,钢筋直径、尺寸、数量和质量规格的具体审查工作,避免因为钢筋质量问题造成变形问题。在进行钢筋笼制作工作时,要根据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操作,要做好钢筋类型的实际选择工作,再开展制作工作。可以采用切割,矫正,焊接等技术来制造钢筋支架。主架构应当是整块铁钢。钢筋不同斜面的直径大概在5~9米之间,从而确保灌注柱的质量水平达标,做好钢筋笼之后,安置在整洁干燥的区域,并且进行合理堆放。在进行验收检查的过程中,要确保钢筋支架的长度达标,从而和设计高度一致,做好钢筋笼的放置工作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钢筋。在运输钢筋的过程中,要采取捆扎方式,为了提升钢筋支架的焊接效率,钢筋支架的长度尽量不要达到47米以上。在放置钢筋笼之前,先要检查钻孔的底部情况,确保没有过多杂物和变形问题,然后进行放置工作,在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工作时,如果其体积过于庞大,那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吊装工作,再进行单面焊接安装工作。还要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符合技术要求,混凝土预制块也可以用钢丝进行捆扎工作。
2.6水下混凝土的注入工作
首批混凝土材料的初凝时间要稍稍大于浇筑时长。首批混凝土材料的浇筑工作大概在10分钟内完成。技术工作人员还要了解孔底的检查情况,在做好钢筋支架的安装工作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一般来说,混凝土的灌注速率大概是每小时15米左右。在进行灌注工作时,技术人员首先要做好排水工作,也就是避免出现泥浆渗漏问题,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工作,完成工作时,填料的实际高度大概比桩顶高出一米左右。技术工作人员还要做好杂物的清理工作,确保桩头区域保持清洁。在后续维护工作时也需要引起重视。工人应当在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内,做好桩体的日常维护工作,做好混凝土材料的检查工作,避免出现异常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较多的应用优势,因此,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加强对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投入,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要求,优化应用流程,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控制,从而提高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效果,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廖志刚.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9(06):13-14.
[2]吴振华.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5):6-7.
[3]林佳.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0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