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农村地籍调查成果对土地管理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8期   作者:顾开志
[导读] 近年来,社会不断进步,带动农村发展迅速,
        摘要:近年来,社会不断进步,带动农村发展迅速,农村地籍调查是农村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强化农村地籍调查,为全面了解农村土地情况,土地确权、不动产管理、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以确保农村土地资源得以合理利用,是我国当前农业农村政策的重要要求,也是相关智能管理部门的基础工作。文章分析了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这些成果对土地管理的积极作用,以此期望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农村地籍;调查成果;土地管理;作用
        引言
        农村地籍调查是对农村地区每一宗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用途等进行调查。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确定每一宗土地的基本情况,为土地登记、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开展农村地籍调查,掌握农村土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农村土地调查、统计、登记制度,推动建立现代化的地籍管理及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为加快城乡发展提供了产权基础和法律依据。为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提供了有效保障,促进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对实现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地籍调查概念
        地籍调查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数量、用途和位置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地籍调查是地籍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和中心内容,同时地籍测量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又直接决定着地籍管理的速度和质量。地籍调查的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地籍铡量、面积量算、编绘地籍图、编绘宗地图等,主要目的是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其面积,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定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做好技术准备。由于地籍调查开展的区域不同,内容和精度要求不一样,它可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城镇地籍调查是指城镇及村庄内部的地籍调查,主要对城镇、村庄范围内部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进行调查。农村地籍调查的内容与城镇地籍调查相似,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地的士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在此基础上,依据权属调查资料开展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大部分,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类界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地形测量,由于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
        2农村地籍调查成果对土地管理的作用
        2.1加强农村不动产登记管理工作
        依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具体要求,必须在2020年实现农村宅基地、农村房屋、集体建设用地等不动产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以促进城乡发展协调,实现农村现代化。利用农村地籍调查所得的相关统计数据信息,作为农村不动产登记、核查、颁证的参数依据,将有利于确保各项农村不动产管理工作的精准性和统一性,将有利于提升农村不动产资源的管理质量。
        2.2农村宅基地管理
        农村宅基地管理中主要存在审批权使用不规范、房屋建设规划不足、宅基地违法违规使用、随意占地、宅基地超标率及闲置率较高等问题。而农村地籍调查成果摸清了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一户多宅以及宅基地超面积等基本情况,为农村宅基地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结合农村地籍调查成果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控农村宅基地情况,合理开展审批、规划,提升农村宅基地管理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需要了解清楚解算的合法适用范围。即根据上面外业调查的成果并结合合法适用范围等方面内容来判断,进而解算出宅基地的合法适用范围。

此时,要严格依据产证宗地附图记载的尺寸大小和外业实测所做的宗地草图去判断所得出的数据是否符合真实性、有效性,再根据所得出的真实有效的数据来计算宗地面积并进行判断能否恢复或更新记载的宗地界线,或是需要其进行整改。譬如,当解算的面积与权源证明材料所记载的不一致时,对于不属于合法适用范围的应当让其进行调整,确保调整后的界线能够在权源证明材料上所规范的合法范围之内,包括位置地点和形状大小。
        2.3满足农村土地征收工作需求
        做好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其核心目标是高效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确保农村土地自身的利用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土地征收作为农村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当前阶段农村中闲置的土地,采取征收方式,全部纳入到国家规划当中,加强统一规划,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由于土地征收工作涉及的内容多,规模较大,需要政府进行统一布局,并按照有关规定标准进行。在农村土地征收期间,要求相关人员明确土地征收的具体范围,了解土地的具体权属,并根据农村地籍调查成果,优化土地征收工作流程,确保此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农村土地地籍调查成果,构建数据库,能够帮助有关部门更加直观、准确地获取数据信息。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农村地籍调查数据,以此为核心参照,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不断提高农村土地征收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避免出现农村土地权益纠纷。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农村建设用地与保障用地间存在较多矛盾,引发较多的建设问题与环境问题。通过利用农村地籍调查成果,能够帮助有关部门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确保农村土地得到更好管理。同时,利用农村地籍调查成果,可以更好地明确农村保障性耕地与建设性用地之间的界限,避免耕地发生破坏,保证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性,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4提升农村土地资源活力
        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和土地利用形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特别是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政策的放宽,农村土地开始向集中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农村经济模式也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多项并存的复合型新农业,土地资源的优势得到较大发挥。但目前农村地区仍有不少的闲散土地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这些土地大多是一些比较分散的小型地块,或条件不好的山坡地、林地等。为进一步促进这些土地的合理使用,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政府部门可以充分借助地籍调查成果,依据实际情况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土地整改,将散小土地连片,将劣势土地进行合理转化,并且可以以地籍调查数据为支撑对一些山林坡地的权属进行准确界定,以便于对土地进行规划和利益分配。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土地利用的规模化和机械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5村庄规划
        村庄是农村居民进行生活与生产的聚居点。通过村庄规划可以完善农村生产生活、交通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在村庄规划的过程中,结合农村地籍调查成果,可以更加充分的考虑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的具体运用进行全方位分析,例如在土地管理当中的应用、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等等,可以显著提高农村不动产登记管理水平,进一步满足农村土地征收需求,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威.地籍测量的技术和方法研究[J].研究探讨,2019(4):189.
        [2]干珂珂.农村地籍更新调查的项目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会议,2019(9):17-19.
        [3]陈娟,赵荣军.地籍数据库与地籍调查成果衔接的探讨[J].现代测绘,2013,36(06):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