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绿色新田园城市的规划构想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周易
[导读] 摘要: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这也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鄂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湖北省鄂州市  436000
        摘要: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这也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我们也发现将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去进行规划和统筹,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指定相应的政策和创新促进城市的发展。基于此,绿色新田园城市的规划理论被提出,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则对绿色新田园城市的规划构想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绿色;田园城市;规划构想;城乡一体化
        一、绿色新田园城市理论概述
        目前,国人对科学发展观专利布局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两型社会的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绿色田园城市规划理论与现有城市规划工作相融合,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工作的发展。在旧有观念中,人们强调城市本身的社会属性,并认为其属于人工产物,但是随着城市发展理论的完善与应用,人们也逐渐发现城市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而非一个单纯的经济体。
        通过分析田园城市理论我们发现,城市应该在具备城市特质外,还需要剧本一定的田园特色,而乡村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城市功能。具体来说,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应该能够延伸到乡村地区,并且实现社会化公共服务工作的城乡结合,促进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将生态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发现绿色新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城市的发展。
        在功能上,绿色新田园能承受的功能混合,并是一种生态系统。城市管理者通过构建绿色新田园城市,能够进一步协调经济、生活、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有效突出城市经济总量,更好地体现经济结构与生产的实际关系,并且在城市经济发展区域空间形态上,通过提倡土地使用多样性以及土地功能混合利用等理论,实现改善生活等目的。
        例如,城市管理者可以给予高科技农业、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等领域进行政策补贴,从而达到促进农业新型产业的发展,并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同时,需要不断提升农村生活环境,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进而促进和睦的邻里关系的形成。
        二、绿色新田园城市规划构想
        (一)促进城乡一体的发展
        在新田园城市中,城市和乡村有机地融合在疫情,二者处于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并且,目前我国也主要推行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因此,通过国家对相关资源的管理和调控,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社会资源。但是,由于我国城市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我国城市建设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相关政策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和执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城乡水平差距的不断扩大,最终影响城乡发展之间的平衡。
        (二)注重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出现是必然的,并且城市本身据欧较强的社会性。但是,城市也需要依托自然基础才能的有存活和发展。但是,在建设发展城市的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但是,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庆幸地认识到环境、资源、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构建生态宜居型城市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构建生态宜居城市,我国政府推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并明确城市发展的相关要求,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通过对现有的田园城市模式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城市的绿化面积相对较大,并且城市和乡村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资源利用上也采取了环境友好型及资源节约型的模式。


        (三)努力发展紧凑性模式
        随着人工数量的不断提升,土地资源也变得越来也紧张,很多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紧缺,同时很多城市也采用摊大饼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因此,为了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需要城市管理者通过构建紧凑性城市模式,来对土地和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利用,进而为城市发展应得更多的空间和资源。
        具体来说,群居家族模式则相对适合我国紧凑性城市的发展需求。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城市管理者需要利用城市自身特点来发展其自身价值,并且能够明确资源能利用的具体方法,从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努力发展紧凑型模式。
        (四)对交通体系进行优化
        绿色新田园城市很大程度上继承了TOD的发展模式,可划分为两套交通体系:一套交通体系是城际间的轨道交通,就是由城市公共交通站所连按的对外交通。在这个体系内,交通站是对外连接的重要节点,交通站上有一个大型的综合体,并最终形成一个城市组团:第二个交通体系是由公交组成的交通巴士,10分钟可抵达次组团.在区域公交网络中,中心组团将成为区域中大型的交通枢纽与就业中心,具有更高的发展密度,同时规模也更大。城市的次组团,也就是邻里的TOD,通过公交支线和公交主干线相连接.
        我们可以参照欧美国家肯定交通体系构建模式,从而在城市发展中融入全系难度理念。并且,对于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来说,城市公交模式也将成为公交系统主导模式。同时,由于我国人工密度较高,因此土地资源也相对紧张,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通过增加城市密度的方式,来构建集约化的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必然会催生出大量的商业组团。
        二、促进绿色新田园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举措
        首先,城市规划人员应该对国外先进理论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达到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现存问题。
        另外,城市规划人员也需要对我国城市及乡村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其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明确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深入分析资源、土地、人口、经济之间的关系,让以上几点形成平衡的发展关系。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绿色新田园城市的构建,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着突出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对国外先进理论、我国城市及乡村资源利用情况、资源、土地、人口、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于制定规划方案的重要意义。同时,规划人员也需要从促进城乡一体的发展、注重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努力发展紧凑性模式、对交通体系进行优化等方面开展绿色新田园城市的构建工作。这样才能将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去进行规划和统筹,并提出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措施。同时,才能在实际应用中,让绿色新田园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城市的发展。并通过利用土地使用多样性以及土地功能混合利用等理论,实现改善生活等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珏.以田园综合体为依托的养老建筑设计策略[D].山东建筑大学,2019.
        [2]王丽娜.田园综合体:乡村规划与设计新范式[D].中原工学院,2019.
        [3]陈学元.新田园主义理念下村庄规划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7.
        [4]陈可石,郑婧.绿色新田园城市设计初探——以成都天府新城正兴南城市中心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4,30(02):188-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