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天津)置业管理有限公司 天津 300202
摘要:近年来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需要不断完善其风险控制工作。随着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其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根据调查显示,建筑行业每年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远高于制造业、服务业以及运输业等其他行业。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我国施工企业的竞争对手不仅是国内同行,很多跨国企业已经对其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如果其无法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就没有办法和国内同行或者是跨国公司进行竞争。因此,如何降低安全风险已经成为全行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建筑安全;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更好地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工作,施工企业必须进一步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根据施工建设的实际需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完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消除或降低风险,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1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1.1人员风险
员工素质普遍偏低是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建筑对于施工人员的需求量较大,无法在短时间内寻找到大量的素质高、专业知识又丰富的施工人员,所以这种情况只能降低对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导致这些员工没有经过前期培训和准备就开始工作,这种现象已经普遍存在。这些员工综合素质达不到施工人员的要求标准,对于安全意识的认知还有些欠缺,不能够很好的处理突发情况,给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埋下的安全隐患。
1.2材料管理风险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材料的选用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部分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对成本进行节约,会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选择价格比较低的材料,并不能够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保障。还有的施工企业在对材料进行验收时,并不会进行细致的检查按照规定进行,所以一旦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劣质材料的使用,那么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性,以及建筑的质量都不能够起到保障作用,甚至造成不利的影响出现。在建筑施工中可能会有些偷工减料情况的存在,在施工中将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使用,不利于建筑质量的健康发展。
1.3环境风险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主要指的是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洪水、海啸、地震以及地面的塌陷等多种情况,这些灾害的出现会对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对建筑工程的设备与施工结构造成一定的损坏。对于人员的性命安全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施工的工期进展,不利于建筑施工的正常开展。因为不能够对天气变化的因素进行控制,所以对工程产生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碰到极端的天气时要停止施工,根据天气的变化选取合适的时机进行施工,从而减少对建筑质量带来的危害。
2优化施工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相关措施
2.1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作为施工的主体,一直活跃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是影响到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避免施工企业因人为因素遭遇施工风险,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企业应尽量使用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针对新招聘的施工人员,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其思想认知,同时还要制定出安全管理条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及内部显眼的地方设置安全提示,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其安全意识,最大限度避免或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风险的出现。
2.2严格管控施工材料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也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进度,更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在施工中如果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违规、违法使用劣质的建筑材料,会导致施工过程中或是竣工验收后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避免遇到施工风险,施工企业必须严格管控施工材料。首先,在采购环节,应货比三家,必要时可以采用招投标制度,从而科学选择施工材料供应企业。其次,在施工材料入场前,必须严格检验出厂证明、质量证明等文件,并进行抽样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的产品,立即进行退换货处理。最后,在材料入场以后,需完善管理制度,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避免因保管不善导致施工材料发生质变,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2.3改善施工现场作业环境
施工环境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特别是地质条件和天气因素,不仅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甚至还会导致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为了避免因现场环境导致施工风险的发生,施工企业必须改善现场的作业环境,如加强附近河流泥沙的清理,并且在暴雨、台风等天气条件下不施工。此外,在浇筑混凝土时,还要注意现场的温度和湿度。
2.4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是否先进以及利用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安全性,施工企业必须积极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为了保证施工设备保持良好的性能,施工企业必须定期检查所有的设备,并制定出良好的管理制度,全面、科学地管理施工设备,避免因管理不当导致设备出现运行问题,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导致施工企业遭遇不必要的风险。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出施工设备的功效,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并保证每次使用后都做好交接记录,详细描述设备运行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排除,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规范施工工艺与流程
建筑工程是一项具有一定复杂性与周期性的建设项目,其施工工艺及流程比较复杂,因此施工的工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采用阶段性管理的策略,规范施工工艺与流程,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在具体操作中,首先,施工企业在施工建设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细致、全面地收集各种数据信息,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其次,施工企业必须设立施工风险管理人员,其职责主要是明确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建设。同时,严格监察施工的各个环节,检查是否存在违规、违法的现象。最后,在施工竣工验收时,必须联合相关企业,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科学的验收,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风险问题。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需要承担的安全风险较多,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一定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前防范,这样一来便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既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又能有效保证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杨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风险防范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5):135-136.
[2]张海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4):174-175.
[3]杨洁,郑档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综合等级评估模型及应用[J].工程管理学报,2019,33(6):121-126.
[4]朱小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6):174-175.
[5]曾冲.浅谈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