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的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安全管理初谈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李岩
[导读] 摘要: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其对于社会生产活动的长期影响还需要更加严格的防控。
        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8
        摘要: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其对于社会生产活动的长期影响还需要更加严格的防控。本文简要说明建设工程中疫情防控的重要意义,通过复产条件及复工人员的审核、工程现场的防控管理,对复工人员生活习惯的管控和整体的危机意识五个方面说明复产复工安全管理的举措。
        关键词:建设工程;疫情防控;复工复产
        引言:建设工程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建筑支持,因此在全国的复工复产任务中要尽快达到疫情发生前的生产状态。而对于人员流动情况较大、管理难度高的建设工程来说,需要在疫情防控当中明确防控手段,制定疫情防控规范,保证疫情防控质量,为复工复产的安全性提供重要保障。
        1.建设工程中疫情防控的重要意义
        建设工程中疫情防控的重要意义在于,目前的疫情仍然存在着突发性隐患,如果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让复工复产成为诱发疫情再次扩张的机会。而长期封闭隔离,停止各项生产活动又会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健康,不进行复工复产就会影响到全体人们的生活质量,严重干扰社会整体发展规划。所以要以最快速的方式恢复社会生产,确保社会发展不会停滞,满足不断进行的社会需求,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同时要杜绝疫情扩散的情况,保证建设工程的相关人员的健康安全。复工复产的安全管理能够为恢复建设工程的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保障,能够多方面地保证人员流动不会扩散疫情,现场生产不会造成群体性传染。建设工程中需要明确责任关系,各部门各级别通力合作,共同将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到位,让复工复产成为疫情之后的社会发展新动力。
        2.复产复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复产条件审核
        复产条件审核首先要建立明确的复工原则,将原本停滞的生产项目重新调动起来,根据总部的文件指令设立复工方案、疫情防控方案、人员管理方案等多个制度保障复产工作有制度可以依靠。其次,在进场环节中,要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将先物资再人员的工作方法落实到位,严格控制防疫物质的质量,严格控制进场人数和进场频率。最后保证五个一律,稳妥安全地进行复产。在复产条件审核中,要确保复产材料及时传达,保证各部门能够以复产防疫任务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安排相关人员对复产条件进行审查,在文件方面确保文件内容准确无误,在现场确认环节中落实主体责任,能够保证如果发生疫情传染情况,有相应的工作流程进行处理。建设工程企业要积极与当地政府防疫部门配合,完成复产工作的各项前期准本工作,按程序审批复产原则,做足备案工作,确保复产工作的进行中不会出现人员审核遗漏的情况。此外,复产条件审核还需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1]。
        2.2复工人员审核
        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核心内容是控制传染源,在复工人员的审核方面下足功夫,以阻隔传染途径,实现复工复产的安全管理。一、明确防疫工作总负责人及各层级的责任归属,确保复工人员在复工复产过程中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对其出行情况、身体状态等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强化责任意识,维护复工人员审核工作的进行,并且保证工作的细致具体,不会造成责任推卸的情况。二、完善复工人员摸排表,确定复工人员的基本个人信息、居住地、外出史、身体状况、复工交通方式和家庭成员信息,保证疫情防控部门能够根据复工人员的具体情况开展复工复产工作,有序规划复工人员的复工时间和复工方式等细节。三、对复工人员审核需要了解其疫情防控意识,指导复工人员佩戴口罩,维持身体卫生健康条件,需要下发相应的建设生产防疫办法,让复工人员更加了解防疫的具体安排。

四、保证复工人员的隔离情况符合国家相关需要,根据复工人员的具体情况组织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后再进行复工到场。工作人员也要保证隔离情况审核的准确,做到不重复采集信息。
        2.3建筑现场的防控管理
        建设工程的现场需要严格防控,做到复工单位内部与外部之间施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现场防控需要施行施工现场的封闭式管理,严格限定人员流动,通过减少疫病传播途径来实现复工复产的安全管理[2]。建筑现场的出入口要严加看守,制定明确的值班岗位,保证现场出入口时刻有工作人员对出入建筑现场的人员有体温检查,根据现场的具体地理情况只规定一个出入口,其他出入口要在疫情防控期间完全关闭。在建筑现场的生产作业中,要保证作业人员时刻佩戴口罩,避免人员聚集,尽量保证人员交谈的距离在一米之外,同时合理规划作业人员安排,确保施工人员有充足的轮换,以科学的交替工作代替平时的聚集性工作。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现场的规模制定定期检测流程,确保其流程能够覆盖到现场各处,而且制度性地掌握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具体防疫物资要在现场充分发挥作用,做到每天全面消毒两次。建筑现场也要配备相应的防疫工作宣传语,时刻督促现场内部人员提高安全意识。
        2.4复工人员的生活习惯
        复工人员的生活习惯需要建筑企业加强卫生教育。建设工程企业需要教会复工人员正确的洗手方式,对手部的任何位置都要做到仔细的清洁。设置洗手位置时要考虑人员实际的使用情况,确保洗手设施能够满足作业现场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注意对复工人员其他的生活习惯的教育,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意触摸面部,打喷嚏时要遮住口鼻。饮食是复工人员日常生活中最需要注意的方面,为降低这一方面的疫情隐患,需要制定详细的用餐管理方法。一定要确保建设工程中食堂人员的身体健康,确保食物生产环节不会造成污染。禁止复工人员从外界获取食物,降低场地内外的交流。在进食期间为控制人员流动,需要让复工人员分时间段取餐,通过配合建设工程的实际生产流程完善分时取餐的时间安排。在用餐时严格禁止集体进餐以及在进餐时对话,保证每一位复工人员有规定的用餐区间,如果有条件还需要进行单独就餐,避免食堂人员过于密集。派餐制能够有效减少用餐时人员的聚集情况。
        2.5疫情防控的危机意识
        建设工程企业需要提高疫情防控的危机意识,以国家规定作为明确的复工复产安全管理标准,逐步将防疫工作落实。企业方面需要意识到复工复产中防疫的各种风险,保证复工人员有积极的心理建设来投入到复产工作当中。要提高安全教育水平,一方面完善正常作业的安全教育,保证复工人员能够专心于施工作业和施工作业的安全防护,另一方面,要多种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可以制定分散式的安全培训课程,或印刷防疫知识信息分发给复工人员,让复工人员及时根据传单做出生活方面的调整。此次疫情自年假期间开始,因此建筑现场停工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要在复工复产前确保各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良好,对施工监督、施工区间的地理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排查生产安全隐患,做到维护复产工作质量。检查建筑工程的能源供应系统,检查相关消防设备,多方面提高危机意识,避免复工人员由于防疫心理压力较大而发生作业事故。
        结论: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干扰了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展,影响了建筑行业的经济情况。但是也要考虑到,这次疫情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抗风险能力,进而促进建设工程更好发展。做好复工复产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让建设工程行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有质量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韩伟,宁兆龙,张思阳,等.建设工程的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安全管理[J].现代职业安全,2020(04):23-25.
        [2]王景.应对疫情“大考” 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08):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