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乳山市供电公司 山东省乳山市 264500)
摘要:目前,我们国家电网调控控制工作正处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电网安全运行能力面临着非常紧张的上升需求。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诸多机构当中,电力调控中心是最为核心的机构之一,其职能也从最开始负责的单一电网调度转变成为当前兼具设备管理与调度运行的双重职能。未来伴随着电网运行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提升,电网安全运行工作还将面临着更多的改革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要时刻关注电网发展的实际需求,紧跟电网的发展步伐与节奏,在第一时间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调控电网;安全运行;能力
1现阶段我国电网运行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1系统的科学性与完善性有待提升
纵观我国当前电网运行系统的实际现状,不难发现系统自身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不是一种因素影响和作用下的结果,而是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结果。我国在电力事业的起步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比较晚的,虽然其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落实到具体系统设计技术或者其他方面的工作还不是很成熟,这就导致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故障和问题。现阶段,在我国电网运行系统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是系统设计中出现的假双通道和单通道的问题。这种电网运行系统的设计在最开始实施阶段还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但是伴随着需求的变化和提高,这种系统设计方式就很容易出现故障,而且一旦出现故障,那么就需要投入非常多的人力、物力、时间等对其进行处理和升级,而且如果故障未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解除,那么其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对整个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威胁。
1.2调度工作人员心理素质与专业能力有待加强
调度运行工作的独特性决定工作人员应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与专业能力。一方面,调度运行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强大的问题处理能力与优秀的基本业务开展能力;另一方面,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工作人员要保持头脑冷静,及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将突发状况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不熟悉电网相关设备、缺乏责任心或专业能力偏低,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无法立即做出有效应对,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电力安全事故。
1.3对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远远不够
现阶段,我国电网工作的重心更多集中在了实际运行效率以及各项功能的优化和完善方面。但是,在电网运行系统的安全管理方面却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重视力度也是远远不够,这也是电网运行系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在电网运行中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最直接的后果之一便是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越来越淡薄,因为没有强制的要求和约束力,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他们并不会第一时间在自己的身上找责任,而是想着怎么摆脱责任,这对于电网安全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毫无帮助,已经出现的问题也并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电网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明确清楚责任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具体管理体系。
2如何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运行与调控能力
2.1实现电网调控配一体化运行
何为电网调控配一体化,其主要指的是一种电网调度监控中心+运维操作站的系统性、整体性的运行模式。首先,关于电网调度监控中心,其主要负责的工作是集主配网调度指挥、信息监控分析、远程操作以及负荷控制多项职能于一身,一旦电网运行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发生问题时,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准确分析接收到的各种信息资料,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然后,关于运维操作站,其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是所管辖的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设备巡视以及事故检测等等。如果实现了电网调度监控中心+运维操作站的电网调控配一体化运行模式,将二者的功能和效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对于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然产生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但是,要想实现电网调控配一体化运行,其必须要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创新与完善:第一,要对原有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完成信息优化任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正确,及时上报,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第二,要进一步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库表优化,重新梳理清楚变电站端的库点信息,随时根据监控调度员的指示来屏蔽或者剔除冗余信息,确保报文发出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2建立健全完善的自动化信息系统
健全完善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可以对故障信息与事故信息实行精确而及时的储存。凭借对信息的处理与分析,人员可获知数据的特点,进而结合故障频率、设备状态评估、电网结构以及负荷预测等信息,运用概率分析方法对电网检修工作与运行方式进行风险评估,计算得出风险值。同时,通过电网主设备状态检修评估结果与电网的风险评估的结合,可以保证风险评估的结果量化且更加精确,对管理调控中心的操作与检测业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可为调控一体化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的控制、预防以及预警等提供参考依据。在自动化信息系统中,调控一体化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的首要基础是保证硬件系统适应性达标。同时,计算机系统能够稳定运行也是整个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与基本条件。因此,在采购计算机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相关设备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备技术审查指标,严把质量大关,及时清除缺陷设备,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确保硬件设备质量过关,降低设备风险出现的概率。凭借对调控一体化系统与设备的多次调试,易发现系统存在的漏洞,确定不稳定环节与因素,尽可能将监控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2.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近些年,我国科技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电力系统科技含量也在逐渐增加,对于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在社会各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在电网调控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加大对电网调控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的培训与指导,使电网调控人员对电力设备、继电保护和自动保护装置的性能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掌握能力,在工作中对各类电网事故的发生可以做出灵活应对。与此同时,对于调控人员的职业道德也要不断的加强,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意识的重视,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误调度和误操作事故,从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
2.4提高远方遥控操作管理质量
在电网调控一体化的模式的发展之下,电网远方遥控操作是建立在EMS基础之上的一种先进产物,其很好地迎合了电网全新业务的推广与发展需求。目前,针对电网实际发展现状,电网企业要想顺利开展远方遥控操作管理工作,就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左手进行:(1)创新技术,完成升级改造任务,尤其是要对二次设备进行软控制改造,将远方修改定值技术全面推广出去。(2)制定并完善电网调控中心远方遥控操作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3)建立试点,实现全电压等级一、二次设备的遥控操作,以试点为基础,制定出远方遥控操作流程化的解决方案,建立起调控智能遥控操作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4)智能生成遥控操作票和调度指令票,将各项功能融合在一起,实现全流程自动管控。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能需求大大增加。这既给电力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也使其面临巨大挑战。此外,人们对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相关部门必须分析当前电网运行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采取有效的调控运行方式,尽可能降低这些问题给电网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显著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磊.如何提升电网调控运行的科学性[J].中国高新区,2019,(23):82-83.
[2]师罗娜.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8):169.
[3]张南,李芳芳,苑跃贞.调度运行工作对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性[J].电子世界,2019,(18):43.
[4]皮建明.浅谈调度运行工作对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性[J].科学技术创新,2019,(35):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