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论述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赵建华
[导读] 摘要:市政工程是我国的基础性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商业活动的有效开展息息相关。
        昆明市滇池水生态管理中心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市政工程是我国的基础性工程,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商业活动的有效开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大城市的市政工程施工规模与施工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在实际的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问题越来越多。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超概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在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规模与施工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其中尤以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问题最为严重,已经对市政工程的建设管理、成本控制等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只有对引起工程造价超概预算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够有序实施市政工程的各项施工工序,稳步推进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为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一、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主要原因
        (一)前期设计文件方面的原因
        前期设计深度不足,是引起市政工程造价超概算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个别业主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过度的压缩前期的勘察设计周期。然而如果设计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其设计工作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其次,设计单位给出的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有待提升。与此同时,技术责任人和项目责任人没有严格审核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在没有确保设计方案质量的情况下就直接将方案应用到实际的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再次,部分设计单位并不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为了承接工程项目,他们会选择挂靠资质的方式,但是设计经验有限,很难给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成果。最后,图审部门在审核设计方案方面,审核重点主要集中在“强条”的审查方面,并没有重视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合理性方面的认证与审核。以上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会使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现象。而一旦出现设计变更,就会增加工程量、工程措施和各种费用,进而导致工程造价超概算。
        (二)施工材料价格方面的原因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价格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因素。在概预算编制时,主要材料单价一般参考发布的信息资料单价及预估的单价等。主要材料存在以下些风险。首先,是市场的风险,主要材料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例如供需不平衡,造成价格不稳定等、还有一些特殊材料价格忽高忽低。其次,是政策的风险,有些材料由于政策的调整、限制、或关闭生产等因素,极短时间本地内就有可能出现价格大幅上涨,供货还不稳定等情况。最后,是供应的风险,市场中不乏存在一些供应商,利用非市场手段干预材料价格,如:联盟、囤货…等等。很容易造成主要材料价格的上涨……那么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出现超概预算的问题。
        (三)编制人员方面的原因
        在实际的市政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方面的问题也会对市政工程概预算质量产生影响,甚至在工程施工后期阶段,使企业出现严重的资金链断裂问题,限制企业的健康发展。首先,如果编制人员不了解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工艺,或者对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了解比较片面,那么在编制图纸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导致工程造价人员无法对这方面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增大工程造价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距。其次,如果编制人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没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限制下,很难有效的处理市政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无法给出科学合理的编制图纸,更是会使得后期的工程造价工作充满漏洞。最后,市政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只有编制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才能够保证市政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质量。
        二、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问题的控制措施
        (一)做好前期的勘察设计管理
        要想加强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问题的控制,有必要做好前期的勘察设计管理。而要想做好市政工程的前期勘察设计管理工作,必须要对相应的合同管理与行政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要在合同中明确可市政工程的勘察设计深度,按照勘察设计合同上的规定以及勘察设计招标阶段的成果进行设计深度的确定。其次,严格按照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门出台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来加强勘察设计各阶段工作质量的把关,并严格审核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细化设计文件。

最后,加强对市政工程的设计概算以及施工图预算进行合理的编制与审查,确保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可以将市政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映。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市政工程概预算的科学合理性与准确性。
        (二)加强取费的审核与校对
        在实际的市政工程造价过程中,成本核算受到取费的审核与校对的影响较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取费校对方面,一定要符合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要求,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合同条款内容以及招投标书中的相关要求。另外,针对取费表的编制,必须要确保其与拟建工程的工况特点相符,加强所选费率合理性与准确性的控制,如果存在价差调整问题,必须要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进行登记与处理。并且在审核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执行取费与工程费用准许范围的相协调[1]。
        (三)对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合理的计算
        只有对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合理的计算,才能够为工程概预算质量提供保证。大多数情况下,工作人员只需要结合编制方式,按照资料进行单价的计算。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概预算所需的各种资料对施工材料价格进行多方比对,加强施工材料信息资料的掌握。首先,工作人员要严格审核市政工程中消耗最多的施工材料,多方搜集材料价格,及时关注材料价格的变化。其次,工作人员要加强额定站定期发布材料信息的阅读,并结合其他渠道来了解材料价格信息。最后,针对额定站中没有明确的施工材料,工作人员可深入到市场中进行相关材料价格的了解。
        (四)加强工程造价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
        要想加强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问题的控制,有必要加强工程造价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首先,相关企业要定期对基层造价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其次,企业要为工程造价人员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加强与其业内精英人士的交流,从而既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又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先进技能。再次,通过专家讲课、报培训班等方式提升其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造价人员的自我提升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最后,企业的管理层要在造价人员之间不断的强调工程造价的重要性,提升造价人员的责任意识[2]。
        (五)加强概预算的研究
        与一般情的施工工程相比,市政工程更为复杂,对于工程造价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再加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其相应的定额标准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对此,必须要在正式开始工程造价计算之前,对定额标准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以最终的分析结果为基础进行工程成本的计算。另外,当地的政府部门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工程概预算体系,为市政工程概预算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保证[3]。
        (六)减少设计变更和合理确定施工周期
        在市政工程的设计初期,如果工程造价的实际数额比概预算最大值还要大,那么就要相关部门及时上报这一情况,确保市政工程的概预算数额可以得到科学合理的调整。而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设计变更,那么必须要经过原设计单位同意之后,对工程量及造价进行充分的对比和分析。如果发现变更后的工程造价比批准的设计概算要高,则经过原审批部门的审查与同一,才能继续进行概算调整。
        另外,任何一项市政工程的实施都有其相应的施工周期。合理的确定施工周期,也会对市政工程的工程造价结果进行优化,避免出现超概预算的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问题普遍存在。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勘察设计管理、加强取费的审核与校对、对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合理的计算、加强工程造价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加强概预算的研究、减少设计变更和合理确定施工周期。
        参考文献:
        [1]郑兆梅.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749.
        [2]陈禹彤.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10):95.
        [3]王俊利.市政工程造价超概预算的原因与控制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6):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