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800;2.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本研究建立1000 MW超超临界燃煤火电机组配煤掺烧经济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实时量化分析煤种选择、燃烧优化、生产成本等配煤掺烧全成本,以提供火电企业掺烧经济煤种的量化依据。结果表明掺烧经济煤种对机组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包括: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和运行经济性、锅炉热效率、制粉系统维护成本、脱硫系统运行和维护成本、煤炭运输和存储过程的热值损失和防护成本、码头卸煤和进仓的耗电量和耗用时间。掺烧经济煤种的全成本评价分析模型,考虑影响掺烧后生产成本变化的方面包括:煤的全水分、排烟温度上升、制粉功耗上升、脱硝系统喷氨量增加、输煤运行成本增加、脱硫系统运行成本增加。
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配煤掺烧;燃料全成本模型;经济煤种;锅炉热效率
0 引言
由于煤价上涨,环保成本越来越高,电价让利给大用户,导致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的经营出现大面积的亏损[1-4]。配煤掺烧是指选择合适的掺配煤种及比例进行掺烧,在满足锅炉安全、环保运行的前提下,压降燃料成本,提高火电厂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5]。但同时应根据锅炉的实际运行特性,合理掺烧性价比高的经济煤种,使锅炉维持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机组运行的综合最优化[4-6]。因此,有必要研究配煤掺烧的全过程经济性评估方法,建立燃料全成本评价模型,以指导大型燃煤火力发电厂开展配煤掺烧和生产经营优化。
本研究建立了1000 MW超超临界燃煤火电机组配煤掺烧经济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实时量化分析煤种选择、燃烧优化、生产成本等配煤掺烧全成本,以提供火电企业掺烧经济煤种的量化依据。本文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一种实时经济性量化计算模型,以实现精细化配煤掺烧管理,在确保机组安全、环保运行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大型火电厂掺烧经济煤种的全成本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1 配煤掺烧影响结果
对于沿海大型燃煤火力发电厂,锅炉掺烧非设计煤种时,尤其是掺烧与设计煤种偏差较大的印尼煤等经济煤种时,锅炉的主要运行参数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会对锅炉制粉系统、燃料运行、脱硫除尘等系统的维护、运行及人工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掺烧经济煤种对机组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及因素包括:
(1)影响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和运行经济性。煤质的变化影响主、再热汽温,排烟温度,制粉单耗,飞灰含碳量,脱硝喷氨量,风烟系统功耗等机组主要运行参数。
(2)影响锅炉热效率。煤质的变化,尤其是收到基的水分,会对排烟热效率损失和锅炉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3)影响制粉系统维护成本。煤质的低位热值、可磨性等特性变化,会引起制粉系统的维护成本变化。
(4)影响脱硫系统运行和维护成本。煤质的硫份变化影响脱硫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影响参数包括:石灰石用量、脱硫电耗和脱硫添加剂用量等。
(5)影响煤炭运输、存储过程的热值损失和防护成本。煤质可燃点、挥发分影响煤炭自燃导致的热值损失,防自燃措施提高防护成本。
(6)影响码头卸煤、进仓的耗电量、耗用时间。煤质的热值、易燃性、粘结性等特性变化,影响码头卸煤、进仓的耗电量、耗用时间等。
2 配煤掺烧全成本模型
考虑引起生产成本变化的因素,对掺烧经济煤种的全成本进行评价分析和综合评估,效益估算公式CM(单位:元/吨)为:CM=IM+IT+IP+IN+IQ。式中,IM为煤的全水分对掺烧成本的影响,元/吨;IT为排烟温度上升对掺烧成本的影响,元/吨;IP为制粉功耗上升对掺烧成本的影响,元/吨;IN为脱硝系统喷氨量增加对掺烧成本的影响,元/吨;IQ为其它因素对掺烧成本的影响(例如:输煤、脱硫系统的影响等),元/吨。
收到基的全水分增加,降低锅炉热效率,煤的全水分影响掺烧成本IM(元/吨)的计算公式为:IM=RM×(MAMB)×G×Pc×10-6/Qc。式中,IM为煤的全水分对掺烧成本的影响;RM为水分上升影响发电煤耗的变化量,g/kWh;MA为掺烧印尼煤后入炉煤的全水分百分比;MB为掺烧印尼煤前入炉煤的全水分百分比;G为发电量,kWh;Pc为掺烧期间的标煤单价,元/吨;Qc为掺烧所消耗的印尼煤总重量,万吨。
锅炉排烟温度上升,影响掺烧成本IT(元/吨)的估算公式为:IT=RT×T×G×Pc×10-6/Qc。式中,RT为排烟温度变化影响供电煤耗的变化量,g/kWh;T为六台磨煤机运行,在经济煤种掺烧期间的排烟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G为发电量,kWh;Pc为掺烧期间的标煤单价,元/吨;Qc为掺烧所消耗的印尼煤总重量,万吨。
制粉功耗上升,影响掺烧成本IP(元/吨)的估算公式为:IP=PD×CG×T/Qc。PD为增加一台磨组的功耗,kW;CG为发电成本,元/kWh;T为六台磨煤机的运行小时数,h;Qc为掺烧所消耗的印尼煤总重量,万吨。
脱硝系统喷氨量增加,影响掺烧成本IN(元/吨)的估算公式为:IN=NQ×Np×T/Qc。式中,NQ为六台磨组运行时,脱硝喷氨增加量,吨/h;Np为液氨单价,元/吨;T为六台磨煤机的运行小时数,h;Qc为掺烧所消耗的印尼煤总重量,万吨。
输煤运行影响掺烧成本IQ(元/吨)的估算,基于掺烧经济煤种后引发的原煤量总消耗量变化,引起输煤系统的人工成本、设备维护成本、单位输煤量的输送成本等变化进行分析。脱硫系统影响掺烧成本IQ(元/吨)的估算,基于石灰石耗量变化、脱硫厂用电率变化及脱硫添加剂用量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配煤掺烧全成本模型,可通过SIS系统数据,分析不同煤种掺烧方式与某一固定掺烧方式的全成本比较。通过确认煤种掺烧方式变化后的运行参数变化规律,量化分析单位电量的燃料成本变化。通过大量的掺配方法中,优中选优,得到经济性最佳的煤种掺烧方式,从而引导燃料采购部门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并实施。
3 结论
本文建立了1000 MW超超临界燃煤火电机组配煤掺烧经济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实时量化分析煤种选择、燃烧优化、生产成本等配煤掺烧全成本,以提供火电企业掺烧经济煤种的量化依据。结果表明:
(1)掺烧经济煤种对机组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包括: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和运行经济性、锅炉热效率、制粉系统维护成本、脱硫系统运行和维护成本、煤炭运输和存储过程的热值损失和防护成本、码头卸煤和进仓的耗电量和耗用时间。
(2)掺烧经济煤种的全成本评价分析模型,考虑影响掺烧后生产成本变化的方面包括:煤的全水分、排烟温度上升、制粉功耗上升、脱硝系统喷氨量增加、输煤运行成本增加、脱硫系统运行成本增加。
(3)掺烧经济煤种后输煤运行系统成本增加的因素包括:输煤系统人工成本变化、设备维护成本变化、单位输煤量输送成本变化。掺烧经济煤种后脱硫系统成本增加的因素包括:石灰石耗量变化、脱硫厂用电率变化、脱硫添加剂用量变化。
参考文献:
[1]朱小军,吴潮德,金黎炜,葛宏敏,赵俊杰.直流锅炉一次风与二次风配比分析及风煤比优化[J].工程技术,2016,4(10):297-298.
[2]吴豪,张路,包海斌,赵思嘉,赵俊杰.高压加热器的上端差和疏水端差分析与优化[J].工程技术,2016,4(10):299-300.
[3]张路,王洋,蒋和定,蒋晓峰,赵俊杰.燃煤火力发电站掺烧劣质煤种的应用与分析[J].科研,2016,13(12):47-48.
[4]叶华浩,蒋和定,崔烽,李文,赵俊杰.600MW火电机组印尼煤与高硫煤混煤掺烧优化[J].电力设备,2016,(24):184-185.
[5]缪智平,王羽,刘季江,温翔宇,赵俊杰.600MW火电机组飞灰含碳量高的运行分析与优化[J].防护工程,2017,(31):282,284.
[6]包海斌,刘季江,张路,吴豪,赵俊杰.东汽火力发电机组负荷超调分析与DEH控制优化[J].工业,2016,7(1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