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基础工程的施工要点探究 石峰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石峰
[导读] 摘要:地基基础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南通市泛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地基基础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有利于提高地基基础结构的稳固性,使得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满足工程施工的标准。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是确保地基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从地基建设的生命周期来看,地基建设主要包括环境勘探、建筑设计、材料采购、实际施工和施工检验,在此过程中运用施工技术,能够较好地预控各类施工风险,避免建筑沉降、倾斜、开裂,充分发挥地基工程的价值,基于此,该文首先总结地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随后就如何运用进行具体探讨。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意义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是最为基础的结构,是房屋建筑主要的承重结构,因此地基基础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耐久性。一般情况下,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中,必须保证地基的强度、抗变形能力、稳定性等满足工程施工的标准,避免在后勤(期?)施工中出现倾斜等问题。地基的设计过程中,有关的工程人员必须结合工程区域的土层参数,比如土层收缩冻胀、湿陷等情况,保证地基的承载力、沉降值、滑动危险系数等指标能够达到工程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房屋建筑的基础结构,地基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尤为重要。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地基基础结构属于隐蔽性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一些地质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比如地质、泥石流等多发地区,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房屋建筑工程中,如果地基基础工程处理不到位,就会导致后期施工中存在各种质量与安全等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存在地质条件等的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在高原、山区等的房屋建筑施工中,必须做好地基稳定性的监测,以避免工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2.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2.1分段施工
        分段施工是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处理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施工技术,其在应用中主要是要坚持边缘向中间的夯向,当一遍夯向结束以后,应用推土机整平场地,进行放线与定位,随后加以夯击处理。通常情况下,强夯法中的加固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以实现对表层土、中层土、深层土的一次加固。随后,依次进行满夯、小夯等处理。在夯击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工程施工的强夯参数加以夯击处理,保证夯位的准确性,保持落锤平衡。如果在夯击处理过程中坑中存在积水,必须首先排除其内的积水,如果含水量过大,砂石铺好后再进行夯击处理,保证夯击处理的整体效果。
        2.2强夯法
        强夯法施工开始之前,有关的施工人员需要首先进行预压处理,应用推土机,对平整地基加以预压处理,随后结合试验结果与施工材料等,进行夯点的定位与测量。如果地基内的含水量较大,应该使用砂石填充处理,随后进行必要的排水处理。在砂石填充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地基表面应用砂石、粗砂等进行垫层,这种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地基陷落等发生的风险,从而保持相关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强夯法施工中还需要进行孔隙水压等的有效处理,提升强夯处理以后地基的整体承载力。
        2.3注浆法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注浆法的应用极为普遍。在应用注浆法之前,有关的工程人员需要对钻孔的尺寸、深度、位置等加以精确计算,只有保证了计算的精确性,方能保证浆液配比的科学性。浆液配比是注浆法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依据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配比方式等的科学选择,配比的质量决定着注浆法应用的整体效果。注浆处理过程中,有关的施工人员必须依据钻孔深度、位置等加以打孔,浆液注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有关的注浆记录等,保障注浆过程中每个参数等都有详细的记录,为后期的工程施工等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如果在注浆过程中出现了孔洞浆液上冒的问题,必须在土层硅化加固处理环节,预留1m左右的范围,在此范围内不进行加固处理。如果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存着特殊的施工要求,有时也可应用夯填素土的施工方式。
        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要点
        综合来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能综合规避各类施工风险,在应用时,应做好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行为监督工作,切实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可从岗前培训、操作手册、现场监督三方面,充分保障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借助工程外包的形式,规避建设单位施工技术不全面或不专业的风险。
        3.1进行地基基础勘查工作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前提是地基基础的勘查处理,勘查工作对于后期的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来说,勘查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地基基础建设的工程类型,勘查地基分布与土地表面的水等。勘查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与处理,及时对可能影响地基施工质量的因素等加以处理;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确定地基的埋深、允许存在的施工误差等,保证地基基础工程与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一致性;科学确定勘查点,保证勘查点布置的科学性,保证勘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3.2合理选择地基基础的类型
        对房屋建筑工程而言,建筑物的所有负荷都是经由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地基基础主要包含了独立基础与筏形基础,每种基础结构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必须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结合其具体情况进行地基基础类型的选择。独立基础的成本较低,地基的承载力较小,而如果地基较差、建筑物的高度相对较高的建筑结构中,往往不采用独立结构,此时需要使用筏形基础。与独立基础相比,筏形基础的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其取得的施工效果相对较好,工程单位在施工中需要充分从多个角度进行基础结构的选择,避免单纯考虑经济性的因素而导致其施工质量不佳的现象。如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面临的是软土地基,其承载力不足,必须在施工中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提高地基基础结构的稳固性。
        3.3支护建设与土方开挖
        对现代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而言,由于建筑多为高层结构,为提高地基结构的稳固性与安全性,常常在地基基础工程中进行有关的支护设计。对支护结构而言,其主要是从材料角度着手,比如应用水泥砂浆等加以护坡处理。具体来说,支护建设与土方开挖设计主要包含以下方面:地基基础工程中,开挖区域的障碍清理过程中,必须对电缆、排水管的分布区域加以重点清理;严格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保证开挖路线设计的科学性,在开挖过程中注意对排水系统等的保护;地基基础开挖过程中会面临着较多的岩石,往往需要进行岩石的粉碎处理,实现人工施工与机械设备的结合,避免超挖等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工程技术要点是确保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关键,对环境勘察、建筑设计、材料采购、实际施工和施工检验等环节的质量存在直接影响,为了切实运用各个操作环节的技术要点,保障技术要点运用的有效性,可从岗前培训、操作手册、现场监督和工程外包四方面应对。
        参考文献
        [1]井大坤.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门窗,2016(11):116.
        [2]王红念.高层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4):9-10.
        [3]孙建华.试析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价值工程,2018,v.37;No.497(21):283-285.
        [4]杨建坡.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9):226.
        [5]范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 (28):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