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查中做好地籍测量工作的策略分析 罗妮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罗妮
[导读]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不断受到侵占,因此应重视土地管理,做好土地调查工作。
        河池市宜州区自然资源局  广西河池  546300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不断受到侵占,因此应重视土地管理,做好土地调查工作。地籍测量是土地调查中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地籍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探讨地籍测量在土地调查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土地调;地籍测量;应用
        前言
        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处于日益紧缺的状态,因此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重视土地调查和管理工作。地籍测量是土地调查工作的基础内容,能够有效的控制并监测土地情况,应重视地籍测量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提高工作质量,从而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1 地籍测量工作的内容
        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地籍测量是重要的基础内容,在测量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控制测量地籍
        对地籍进行控制测量是土地管理中的首先任务,也为整体测量工作奠定基础。基础的控制测量工作能够绘制出大比例尺度的地籍图,同时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在这一过程中应重视其精准度,以为后期的测量工作提供保障。
        1.2 测量界址点
        测量界址点是为了明确土地的权限和界限。为了保证地区土地管理部门能够有效的对土地进行划分,在土地测量工作中应准确的对界址点做出测量[1]。在实际土地转让、售卖中,会出现土地权属纠纷,这时准的界址点测量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这也要求测量界址点工作应客观、公正,不受人为因素干扰,从而推动土地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测量地籍图
        测量地籍图能够为测量工作做好基础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资料,同时对各种地籍要素进行明确,分析其分布位置和特点,保证地图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地籍测量工作的不断发展,为地籍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数据信息还应做出及时的更新,从而为土地调查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1.4 测量面积
        在地籍测量工作中测量土地面积是一项基础工作,为规划土地、调整土地架构提供了数据支持。在土地面积的测量工作中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做好各项数据信息的汇总工作,从而保证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5 监测土地信息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在进行管理时应实行动态的管理和监测,以便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土地信息。因此应利用先进技术对土地进行及时跟踪调查,例如GPS定位、遥感技术,从而准确的了解数据变化,为土地管理的政策提供动态、准确的技术支持,保证管理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2]。对土地信息进行动态的监测,能够及时全面的反映土地情况,也能够及时更新信息,以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加强对土地规划的监管。
        2 地籍测量的特点
        2.1 政府行为
        地籍测量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即政府所主导开展的地籍测量工作。政府部门开展地籍测量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土地产权,为政府的土地税收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2.2 提供地理参考
        在地籍测量工作中,测绘技术是应用的基础技术之一,地籍测量技术不仅为土地税收、产权提供了数据支持,也利用先进的测绘技术提供了地理参考体系,并且具有法律效益。
        2.3 动态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使用和归属在不断发生变化,土地管理工作应及时有效,相关的地籍资料也需要常常更新,因此测量结果应具有动态性、多变性。地籍测量工作没有固定的更新周期,需要通过密切的观察和跟踪,从而准确的测量出土地的实际变化[3]。地籍测量工作保证了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始终在土地变更、利用的动态变化当中。


        2.4 多元化
        地籍测量为地籍调查提供了基础数据,应完善的分析土地资料,并选择与测量地区相适合的测量方式来开展工作,因此地籍测量应考虑到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提供的资料具备多元化的特点。
        2.5 综合利用测绘技术
        地籍测量技术综合利用了当前的各种测绘技术,例如面积测算、数字测量等。以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的要求出发,采用不同的测绘方法和技术来进行测量,从而生成数据、表格、图形等多种数据。
        3 地籍测量工作在土地调查中的运用策略
        土地管理的效果,应结合土地调查的内容,利用各种测绘技术开展地籍测量工作,在具体的运用中应采取以下策略:
        3.1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在地籍测量工作中应综合利用各项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例如3S技术,从而为测量的准确和搞笑提供保障。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应配备数字化设施,不仅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提高了工作的精确度,保证坐标数据的准确[4]。例如通过GPS技术有效设计控制点,扩大土地测量范围,通过卫星传达获得各项数据并且传输到计算机网络中,结合测绘软件来形成测绘地图,既保证了图纸的质量也保证了制图的效率。而有些地区卫星信号还不能完全覆盖,可以利用GPS与RPK技术结合,从而开展地籍测量工作,同样高效的完成地籍图纸的测量和绘制。
        3.2 明确土地规划的方向
        在进行地籍测量时,应为土地规划良好的发展方向,从而制定测量方案,提高土地使用率。在制定规划时应结合土地的面积、界址点和地籍图等资料信息,综合性的统筹考虑,保证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提升土地利用率,并且方便后续的管理。
        3.3 设计测量方案
        在进行地籍测量工作之前,应详细考察被调查的区域,工作人员应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查阅当地的土地记录和资料,综合掌握实际的土地情况。地籍调查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首先应明确调查区域的地理位置,分析主要的明显特征;其次应明确开展地籍调查工作的过程,制定相关方案;第三应设置并分布地籍控制的网点,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来开展测量工作;第四明确地籍图的规格、分幅计划和比例尺;最后,综合以上资料,最终制定出完善的测量方案。
        3.4 选择测量设备
        地籍测量工作的精准度离不开完善、先进的仪器设备,目前广泛使用的GPS产品大多为超高频,提升了测量精准度[5]。在进行测量时,GPS产品的作用距离应满足地球曲率半径公式,避免被杂乱的电波干扰,也避免被障碍物遮挡,以达到理想的测量效果。在运用全站仪测量时,应选择具备低效系统误码差功能的全站仪,从而达到电子校准的作用,提高地籍测量数据的准确度。
        3.5 建立地籍管理系统
        应根据地籍测量所得到的信息数据建立完善的地籍管理系统,从而为土地管理和调查提供技术支持。首先把测量获取的数据分析处理后导入软件,形成界址线和地籍图。地籍图打印繁琐并应进行复核,工作人员应保持耐心,校核中如果发现问题应进一步测量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在系统软件中生成耕地面积汇总表、地籍表,上传共享至地籍管理系统,方便土地管理部门查阅,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方便。
        结束语:地理测量工作包括了较多的内容,例如测量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绘地籍图、监测土地信息等。在工作中应综合利用各种先进的测绘技术,明确土地规划方向,设计科学的测量方案,借助合适的测量设备,为地籍测量工作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查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花.土地调查中做好地籍测量工作的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3):813.
        [2]王乐.土地调查中做好地籍测量工作的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3704.
        [3]傅强.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商情,2019,(36):141.
        [4]李学东.试论地籍测量数据在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8,000(011):P.367-367.
        [5]陈丽.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9,(8):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