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调查中GPSRTK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林法威
[导读] 摘要:水工环地质是工程、水文、环境三种地质的总称,其勘测工作主要是对地下水资源、自然地质环境以及工程建设这三方面进行评价。
        广东省环境地质勘查院  510080
        摘要:水工环地质是工程、水文、环境三种地质的总称,其勘测工作主要是对地下水资源、自然地质环境以及工程建设这三方面进行评价。水工环地质勘测对优化经济结构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的力度也逐渐加大,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探索高效新型的水文环地质勘测技术,改变以往盲目探索的问题,形成一套完善的水工环地质勘测模式,成为水环工地质探测发展的重点,同时做好水环工地质探测工作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调查;GPS技术;RTK技术;应用思考
        引言
        随着我国资源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不仅给地质资源的开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给环境保护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当前提出和研发的新型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和实际使用效果,对地质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不仅可以提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而且还能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地质勘探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范围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在不断发展与实践过程中,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大,在以下几个领域中都有体现:首先,针对疾病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有些地区疾病发生的起因与水文环境有直接关系;其次,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领域,通过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能够为土地资源利用与开发提供准确的资料信息,特别是在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环境下,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支持下,能够找到影响城市环境建设的问题,水工环地质勘察能够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合理性产生影响,是保证城市建设有序进行的重要依据。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源条件,通过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能够对自然资源储存情况与利用方式有所了解。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工环地质勘察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不同学科作用下,相互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对边缘学科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如在生态学与地质学相互作用影响下,水工环地质勘察逐渐趋向综合方向发展。
        2水工环地质调查的重要地位
        通过推进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有利于了解地下水的起源、形成以及分布规律。这样相关工程的建设工作就拥有了可靠的资料,能够有效地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为确保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质量,要关注市场动态,积极地采取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水工环即环境地质,在开展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后,就可以的更好掌握地质变化和自然变化信息。
        3基本工作原理
        GPSRTK是由两种系统组合而成的一种精准动态定位系统,首先它是根据载波相位观测量为基础进行GPS定位的系统;其次,采用RTK系统对载波相位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残余误差进行降低,进而提高其定位的精确度,根据以往的经验的表明,其精确程度可达到厘米级。实现实时动态测量主要是通过以下的步骤进行,首先安放一台GPS接收机在基准观测站上,然后就是通过GPS卫星对地面坐标进行实时的观测,并将观测的信息通过无线电传送装置传送到用户观测站的GPS接收机上,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也通过无线电传输接收基准站的观测数据和信息,然后通过转换参数、处理器处理后,根据GPS相对定位的原理,计算出相对于基准站的基线向量,得出基准站的位置坐标,最后通过坐标系的转换计算出用户的实时三维坐标。
        3.1GPS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即为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天候、全球性的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海陆空三大领域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勘察结果的精度比较高。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通过利用GPS定位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勘察人员对于勘察结果准确性造成不良影响,保证勘察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GPS定位技术的应用中,可对环境中的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点分布情况、环境污染情况等进行有效监测,同时还可对勘察所得数据进行传输,不仅能够保证水工环勘察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保证水工环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RTK实时动态技术
        RTK实时动态技术指的是一种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式,通过对勘察区域设置基准站,然后再将采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用户接收机,由接收机确定坐标。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在应用GPS定位技术时,需对勘察数据进行再处理,而通过应用RTK实时动态技术,不仅能够实时获得勘察数据,提高勘察结果进度,同时还能够实现勘察数据信息共享,进而有效提高勘察工作效率。在水工环地质勘察中,对于RTK实时动态技术,可与GPS定位技术联合应用,通过对勘察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即可准确判断地质灾害、水文分布情况等。
        4水工环地质调查中GPSRTK技术的具体运用
        4.1环境污染
        根据大数据信息统计得知,在环境污染勘测领域GPSRTK技术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应用这一技术可以可以获取精准的数据信息,并上传到数据管理部门,使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从而以最短的时间确定环境污染的位置以及污染的原因,以便于及时的做好解决的对策。而想要达到这一个效果,还要有一定的辅助装置才可以,首先是应用GPSRTK技术要结合集装箱的使用,这样可以保证得到的实验数据可靠性更高,如果待检测的区域以及相邻区域没有污染或者污染的趋势时,需要对潜水面进行污染物探测,这时就可以应用GPSRTK技术对潜水面上的悬浮颗粒物进行探测,假若污染物呈现饱和的状态,则无法对潜水面进行探测,但是可以获得准确的水工环的地质数据。
        4.2GPS、RTK技术应用于区域水文地质勘查
        地质结构特征及构造等各大因素都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雷达检测效果。但是应用GPS、RTK技术就可以很大的程度上保证检测的效率与质量。比如,20世纪90年代,荷兰TNO应用了GPS、RTK技术应用开展了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进而掌握了水文地质的信息。之后,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研究结果,进而为指导实践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应用了GPS、RTK技术进行的探测工作发现,两项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区域水文地质勘查水平,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GPSRTK技术在水环工地质检测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样化、智能化、柔性化的探测技术在水环工地质探测领域中开始全面应用,工程探测单位在保证探测水平与质量的前提下,开始对探测的效率、精确度以及降低劳动强度等方面进行多样化的选择,这促进了对先进技术以及设备的科学研究,增大的了创新发展的步伐。GPSRTK技术正是在不断地创新中探索出来,它以其高效率、高精准、高度自动化以及高强度作业等优势从众多的探测技术中脱颖而出,使其成为环境污染、碳氢污染以及水文地质调查、安全检验等领域中的不二之选。
        参考文献:
        [1]武佳林.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技术及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9(12):227-228.
        [2]王立刚.浅析水工环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及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19):200+203.
        [3]钱振义,韦忆涵.水工环地质勘查及遥感技术实践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9):216+218.
        [4]刘小华.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的应用初探[J].中国金属通报,2019(10):260-261.
        [5]唐志杰.水工环地质勘察重点及其新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0):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