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给排水设计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做好给排水管网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市政给排水效果,从而充分发挥水资源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合理解决水资源的卫生问题。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工作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即输水方式、管网分区,对这两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重点把握好这两方面的设计对策与注意事项。结合这些,本文着重对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输水方式及管网分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望可以为市政给排水设计效果的不断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给排水设计;输水方式;管网分区
现时期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推行和发展,为了可以尽量满足城市内人们的用水需求,作为市政给排水工程同样也需不断完善,对给排水设计工作提高重视度。相比与农村的给排水工程,城市内的给排水系统由于其规模较大,因此管网分布和规划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需重点对城市给排水输水方式及管网分区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更高效的降低排水系统工程建设中的能源损耗。
1.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输水方式
1.1输水方式类型
①压力流输水。压力流输水方式属于常用方式,主要原理是给水资源适合的压力,由此把水资源位置升高或进行位置移动,以此达到理想位置,之后便可实施输水操作。利用压力流输水需要一个必要条件来作为基础,这一条件就是一定要有压力,如此便说明需在水资源周围设置加压设备,对于压力值的设置工作人员可结合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基本情况和水资源附近实际情况实施合理的调整。但在此需注意,在应用这种输水方式时,工作人员必须对输水管材料选择加强关注,所选输水管必须具备相应抗压性,以保证输水工作可以顺利进行[1]。
②重力流输水。通常情况下,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及水库用水基本都会选用重力流输水方式,在应用此输水方式时,作为工作人员需先进入现场对所在地地形和地势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挖出本地重力优势。采用这种输水方式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输水成本,然而这种方式对水资源所在地却有较高的要求,例如,一些山区就可以选用这一方式。针对重力流输水来说,相关人员对本地地形和地势情况进行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实施能量转化,促进输水工作的有效完成。
③混合输水。其实混合输水就是压力流输水与重力流输水两种形式的融合体,在大多数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都会应用到这一输水方式。在应用中设计人员需对管道网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之后再根据市政给排水设计情况,科学的设计压力与重力以更高效的完成输水工作。
1.2输水方式选择
对于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输水方式选择,设计人员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首先应对本地地形地势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需特别注意全面思考距离和坡度问题,利用坡度能够确定重力大小,由此才可以思考是不是能够使用重力输水方式。在输水方式选择中,需要对某一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结合本地情况和市政给排水情况及需求来选择最为适合本地区的输水方式,由此充分提升输水质量及效率,从而更好的满足市政给排水设计基本要求。
1.3山区输水
如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地是山区地带,那么在实施输水施工前,需对山区历史情况进行相应的了解,尽管山区地形和地势特点与平原比会存在较大不同,然而也同样属于山区所特有的一种优势,因为本身地质特点,所以其具备重力优势,如此在选用输水方式时,便可选择重力流输水方式。尽管山区存在落差的问题,然而再进行输水线路的选择时,也需要提高重视度,设计人员需选择最为适合的位置来装置减压阀门,同时还需结合山区地势特点来科学配置输水管线,例如,设计人员能够对这些管线实施分区分级处理,利用深入分析来明确压泵站装置地点和输水管安装具体线路,由此确保山区地区可以正常进行输水工作[2]。
2.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管网分区
2.1确定管网系统阶层
在市政给排水管网的设计中,需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构建与城市发展匹配的阶层数,由此保证管网能够获得有效建设,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管网可以发挥本身应用价值及作用。一般情况下,需根据管网系统实际功能来设置第一阶层管网系统,之后对于后续管网叠层来说需结合管网实际空压、减漏及改压的方式来实施具体的设计。现时期经常使用第二阶层的管网与第三阶层的管网[3]。从我国当前的市政给排水发展可以看出,我国的管网阶层数大体分为两类,这主要是根据当地情况,并同时参照我国当下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所需来确定的。
2.2确定管网区域和进水点数量
在确定管网系统阶层以后,需根据现实情况来合理的设计管网的区域边界和进水点数,在此基础上,需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与相应办法,实施全方位的权衡后再进行合理的设计,由于本地的地形和地貌及其它方面均都存在不同的差异性,所以地势相比与平原会存在一些偏差,同时供水参数同样也会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结合这些情况,便需在城市给排水管网的设计中,针对具体情况与地势地形等做好合理的把控,由此合理科学的设计好管网区域边界,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保证管网边界可以与当地用水特点及地势情况保持相符,并且从根本上降低市政供水成本,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4]。
在实施进水点的设计时,需有效确定进水点数量,基于当地现实特点,保证供水稳定性,并同时合理减少积水点数量。通常在一般地区中,可选择单点进水方式,如此可以对当地水量及水压做好有效的控制。对于一些事故多发地,在管网设计中,需全面的思考地形因素,尽量选用多点进水方式,如此可以保障当地正常供水和用水安全。如管网规模相对较小,那么便可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使用两个进水点,而且一定要对水压及供水量做好合理的管控。
2.3不断完善和优化分区方案
在设置分区方案时,需全面思考本地环境及地势条件等情况,从而选择出最合适的方式,保证管网分区设计有效性。在实际操作中,主要包含了输水管、排水管和闸断等内容的设计,为了保证供水安全性,一定要先保证管网分区方案的优越性。在设计时,需对相关技术做好优化,并且还要对管网成本做好合理控制;需合理的配置植物,从而保证其具备层次感。在设计中,应尽量配置一些开花类植物或是灌木类植物,另外还需对层次变化舒适性加强重视;对于植物的布置需与景观相互配合,以充分发挥植物配置灵活性和可观性[5]。
2.4大量应用节水设备和设施
现时期情况下,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经常使用的供水设施就是叠压供水。与以往的供水方式相比,可发现这种供水方式具备非常突出的优势,其可以突破以往蓄水池不足的现象,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并同时实施低压供水,基于供水厂的一体化供水系统,防止形成水资源的二次污染。在城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利用地热能来为用户提供热水服务[6]。
3.结语
总体来说,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与管网分区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需重点结合当地独特情况,使用合理并且科学的技术方法,促进输水供水方便性得到有效提高。并且在此情况下,还需有效利用与之相适的技术方法及手段,来为输水方式及管网分区的有效选择和制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超.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03):114.
[2]潘振雄.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4):109.
[3]张健.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0):124.
[4]肖嵩.浅谈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输水方式及管网分区[J]建材与装饰,2017,(41):97-98.
[5]左文根.市政给排水设计环节输水方式与管网分区的探究[J].江西建材,2017(21):25+31.
[6]艾羊羊,刘华桂.浅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选择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J].江西建材,2017(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