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工程应用及干扰解决措施分析 师磊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师磊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不断改善民生,全面提升人们生活品质。
        身份证号码:13010519820927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精准化水平,不断改善民生,全面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由中国发起和主导建立的亚投行,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强了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子通信工程得到发展,促进电子通信工程与更多领域深度融合,从而使电子通信工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干扰;解决措施
        前言
        现阶段,我国电子通信工程在不同领域的飞速发展,如:农业、服务业等等领域,其电子通信质量随着公众的要求而不断提高。但是,电子通信工程中的设备在应用时会产生一定干扰影响生活。所以,为了减少电子干扰方面的负面影响,使电子通信工程得到飞速的进步,应高度重视电子通信工程中存在的电子干扰问题,并及时做出解决措施,保证电子通信工程高质量发展。
        1电子通信工程的含义
        电子通信工程的含义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学科进行紧密的结合,来共同解决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等方面的通信技术难点。根据电子通信工程目前存在的磁场产生脉冲信号可以看出,需要合理的降低信号,同时向大地传入大量的电荷,这是我国接地所采用的主要办法,虽然这种方法应用比较广泛,但是还是有一些弊端的。如:当基础硬件配套设备需要的工作电压增大时,正好发生漏电,这时就会加大风险的概率。同时,在电子通信工程中接地方式也存在弊端,就是对现场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威胁,由于这种接地方法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配套硬件设备在地面和人体之间形成了完全的通电回路效应,所以极大的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目前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通信设备对现场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在要求不断提高,为了保障工作中的安全,必须要求操作人员对操作标准规范毫无疑问的遵守。
        2电子通信工程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
        2.1电子元部件之间存在的干扰
        在电子通信工程中,其存在干扰因素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即为存在于电子元部件内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备中电子元件连接导线,彼此之间会发生感应生成噪声,造成相互干扰因素;第二,电源线路分布的不合适,造成电源漏电现象产生的噪声,也是产生干扰现象;第三,在电子通信工程中,会出现耦合噪音,而这种噪音就会产生干扰,其噪音主要由于电源和电子信号产生传输导线阻抗信号而引起的;第四,一些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有热量的产生,热量的增加也会影响自身的稳定,而造成噪声;第五,用电功率较大的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磁场,同样会影响其它元部件的正常工作,所造成的干扰就会形成噪声。
        2.2外部环境造成的干扰
        环境对通信设备干扰的影响有:第一,大功率设备在日常的环境中会有磁场的产生,这些磁场会对电子元部件以及连接路线发出的信号有干扰的效果;第二,在自然环境中,温度和湿度以及气压这些因素对电子通信设备元部件和线路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第三,电子通信设备之间的电阻也会有阻扰信号的生成,这是电子元部件间连接处的电阻发生信号的耦合作用,这些影响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关键。
        2.3信道重叠的干扰因素
        在电子通信运行过程中会有很多载波频率重叠的现象,这些现象会让他们之间产生干扰,导致通信设备的工作量降低。比如:家里手机遥控的微波炉与电子通信设备使用相近的频段,这就会影响电子通信设备。


        3电子通信工程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措施
        分析电子通信工程解决电子干扰问题,提升电子通信工程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我国信息科技事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解决电子干扰的措施如下:
        3.1加强线路铺设勘察,重视线路铺设工作
        电子通信工程线路铺设过程中,其抗干扰能力还会受到土壤湿度以及土壤PH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线路铺设的勘察,在铺设现场测量并记录各项关键数据,然后根据数据测算结果合理这种线路铺设方式。通过科学有效的线路铺设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外部环境尤其是土壤环境对电子通信工程的电子干扰。通过调整线路布线路径和数量,能够提升电子通信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2合理设置抗干扰接地电阻,提升电子通信工程运行的可靠性
        根据电子通信工程的抗电子干扰原理,过大的接地线电阻会导致较大的电位差,在电位差的影响下会产生一定的电流流动,在电流流动过程中会形成电子干扰,影响电子通信工程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对其造成扰动。为此,在电子通信工程线路铺设和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抗干扰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值与接地线的长度以及横截面有关,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计算得到合理的接地线长度和横截面数值,多点接地的设计方式,能够相对缩短接地线的长度,减少电阻值,同时还能够较好地实现电子通信工程的铺设目的。
        3.3降低地环路的电磁干扰
        上文提到的多点接地,可能造成地环路的情况。地环路的出现会影响电子元件的电容问题,对电子通信工程造成电磁干扰,影响其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严重者可能对电子设备的局部电路或者兼容性造成负面影响。为此,降低地环路的电磁干扰是提升电子通信工程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入共模扼流圈等设备抑制电流或者切断电流在地环路中的流动,借助平衡电路原理来降低地环路的电磁干扰。同时,合理设计多点接地位置,然后尽可能地避免电子通信工程信号源与地面的接触,也能够有效避免电磁干扰问题。
        3.4加强对电子通信工程内部电子干扰的监测和预测
        加强电子通信工程内部电子干扰的监测和预测是最大限度降低电子干扰对电子通信工程影响的有效措施。在电子通信工程架设过程中,就需要事先考虑到可能引发电子干扰的操作或者环节,在设计阶段重点关注这些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段有效规避这些可能产生电子干扰的问题。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也应该建设有效的预测防范机制,一旦捕捉到电子干扰因素或者出现电子干扰威胁,就立即启动预警机制,有效阻断电流等,提升电子通信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对大型电子设备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电子通信工程的发展。当前,电子通信工程是保障我国经济运行和人民工作生活的重点工程。试想,如果没有电子通信工程的平稳运行,我们的地铁等交通工具就难以准时且准确地到达目的地,我们的无人机以及其他航空探测设备也难以准确地将探测结果传输回来,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不会如今天这边顺畅。虽然我国电子通信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其在运行过程中还是面临着电子干扰的威胁,这一威胁不仅影响信号的稳定性,还对电子设备有着较大的破坏力,严重者甚至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为此,通过降低接地电阻,避免出现地环路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子通信工程的电子干扰,对于我国电子通信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修龙.如何解决电子通信工程中的电子干扰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9(15):158.
        [2]刘虹霞.电子通信工程中解决电子干扰问题的方法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0):6.
        [3]班冰冰,王雪莲.对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设计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17(S1):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