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42419870507XXXX
摘要:近几年,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水利项目数目逐渐增多,样式也越来越新颖,使得水利行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防渗堵漏施工也极为重视,在防渗漏堵施工中,对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方式的要求都很严格,对总体的水利工程建设有着极大影响。文章主要对水利工程建设出现渗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所需要的施工材料进行了介绍,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办法,希望本篇文章可以为大家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防渗漏堵;施工特点;渗水方法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和数量也日益增多,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涉及多种施工类型,其中防渗堵漏施工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施工对于整体的防洪抗涝等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同时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水利工程的性能和质量,因此要着重针对防渗漏堵进行高度关注,进一步把握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因防渗堵漏施工有着很大程度的特殊性,因此在实际的施工环节,要选取更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切实减少渗漏现象,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符合实际需要,也才能为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1.水利工程渗水漏水问题的影响因素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水利工程很容易出现某种程度的渗水现象,而此类现象对于整体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出现严重渗透往往慢慢发展成渗透通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对整体的水利工程的结构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使其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要高度关注渗水问题,对相关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着重分析和探究。具体而言所涉及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水管类别差异
通常而言,国内大部分的水利工程相对比较复杂,在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按照规范进行严格的施工。在水利工程当中,比较常见的材料就是水管以及电管。然而,水管并不是统一的,其中差异性比较大,并且在实际的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焊接水管比较粗心大意,这样,就可能导致水管焊接并不牢固。如此,就容易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1]。
1.2降水不规范
施工过程中,降水不规范,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也是有影响的。降水不规范,地基容易渗水,这个时候地基的排水能力是比较差的。再遭遇一点意外,比如下雨啊,停电啊,以至于工程无法再进行下去,但是又想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在恶劣环境下施工,或许不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但是不可避免,工程受到影响[2]。
1.3穿墙管因素
若水利工程项目存在渗水现象,不仅会造成施工过程的质量影响,也会在项目运行阶段遗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由于部分水利工程应用于特殊的位置,故进行施工中会涉及到类型各异的水管与电管。这便导致此种穿墙管与混凝土的连接位置处,会出现密实度差,使渗水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管材穿透混凝土介质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搅拌与振捣相关内容都不够科学合理,就会导致整体混凝土在质量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从而造成渗水问题。
2.渗水漏水的补救措施
水利工程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切实有效的关注防渗漏施工管理等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充分确保整体工程得到有效管控,要着重针对渗漏原因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和掌握。与此同时,要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准,对于相关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掌握,以相关因素为基准采取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具体而言所涉及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直接堵塞
结合具体情况,如果观测其渗水比较轻微,水压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地进行堵塞,该方法十分简单直接而且比较有效果。
需要关注的是,渗水不够严重,缝隙不大时,才能用这种方法,如果渗水比较大,要采取别的方法。
2.2埋管注浆
针对渗水量比较大的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采取埋管注浆的方法,有效做好补救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针对渗水比较严重的区域,细分成若干个比较小的部分。选择渗水量比较大的地方,先埋管注浆,然后按照相应的顺序来有序操作[3]。
2.3下管堵漏法
在水利工程的运行过程中,极有可能因为各类因素和风险隐患造成渗水问题出现,由此使得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和运行效率造成严重破坏。如果出现渗漏现象,并且水压比较大,渗漏孔洞直径就会进一步增大。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针对渗漏位置坚硬程度进行优先的检测,之后再进一步实施孔洞底部碎石铺设作业,用油毡对其进行覆盖,然后再通过水泥浆灌注好孔洞,并压实作业,选用相对应的防水材料对其进行有效涂抹,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在此处有比较优良的防水层。之后将胶管拔出,以此更有效的解决渗漏问题。该方法有着十分明显的应用优势,操作起来更为简单方便,而且有效性进一步增强。
2.4有针对性的应用全新的水源信号跟踪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的操作过程中,要针对全新的施工技术及其有效应用,可以更有效的应用水源信号跟踪技术,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使其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有效利用该技术的时候,可以针对漏水水源进一步及时有效的明确,这样能够更有效的实施堵漏施工,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整体工程的渗漏点补救效率。在水源信号跟踪技术具体应用过程中,要明确相应技术,同时全面细致的分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具体渗漏点,以此确保防渗漏措施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实效性。
2.5裂缝漏水处应用直接堵塞法
如果裂缝出现漏水情况,通常情况下所采取的处理办法就是直接堵塞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用相对比较特殊的施工工具清理干净裂缝表面,做好挤压,确保其表面能够维持在平整的状态,并且连接边缘如果裂缝比较长,要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实施分段堵塞法。需要关注的是,在不同分段之间要留一定的缝隙,对其堵塞,完成之后,要再一次详细的检查,确保任何漏洞或者不足得到充分的规避。
2.6后期检查以及修整
如果水利工程建设完毕之后,相关人员还是不能懈怠,加强后期的检查以及工程修整工作,这是不能忽视的重要步骤,要着重针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补救,在最大程度上加固处理,只有充分确保工程的各个部分与相应的要求和标准高度吻合,这样才能确保整体工程没有较大瑕疵,确保后期的检查和修整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使其实现既定的工程质量和工程预期目标[4]。
结论
总之,国家社会经济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由此使得水利工程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农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水利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如何,从根本上来讲对于我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着重做好加固处理工作,从根本上有效预防渗漏问题,对此,就需要着重把握相关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把握相对应的施工技术,着重落实各项实施策略,使渗漏现象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避免,确保整体工程进一步增强其抗渗能力和承载力,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要做好运维管理和养护工作,以此使整体工程呈现出应有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强,蔡志勇.水利工程建筑防渗堵漏的施工要点及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9):1868-1868.
[2]聂盛明.浅析水利工程建筑建设的防渗堵漏施工技术[J].房地产导刊,2015,(34):215.
[3]刘瑞璞.对水利工程水闸施工技术的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21).
[4]季明建.防渗堵漏施工技术在水工建筑物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