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擎天砥柱工程有限公司 511500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居住,由于城市土地面积有限,就催生了大量的高层、超高层城市建筑的出现,为了保证这些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安全,必须根据建筑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地下水位等选择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准确、全面把握各种支护技术特点基础上,结合建筑的不同特点,进而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本文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对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不按设计施工
深基坑支护技术含量比较高,组织管理相对比较复杂,在施工中随意的改动设计方案或者是将工程进行转包,导致施工结果与设计方案出现严重的偏离,与设计方案相差明显的事例非常多,这主要是有些施工单位省成本、追工期的结果,为了局部的利益而偷工减料,致使工程的质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2边坡修理不达标
深基坑支护的施工粗糙,在挡土支护后面出现超挖或者欠挖的情况,从而导致边坡的修理不能达标,对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这部分施工造成的影响大多是由于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操作规范施工或者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限所造成的。
1.3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土层的开挖和边坡支护对基坑支护施工中的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理论上大多将这两个作为平行的施工合同,然而,在实际的土方施工作业中,由于抢工期等因素造成施工秩序比较混乱,很多情况下没有给支护施工留有适合的工作面,这也导致了由于工作面不足而影响到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中支护施工技术类型
2.1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土钉支护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施工方式,其操作非常简单,造价便宜。土钉支护的原理就是通过对土钉与土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来使深基坑的坑壁得以固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在土钉周围发生土体变形过大的情况,这就需要对此加以特别的注意。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上述情况,就要让工程暂时停止,待土钉重新固定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能会引发安全问题。
2.2土锚杆支护施工技术
所谓土锚杆是指土层锚杆,其作用就是坑壁未开挖的土层内钻孔,达到一定深度后,在孔内放入钢筋、钢绞线等材料,灌入水泥浆或化学浆液,使其与土层结合成为抗拉(拔)力的构件。在此施工过程相关人员在应用该技术的时候也要正常操作将钢筋或者是其他材料放入钻孔内部的时候,还应保证水泥浆注满使其形成一个能够与土层之间产生高抗拉性的锚杆,它的优势主要是可以变形且拉力性超强,不容易使深基坑出现过大变形,进而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
2.3护坡桩支护施工
在大多数护坡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护坡桩施工来对其进行防护。这是因为护坡桩施工有对周边空间要求较小,挡土强度高等好处。其具体施工步骤为:首先要用螺旋钻机对其进行钻孔,等达到一定的深度,然后将浆液从孔底从下到上进行压入,其界限为地下水的位置或者无塌孔问题,使其浆液不断上升直到预先深度,然后把钻杆全而提出,把钢筋笼与骨料依次放入钻孔内,最后对钻孔内进行高压多次补浆。
2.4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用排桩进行支护施工时,可根据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包括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锚杆式支护结构等。而在应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时,则要科学的进行施工,可采取内支撑、逆作法、半逆作法。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包括施工振动及噪声小,形成的墙体具有较大的刚度和较为优越的防渗性能等,且组成的地下连续墙具有较高的承载力。
三、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措施分析
3.1 确保工程勘察的科学化
工程勘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基础性环节,其工作的有效开展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因此,建筑企业就应首先确立较为合理和完善的工程勘察标准和规范,这样就能确保施工组织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3.2完善支护技术设计
在支护设计上,施工人员除了需要考虑让施工水平位移与地基沉降满足规定值之外,还应考虑边坡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设计。当前,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坡率法、排桩支护以及钢板桩支护等作为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施工人员需要对其加以重视。
3.3保证材料质量安全
在开展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做好采购原材料工作,保障原材料的质量,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材料准入施工现场时,需要做好检查施工原材料的工作,在施工现场应派专门施工材料质量监督工作人员,对进入现场的施工材料,做好的抽查工作,针对不符合施工设计标准和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应禁止使用。管理人员将施工原材料应做好现场分类管理工作,根据不同施工原材料,做好分类保存工作,针对一些比较特殊原材料,规定专门保护存储地方,有效的保障了整体施工质量。
四、结合实例分析深基坑支护施工
4.1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势整体较为平坦,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地势状态。场地地质构成相对复杂,主要包括素填土、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等。场地内的岩层构造中并不存在较为活跃的构造带,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4.2深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本工程地下3层局部2层,面积约2万m2,根据土层分布特性和周边环境,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时,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支护形式:
4.2.1排桩+锚索支护
在采用排桩+锚索的支护形式时,需要沿施工基坑的边线布设护坡桩,同时要将多个护坡桩上部的冠梁相连接,确保护坡桩的顶部与冠梁连接紧固。在完成排桩施工后,随着基坑土方开挖至后相应标高时,进行锚索支护与腰梁施工。具体施工时,应注意以下要点:①加强桩体检测,本工程的排桩为人工挖孔桩,要加强对桩径、配筋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的检测,确保桩身完整以及密实。对于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而言,要关注桩身的成孔过程,当孔深其≥5m时,井下需布置通风设备,形成空气对流;②排桩桩芯的混凝土灌注。在浇筑商品混凝土时,应借助导管和串筒,操作时要避免在井口抛铲,杜绝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要分层振捣桩体混凝土,灌注时要严格控制地下水,避免其进入桩体;③关注锚索的质量,从其制作和安装环节就要加以控制。安装锚索之前,需要对锚孔的编号进行复核,确保无误后才能进行高压吹孔;④进行锚索的张拉和封锁,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锚索牢固,发挥应有的支护作用。四腰梁和冠梁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制安,当遇密集的锚孔周边区域,应加强混凝土振捣密实。
4.2.2地下连续墙支护
在施工地下连续墙时,按照施工图纸,借助全站仪对地下连续墙各个施工点进行精准的布设和测量放样,并设置好了护桩。然后根据地下连续墙的厚度对导墙进行沟槽开挖,完成开挖后,要在沟槽中引入导墙中心线,并做好基面的平整与导墙钢筋的绑扎操作。导墙模板安装要牢固,且其垂直度与中心线应符合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完成36h后,拆除模板。此外,要确保导墙的中心轴线与净空尺寸合理,同时具有较高的侧墙的混凝土浇筑质量。接着要架设支撑,并做好导墙的转角处理。下一步要进行接头施工,在对槽段接头进行安放时,应使其紧贴槽段,缓慢入槽。在处理地下连续墙各槽段的接缝时,应采取H型钢板接头、圆形接头等合理的接头方式。再下一步进行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对于单元槽段的钢筋笼,应做到整体装配与沉放。最后一步借助导管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应在导管内设置隔水栓,同时要控制好浇筑液面的上升速度,最后混凝土的浇筑面比地下连续墙设计顶高不少于0.5m。
五、结语
总之,基坑支护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施工工艺,更是保障工程结构稳定性,加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的有效途径。因此,施工单位应当认识到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并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以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求,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超.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121-122.
[2]秦知华.论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门窗,2015,0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