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社会发展的越来越高,城市建设发展也非常迅速。但是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必须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规范的发展策略,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借助高科技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让各项工程安全顺利的进行。总之,安全问题是任何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要保证安全,对市政公用工程进行安全管理,全面发展。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
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为保障安全施工必须对安全管理引起足够重视。一方面是确保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则是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管理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展开探究,并对其进行浅析和阐述,亦可以为其他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1安全施工概述
1.1安全施工管理的含义
安全施工管理主要是指为达到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施工进程的安全管理和施工者的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施工进程安全管理,一般来说,主要是指在施工期间确保相关施工者的生命安全。而施工者的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对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进行的不规范施工行为约束、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从这两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约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1.2安全施工的必要性
安全管理作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障市政公用工程顺利实施,同时也能够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目前发展水平受限,我国市政公用工程还存着许多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及时清除这些隐患,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我们务必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问题
2.1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当今,大部分建筑施工单位过于注重建筑项目所带来的高额经济利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管理控制重点放置在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致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细节方面的处理,为建筑物埋下了安全事故隐患,增加了安全事故频发几率,致使建筑工程施工无法顺利进行。
2.2施工设备存在隐患
建筑工程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有时候单靠工作人员是不能完成项目的。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于机械设备,让它代替人们进行人们无法操作的高空危险动作。但是,机械设备都会出现老化问题,这样以来使得工程发展受到阻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施工的时候让技术经验不足的新人去操作,使得建筑质量大大下降。
2.3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制度并不是特别完善,对于负责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常常将突击检查作为施工安全的重要部分,该种方式的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到位,责任不明确,容易产生相互推诿的现象,这同样是出现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2.4安全责任不明确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涉及多个方面,程序较为复杂,比如,总包、分包、拆分包等,以上环节都需要一一明确安全主体责任,但施工单位并没有明确划分安全管理责任,部分企业在分包或者转包时,为转移安全风险,私自签订合同,上述现象的出现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威胁。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3.1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首先,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向欧洲国家借鉴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及安全管理模式,要通过分析施工单位经济实力、施工队伍素质、管理人员水平等因素来制定出符合国内市场行情的、贴合施工单位实力的安全管理体系。其次,安全管理人员在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时应当需要考虑安全管理体系中各项条例是否均符合国家工程管理政策要求及标准,务必要在建筑项目开工前让安全管理体系中各项条例信息完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最后,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专门成立安全管理部门,确定管理队伍人员名单、精确划分各成员的工作责任和工作范畴,通过建立奖惩制度来激励管理队伍成员更好的完成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借助三维空间立体模型来充分分析施工现场中可以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保证各环节施工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3.2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
施工材料、设备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其质量水平及使用性能直接影响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这就需要施工方应严格地进行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管理与检验。首先,施工方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及各项性能参数及质量指标,进行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配备,以此保证安全施工及工程质量。其次,安全管理者还应对施工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完善的管理,通过分类、集中管理、定期检修,来保证施工材料、设备的性能及质量。
3.3对施工现场加强监督和检查
对工程的施工现场加强监督和管理,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之一。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特别对违反规章的操作行为,应立即纠正,以此来提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另外,还应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所有情况,及时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预防和解决方案。当然,不仅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同样需要制定标准化施工流程,并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流程实施。关于标准化操作,需要监查来完成,为提高监督检查的高效性,应改变以往的工作态度,依托社会各方监督以及相关部门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
3.4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及人员安全培训
不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应该以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和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将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要强化施工场所安全管理,其中包括做好施工材料、设备的堆放、施工现场的水电设计、安全设备与防护材料的配备等;对于一些高空作业行为,要提升安全防护等级,切实监督并做好现场安全防护设备的采购、摆放以及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备的穿戴情况;要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设备工作管理台账,使设备的使用、维修、养护情况一目了然,保证设备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防止因设备不良带来的安全生产隐患。此外,要格外重视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一方面应以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要事先做好施工方案、技术规范与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以使得施工中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积极响应美好城市建设的号召,大力投资对于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市政公用工程的发展是一个城市发展与精神物质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与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联。因此,加强对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一起努力奋斗让它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周君磊.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浅议[J].居业,2019(08):173+177.
[2]李卫坤.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6):183-184.
[3]李卫坤.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3):171-172.
[4]诸葛萍.试论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居舍,2019(06):16.
[5]全洋帅.谈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7):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