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盾构施工设备管理及维保措施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宇武龙
[导读] 盾构机是实现隧道工程高效施工作业的关键设备之一
        摘要:盾构机是实现隧道工程高效施工作业的关键设备之一,它是由液压、机械、电气及相关辅助系统构成的综合型设备。但现场施工环境复杂,多方面因素均容易对盾构机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鉴于此,本文对地铁盾构施工设备管理及维保措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盾构施工;设备管理;维保技术
引言
        盾构施工设备是地铁建设领域的关键设备,做好管理与维保工作是维持正常使用、提高设备效能的关键。施工单位要发动全员的力量,从规范施工行为入手,加强日常检查,定期做好维护工作,出现故障后及时处理,从而提高盾构施工设备的应用水平,为工程项目的发展提供支持。
1盾构机设备管理、维保目的
        盾构机是以钢结构、机械传动、起重、液压、电气、运输、程序控制、监控测量、冷却、润滑、通风等十余项子系统为基础所形成的完整系统,如图1所示,任意子系统出现故障都会导致盾构机不能正常运行[1]。为确保盾构机安全稳定投入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需要对盾构机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在规定工期内完成施工。设备的维保应遵循“管养并重、检测与维护结合、事前预防”的原则,管理工作者要汲取行业内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提高设备管理规范性,以制度为引导推动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员工的工作职责,创建集施工设备、作业人员于一体的管理维护模式。
       
2盾构机设备管理与维保
        2.1试掘工作必不可少
        首先尝试掘进100m,随后检查设备并做好保养,及时更换滤清器并添入适量的刀盘驱动齿轮油。为确保正式施工过程中的掘进质量,试掘过程中需加大检查频率,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有效处理,给后续施工创设良好条件。
        2.2明确界定施工人员的职责
        管理人员是重要的参与者,但专业人员的力量显然有限,设备管理更需要得到全员的支持,形成明确的分工计划,确定各岗位的管理职责。作为设备主管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所用的设备形成全面的认知,各队长则要掌握设备在工作中的实际状况,结合现场情况做好管理与指挥工作。此外,应定期召开会议,各层级人员就设备管理问题展开深入探讨,针对设备管理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
        2.3建立维保档案
        设备的管理与维保工作要做到“有据可依”,各阶段的维保数据需要得到完整的记录,创建维保档案,根据其中的信息总结设备各阶段的运行状况,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设备保养内容的记录要具有全面性,需包含具体的保养项目、内容等,而各项故障的成因、维修方法、恢复运行后的使用状况等也要足够详细。维保档案的各项数据中,设备裂化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帮助设备管理人员分析刀具在各类型地层条件中的破损情况,以此为依据选择与实际施工条件相适应的刀具,确保盾构作业的高效推进。
        2.4设备运行动态管理制度
        基于设备的工作特点创建科学的巡检标准,管理人员对设备的使用状况形成准确的认知,明确重点检查项目、异常情况判断标准等多方面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巡检周期。此外,须持续完善巡检制度,在其引导下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扩宽管理覆盖面、提高管理针对性;对于重点部位,考虑到其特殊性,管理工作应交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2.5盾构机设备维保管理措施
        (1)点检与巡检。盾构机设备包含十余个子系统,其中设置百余个点位,对其展开点检和巡检工作,从而实现对设备各阶段运行状况的全方位监控,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之处,分析其原因并以针对性的方式处理,力求在萌芽阶段便有效消除故障,缩小其不良影响范围,在短时间内使故障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2)监测。为更为快速且精准地掌握设备异常情况或合理预测设备在后续使用阶段可能出现的故障,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监测,从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以技术参数为依据评定设备的运行状况。监测是辅助性途径,围绕设备参数(温度、流量、扭矩、压力、噪声等)加以测定,及时发现难以凭经验和肉眼观察到的隐患,并根据监测到的异常情况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监测的内容和要求应根据设备的性能、重要程度等因素进行确定,为确保监测诊断结果的科学性,应根据各系统的实际情况对设备监测进行分级管理,通常可分为三个级别:A级——关键设备;B级——重要设备;C级——一般设备。针对组成盾构机的各子系统做好监测等级分类工作,以科学的检测技术为指导落实相关监测工作。经分析后确定各监测对象所对应的监测等级,并提出各部分所需的监测技术,如表1所示。
       
        2.6日常保养
        盾构机的工作量较大,加强日常保养是维持其性能的关键途径,此项工作每天至少持续4h,包含综合性检查、异常部分的调整、松动零件的紧固、设备的清洁和防腐等[3]。保养时首先要对盾构机的主要设备、主要构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查,如排污与冷却系统是否存在较大的故障隐患,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盾构机的调整保养,就是根据实际施工时对设备的性能、状态等要求进行部分构件的调整,如深度清理变压器与高压电缆的卷筒,以免渣土堆积而对设备正常使用造成不良影响;固定保养指的是处理盾构机各零部件的松动情况,提高其紧固性,极为关键的是固液气线路,此处极容易发生泄漏,如铰接密封等部位都是固定保养的重点,应确保其密封性。润滑保养工作的覆盖面较广,实现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借助设备配备的自动润滑系统完成,二是对存在需求的部位以人工作业的方式给予润滑;清洁保养的部位包括主轴承密封处、盾尾的底部、油缸活塞表面、各类泵及阀组等;由于电器液压元件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泡沫和水泥浆液的影响造成腐蚀,因此需要对该部分进行防腐保养,若存在脱漆现象则要对其采取修补措施,为设备的运行营造更良好的环境,提高其耐久性。
3盾构机维保注意事项
        1)不可盲目拆卸:一旦拆卸工作未遵循既定计划进行,则会对设备的性能造成直接影响,随之表现出设备动力不足等异常问题,不仅加重了原有故障,还会出现一系列新故障。对此,在设备出现故障后,需要交由专业技术人员拆卸,可采用“排除法”等有效判断设备运行状况。
        2)不使用质量不达标的配件:当前原材料供应市场错综复杂,存在大量不合格的配件,部分零部件的存放时间明显过长,或是质量欠佳等。部分施工企业为控制成本,可能会使用到此类不合格配件,随之便出现盾构施工设备运行状况欠佳的问题,甚至产生安全事故。
        3)不可随意调整系统参数:盾构施工设备零部件较多,各个部分的施工参数若出现变化,将对整体盾构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在维护工作中不可盲目地调节参数,若存在维护需求,需交由生产厂家指派专业人员完成。
        4)严格检测零件的作业间隙:由于运行系统不同、安装部位不同,各构件的检测标准也存在差异,因此在维修过程中应认真测量,尤其是进行第一次拆卸或不了解构件技术参数时,都可能造成零件的二次损坏,不利于零部件的长时间使用,频繁换新也会投入更多的成本。
结束语
        盾构设备贯穿于隧道施工全程,长期使用后易出现故障,不仅降低了施工效率,严重时还将出现安全隐患。基于此,工程人员应准确认知盾构施工设备的重要性,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确保盾构设备的运行性能,为隧道施工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雪峰.地铁工程盾构法施工中设备管理办法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28-29.
[2]张建.地铁盾构施工设备管理及维保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16):59-60.
[3]黄志新,康晓亮.地铁工程盾构法施工中的设备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4):10-12.
[4]李敦峰.地铁盾构施工设备管理及维保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3):252-253.
[5]崔天巍.盾构施工集团化趋势下的机械设备管理[J].科技视界,2018(36):215-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