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应整合工程资源,把握技术要点,对施工区域充分地质勘察,了解实际情况编制合理施工方案,并做好浆液配合比,按照流程进行施工,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打造高质量的水利工程。本文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帷幕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引言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建筑物整体的防渗漏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凭借其自身操作简单,可操作性较强的这一显著特点来有效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为此,施工人员要不断创新与完善灌浆施工技术,以此来进一步增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而大大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1帷幕灌浆法简介
大坝的防渗处理,山区水库基本上都选择帷幕灌浆处理地基以及坝肩等渗漏部位,具有很好的防渗效果,目前在水利工程中广泛使用。而帷幕灌浆就是用钻孔机械(回旋式、冲击式、回旋冲击式)在大坝帷幕灌浆轴线上按照设计孔位造孔,冲孔洗孔合格后利用柱塞泵将设计比级的水泥浆用一定的压力注入到灌浆孔中,通过水泥浆在裂隙中的填充连成一道连续的挡水幕墙,降低坝基的渗流以及坝基的扬压力,从而确保大坝的稳定性。
2工程基础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的优势分析
(1)实用性,水利工程关乎社会民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打造高质量的水利工程,有助于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帷幕灌浆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的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操作原理简单,可以有效的缩短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在工程基础施工中,在岩层帷幕钻孔,将泥浆浇灌到孔洞中,泥浆凝固后形成帷幕防水层,可以大大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水效果,降低渗漏可能性。相较于传统的施工技术,帷幕灌浆施工技术优势突出,促使施工活动高效展开,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2)安全性,帷幕灌浆施工技术的安全性突出,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获取周边环境的数据参数,在对数据综合分析和处理后,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比不同的施工方案,改善其中的不足,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指导后续施工活动高效展开。另外,水利工程施工中,设计人员应综合分析水流速度和冲击力,是影响水利工程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所以,水利工程施工活动需要在安全环境下规范化进行,规范化进行,维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帷幕灌浆技术运用的核心思路
3.1确定帷幕灌浆的参数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参数,在帷幕灌浆轴线上确定孔口桩号、孔口高程、砼盖板厚度、孔深、钻孔角度等。然后根据设计参数以及现场帷幕灌浆试验所确定的参数确定各分段的钻进深度、灌浆压力以及封孔方式。
3.2测量放线
水利工程帷幕灌浆技术应用的根本在于钻孔的布置及其深度的确定,而这些都需要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进行设计、确定。在开展水利工程作业时,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确定灌浆轴线,并收集各类工程基础性数据,确定具体的施工控制点。在测量设计过程中要与水利工程设计、监理主体进行有效沟通,明确相应的基准数据,并根据基准数据进行收集计算。具体钻孔测量计算时,要注意钻孔间的设计、钻孔与中轴线间位置的确定、施工作业面的高度,确定工程合理参数及钻孔布局,最大限度地提升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应用成效。
3.3钻孔施工
钻孔在灌浆施工中也是十分关键的,特别是对于孔斜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钻孔施工中,不仅要保持良好的水平垂直度,同时也要确保孔壁与直孔的均匀与正直。
其中,帷幕深孔施工的难度最大,若两孔之间的距离较近,就一定要对钻孔的斜度进行测量,以此来有效减少对成孔的影响。另外,要特别注意钻孔的顺序,并要严格要求钻孔顺序与灌浆要相互相应。首先,被灌浆的钻孔为第一序列,接着要依次排列,以此来有效减少施工失误。其次,要利用压水试验来对吸水率进行检测,并要确保吸水率与工程设计要求相符合,进而省略过多繁杂的钻孔灌浆施工工序。
3.4灌浆方式的选择
目前,循环式灌浆与纯压式灌浆是我国现阶段最常用的两种灌浆方式。其中,循环式灌浆又被分为孔内循环与孔口循环。孔口循环就是在孔口完成注浆循环,其根本上是属于一种纯压式循环。而循环式灌浆不仅可以确保钻孔中的浆液始终处于流动的状态,同时也能够有效减少灌浆中的沉淀颗粒,大大提升浆液灌注施工的整体质量。另外,纯压式灌浆是无需循环浆液的,该种灌浆方式主要是沿着灌浆直管,将浆液直接灌入到钻孔底部,大多用于裂缝较大的岩层灌浆中,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种施工方法中的钻孔的孔深不能太大,且浆液比例一定要浓稠,以此来确保灌浆施工的有序开展。
3.5质量检测
帷幕灌浆施工结石14d后,按照帷幕灌浆孔数的10%选择检查孔,在吕荣值大、单米耗灰量大或有其他异常灌浆孔位附近布设检查孔,采用单点法做压水试验获取吕荣值,钻取岩芯,观察岩石裂隙中水泥结石的情况。按照帷幕灌浆孔数的10%抽取,压水试验的透水率在设计给定范围内视为合格。
4目前灌浆施工技术应用
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技术中,基本应用技术有以下几种:1.循环式:循环式灌浆技术主要包括孔内循环和孔口循环,孔内循环指的是在内外两管之间,存在的空隙环位置,确保浆液始终在其中保持流动状态,进而防止中途凝固,提高其灌浆的质量,进而减少颗粒的沉淀量并减少施工损耗。而孔口循环式指,浆液在孔口进行灌浆,输入纯压式循环的一种。2.纯压式循环:纯压式循环灌浆施工技术是现在普遍使用的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技术,通过对其浆液沿灌浆管压入钻孔,进行施工。但该环节属于单向施工,并没有进行往复循环这一过程,适用于裂隙较大的岩层。虽然是当前施工操作环境下普遍使用的灌浆技术,但也存在着许多缺陷,例如在施工中不容戏填满裂缝,容易造成裂隙有细小的堵塞,最终会影响到整体的施工结果。3.自上而下的分段式灌浆法:自上而下分段式灌浆法是有效减少施工事故的良好技术,较高的灌浆压力施工方法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这样能够获得良好的灌浆质量,适用于目前岩层较为破碎且岩层倾角比较发育的地区施工,并且施工效率也非常高。正常情况下,自上而下分段式灌浆法是目前施工的首选方式。但实际施工操作中,钻孔达到3M至5M的时候,应该立即进行压水,冲洗、灌装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工序的指令操作,凝固灌浆后,进行检查工序,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施工工作。当然,这种施工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施工缺陷,施工效率低下就会造成施工周期长,就需要多次的移动钻机和灌浆机械。
结束语
大量水利工程建设给我国带来了良好可喜的社会效益。在水利工程当中,防渗工作非常重要,关乎工程成败。帷幕灌浆技术作为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的重要措施,在水利工程当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能够较大限度降低渗透量、控制坝基渗流坡降等。但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未能充分掌握帷幕灌浆技术应用的核心,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必须深入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帷幕灌浆技术的运用核心,掌握帷幕灌浆技术优势及施工要点,进而规避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升水利工程总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万国华.帷幕灌浆在水库加固除险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利,2019,40(06):101-103.
[2]刘大洲.水库除险加固帷幕灌浆防渗技术应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1):189-191.
[3]王振军.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0):143-144.
[4]曲兴伟.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9(18):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