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高雪梅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3月第8期   作者:高雪梅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已经成为关系着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实现防汛抗旱工程的进一步开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已经成为关系着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实现防汛抗旱工程的进一步开展。本文主要从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国的作用进行分析,对于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探讨,并且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可以提供相应参考,让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影响;对策

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城市化进程加快都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水利工程可以为人们提供能源,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生产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城市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行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研究,提高平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可为城市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进行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发挥的重要意义
        城市建设的开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建设工程的开展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相应的改造,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周围的树木以及植物等进行砍伐,对于动植物的生存带来威胁。绿色植被覆盖率低,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减少森林面积,对于气候已经温度等都造成的影响,破坏地理环境的平衡。水利工程在建成之后,蓄水量增加,水蒸气等增加,因此在空气湿度较大,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改变了土壤质量。蓄水在经过太阳的长期照射之后,会形成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云层中会增加降水的次数,加大降水量,影响气候。水利工程会积蓄水源,因此导致上游水位比下游水位高出很多,在遇到干旱等极端天气时,水量减少,就会造成下游水量骤降,形成断流现象。破坏水质,形成淤泥,堵塞河道。城市工程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妨碍植物的发育,因此,需要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城市的防汛抗旱能力,进而确保城市稳定发展[1]。
二、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所需发挥的作用
        土壤是受到气候以及水文条件的影响的,因此在城市建设开展过程中蒸发量加大,对于土壤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土壤长期存在于雨水之中,酸碱度失衡,酸性物质较多,土壤的营养流失,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地下水出现波动,水位随着工程的应用出现变化,因此,降低了土壤的养分,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土壤环境的变化使得土壤中的生物数量减少,导致生物的失衡,对地区环境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城市生态环境平衡,促使城市稳定发展[2]。
三、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发挥方法
(一)加强防汛抗旱的保护
        水利工程在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在设计阶段对周围环境进行勘察,并且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设计方案,保证工程的实施对防汛抗旱的影响降至最低,时刻遵循环境保护原则。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方案的理念和思路开展施工,提前对防汛抗旱的保护进行规划,每一个环节会对生态造成影响,因此要注重细节,提高重视。在施工前对可能存在的动植物的种类以及栖息环境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避免对动植物的生存造成威胁[3]。并且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环保的建设材料以及先进的建设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对防汛抗旱的破坏,因此,要加大对环保材料的应用和探索。

因地制宜是一种重要的原则和理念,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色,在建设环节需要根据地质、土壤以及水文等等的原有风貌对工程进行调整,有利于保持原来的风貌。对于当地的水生物等的生活规律进行研究,鱼类生存以及产卵的区域等要尽量避开,保证生物的自由生长。
(二)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
        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对工程的建设进行控制,防汛抗旱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提前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勘察,对于原有的生态数据进行收集着整理,然后建立防汛抗旱评价体系,在工程建设后于原有环境数据进行对比。体系的建立是对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价,覆盖范围广泛,数量众多,种类多样,因此具有参考价值。在进行防汛抗旱的评估时保证体系符合实际情况,并且,这种体系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预测评估也是重要的步骤,在工程开展前,相关专业人员要进行预测和判断,制定应急措施,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有效应对,及时拿出解决方案。
(三)完善防汛抗旱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工程开展过程中需要经过多种步骤,因此,对于防汛抗旱要想做到完全无影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弥补这一问题。生态补偿方案可以有效监督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在防汛抗旱补偿机制的制定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对于务实环保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可以有效控制对生态的破坏行为。划分补偿的具体范围以及明确补偿的具体条款,通过生态补偿,不仅可以缓解当地在环境治理当中的经济负担,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工程的建设资金中应该预留出针对防汛抗旱的补偿资金。
(四)采取植物保护措施
        植物保护对于气候以及温度、水文、土壤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为了防止土壤的营养失衡以及水土流失等现象,可以采取植物保护措施,这种措施主要是利用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的,植物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对土壤进行保护,一种是地上,一种是地下。地上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在土壤中种植大量的植物,植物的生存可以对降水进行阻拦,避免降水对土壤带来的冲击,可以有效缓解土壤的流失程度。植物在土壤上的落叶等可以将雨水等进行拦截,从而减缓土壤吸收水分的时间,延长渗透时长。地面上的植物也可以起到栅栏的作用,从而减弱了径流的冲刷力。地下的植物可以通过吸收水分,固定土壤和水源,保证土壤的营养,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存水量[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以确保防汛抗旱平衡为目标,实现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可以使得我国的城市发展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丁永庆.浅谈水利工程对防汛抗旱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32):59-60
[2]司源.水利工程对防汛抗旱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人民黄河,2019,34(02):126-127+130
[3]陈光辉,黄玉烨.水利工程对防汛抗旱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河南科技,2019(02):93-94
[4]胡俊威.水利工程对防汛抗旱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12):287

作者简介:高雪梅(1979年12月26日 )女,汉族,本科,水利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