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人们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土木工程中,如果混凝土在施工时没有按照标准流程来完成,极容易引发混凝土裂缝,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一但混凝土裂缝未能及时修复,将会导致钢筋裸露在外,从而使钢筋发生锈蚀现象,为工程整体建设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土木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如在工程中发现混凝土出现裂缝,必须及时以现代化技术对其进行修复。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引言
由于我国人民需求的增长,对于土木建设越来越频繁,而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对社会经济都有巨大的影响,质量因素除了人为原因外,材料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而混凝土的运用则是建筑材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施工技术问题也需要通过相应的处理,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的运用进行技术分析,并在施工中发现混凝土裂缝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意见。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提供有效依据,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行业自身价值。
1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
1.1原材料问题
混凝土配合技术,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需要严格把控各种材料的配合比以及进行配合的环境条件。将预先配好的材料放入搅拌池中,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工作,为了提升样品的质量,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此时转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防止出现结块等问题,影响搅拌质量。搅拌完成后,需取出一定的样品,进行抽屉实验,并且根据实验的结果,进一步的确定样品是否能够满足需求,从而有效提高施工的效率,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1.2施工不当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比例搭配不合理、工艺落后、施工设计不合理、不科学、不规范的操作、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施工中模板垫层如果过于干燥会导致吸水量很大,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从而产生混凝土裂缝;混凝土浇筑后过分抹干或者压光会使细骨料浮在表面上过多形成水泥砂浆,含水量很大的水泥砂浆有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引起表面体积的收缩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振捣不均匀或是漏振等情况会造成混凝土离析、密实度差降低结构的整体强度。混凝土内部过多气泡不能排除或钢筋受到过多振动时,钢筋表面的气泡则会降低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配筋率小配筋间距大的混凝土结构裂缝多。无筋混凝土的裂缝比有筋混凝土多,钢筋的位置也影响裂缝数量,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
1.3温差变化
土木施工中因施工温差过大引发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较为常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外界自然环境的温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也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混凝土自身的组成材料水泥会产生水化热、钢筋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范围较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随着温差的持续增大而增大,当应力超出混凝土自身正常的受力范围时,裂缝由此产生。
2土木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2.1材料选择
土木工程在施工前应对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结合土木工程施工的设计方案及当前建设环境特点选择钢筋混凝土原料。在选择原料时应以此作为基础对混凝土原料选择进行细致优化,使混凝土骨料中不掺有其他多余杂料,进而杜绝了混凝土中存在有机物以及易腐化的物质。在选择混凝土碎石时,碎石的大小比例应均匀合理,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合在混凝土中。同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对骨料直径进行筛选,使其直径达到15~50mm,配碎石的直径为2.8mm左右的砂石,将这种材料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的骨料,其中,碎石的含泥量应<1%,砂石的含泥量<3%,从而提高混凝土在实际应用时的性能。
与此同时,在土木工程施工时应降低混凝土的内部含水量,可以在混凝土中使用减水剂、膨胀剂和防水剂等。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配比时,也应做出相应的预防裂痕工作,在大体积混凝土正式使用前,对所有的配比材料进行实验,如混凝土的各项数据都达到了工程要求,才可以应用并开始大面积施工。在原材料搅拌时应确保混凝土内部均匀,科学合理化的添加外加剂,使混凝土放热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使混凝土的质量有效提高。
2.2结构抗裂设计验算和设计技术措施
土木施工过程中具有独特性,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抗裂缝设计的实验与计算,然后通过混凝土的合理配比,与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配比,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调整,同时根据强度结构与施工类型进行钢筋的配比,由于混凝土在用力释放过程会,然后急剧下降的变化。通常来说,在固件的增加过程中,对配筋比例需要不断地通过裂缝宽度进行约束力的减少。而在悬跳板与楼板间需要对羊角处于板内进行激光的密集布设,从而在应力相对集中区域进行裂缝现象的减少。在大体积超长的混凝土分项中,上层结构承载力不均匀,对建筑结构容易导致裂缝。一般设计情况结构根据后浇带进行收缩,混凝土施工单位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后浇带设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通过科学手段进行计划变更。
2.3注重温度控制
混凝土产生的温度裂缝与外界环境温度和其自身温度变化有很大关联,因此裂缝的控制可从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两方面入手,保障混凝土内外温差处于正常范围内。内部温度的控制主要是解决水泥水化热造成的内部温升问题,所以在选取水泥品种时需注重对中低热水泥品种的选择,并合理控制水泥的用量,目前常用的添加一些具有水泥功能的外加剂也是降低水泥水化热的重要方式。另外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可合理减小混凝土的体积,小体积的混凝土容易散热,有助于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正常范围内。外部温度的控制需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时现场环境的勘察,一旦发现外界自然条件会给混凝土的正常施工造成影响,要避免强行施工,如果必须施工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范。混凝土施工要避开极寒、极热等极端天气。夏季高温天气时,可采取遮挡、喷洒水雾的方式进行降温;冬季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2.4做好混凝土养护监控
混凝土浇筑完成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是否及时合理、养护措施是否科学到位,都对控制裂缝具有重大意义。混凝土的养护措施要在其浇筑结束后的12h内及时进行,其养护措施的选取要结合外部环境的温湿度、混凝土的自身特性等进行制定。当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可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进行覆盖,同时根据混凝土自身的含水量灵活选取浇水养护,防止水分散发过快而引发的收缩裂缝。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需对混凝土进行保温覆盖,并时刻监测混凝土内外表面的温湿度,使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温差始终保持在25℃范围内。混凝土养护期间,在周围需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严禁车辆、行人踩踏或堆积重物,避免混凝土早期强度不够因荷载超限而导致的裂缝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施工中应当对混凝土裂缝引起重视,加强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积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来对其加以控制,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翟晓昱.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J].建材与装饰,2019(36):48-49.
[2]苏丽新.探讨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与对策[J].四川水泥,2019(5):288.
[3]张院.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0):2-3.
[4]纪万松.浅谈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J].建材与装饰,20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