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创新探讨贾大伟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8期   作者:贾大伟
[导读] 矿产资源的开采及使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如何使矿产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已经成为矿产行业未来重点研究的话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采矿工程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事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各国家对矿产资源开采工程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因此,矿产资源的开采及使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如何使矿产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已经成为矿产行业未来重点研究的话题。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方法,创新
       
        一、采矿方法创新的意义
        1.矿产资源开发技术手段落后
        在我国,一些矿山经营者过分的注重工程短期内为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未能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这种落后的经营思想导致矿产资源发开技术手段的相对落后,为了节约成本采用最原始的采矿方法,如车拉肩扛式或者手工控矿等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加快了矿产资源的贫化速度,使得矿山的使用寿命大幅度的减少。此外,由于矿产开采方法选用的随意性,乱挖的坑道对矿产地质结构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性,甚至造成矿山坍塌的严重事故,对矿产经营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矿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
        2.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为资源总量多,但是人均占用量相对较少,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于世界第3位,但是资源人均占有量却占世界第53位。此外,我国矿产资源储存量分布不均、贫矿偏多也是矿产资源的另一个特点,目前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有156种,主要以煤矿、稀土、钨、钼等为主,但是铂族金属、铬铁矿钾盐、金刚石等矿产资源的储存量明显不足。我国矿产资源与世界其他大国相比而言,中小型矿床比较多,大型矿床相对较少。
        二、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
        1.地质因素
        在对矿产资源开采时,要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地貌特征、人文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采矿方法,这不仅可以确保矿产资源得以高效开发与利用,还能有效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矿产开发企业的经济效益。所谓地质因素主要指的是被开采的矿床的自身条件,包括矿床岩体的物理性质以及结构特点等,这就决定了矿产资源的开采方法、开采规模以及储存条件等。因此,矿产开采的有关人员就要根据开采的地质因素,科学选用开采技术与操作流程,包括矿产资源现场管理方式、开采技术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确保开采工作安全进行。工作人员要对开采周围的矿体厚度、分布情况、性状机构以及周地质特点等进行详细的勘查,这些因素都会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矿体的结构与矿石的品种能够反映出矿岩体的稳定性,对地质特点做到充分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
        2.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指的是施工承建单位所具备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设备设施机械化程度与技术操作水平等,而操作技术因素则决定了整体施工建设的作业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采矿方法的选择,对此,只有根据承建单位的作业条件以及施工技术等因素选择最为合适的开放方法,才能达到最理想的作业效果。但是,一些中小型的矿产开采施工单位受到开采实力的限制,只能选用操作方法的便捷性、机械化程度比较低的开采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极大的限制了矿产开采的作业条件,因此就需要从开采的实际条件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采矿计划与方案,从而提高开采效率。


        3.制度因素
        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南北方之间的地质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南北方之间的采矿工程的相关政策不尽相同。另外,矿产的地质条件以及采矿技术因素对采矿方法的选择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采场因离居民区较近,禁止选用炸矿等爆破性比较强的开采方式,这就制约了采矿方法的选择,因此,矿产单位在选用采矿方法时,要依据实际开采情况及相关制度要求,将一些不具备采矿条件的方式进行去除,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开采前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例如施工单位的设备设施、操作水平、地质结构、地貌特点以及周围的建设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选用最佳的开采方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建设目标。
        三、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1.空场采矿法
        空场采矿法是我国应用最早、技术较为成熟的一种采矿方法,该方法又称为自然支撑采矿法,主要指在采矿回采过程中,依靠矿体周围岩石自身所具有的稳固性或者存有的少量的矿柱亦或是利用人工支柱来对采空区进行支撑的一种采矿方法。空场采矿法通常情况下比较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的稳固工作,允许大面积的矿床的暴露面。在我国目前金山、化工矿山以及有色金属矿产的开采中使用比较普遍。对于该方法一些文献中指出除去矿采技术方法以外留有的自然支护法,有的指的是自然支护的采矿方法的全部,也有的是指的是阶段矿房采矿法和横撑支柱采矿法,还有的是则是指全面法采矿和房柱采矿法。空场采矿法具有成本低、产量大的特点,在其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技术的革新,在一些矿岩破碎的矿体中也得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采用片石砌筑的人工矿柱来替代矿石矿柱,在回采过程中使用超快硬普通水泥卷锚杆加挂10#-20#铁丝网加固采场不稳固顶板,使得顶板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而改善作业条件及安全性能,提高矿山开采率。
        2.崩落采矿法
        崩落采矿法主要适应于采矿结构爱比较简单的地质条件,按照一定的开采顺序进行单步骤的连续性回采,无需划分矿房和矿柱两步骤回来。崩落采矿法主要以崩落矿区围岩来实现地压管理,简单来讲就是在对矿石进行开采的同时或者后期进行有计划的自然性或强制性崩落矿体上的围岩,将采空区进行填充。进行该操作的前提条件是上部表面没有流沙或流水等不可控条件,才会不造成太大的损失。采用崩落采矿法有两大优点,一是避免回采矿柱,规避人身安全及遗矿的损失;二是减少采空区的处理,节约成本。
        3.溶浸采矿法
        溶浸采矿法又称原地溶浸采矿法,不需要将矿石从地表中采出,是一种直接从地下将金属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的分析矿物质的物理性质,从而选择合适的溶浸剂,再使用钻孔技术将溶浸剂浸入到矿体或者矿层中,与矿物质发生一些列的化学反应,将固态的矿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转换成为气态或者液态的形式,在利用钻孔技术将其从地下提取出来,利用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溶浸采矿法具有其他采矿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能够将矿石留在地表下方,地表上不会残留废弃的砂石,节约成本的同时确保了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还能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不受破换,实现绿色开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储备丰富,但是随着人们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使得煤矿资源越来越稀少,在资源需求大与矿产资源紧缺的矛盾压力下,我国煤矿行业需要对开采技术进行创新研发,使得资源开采率最大化,以此适应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广责.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8:68.
[2]徐瑞涛,探讨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1:116.
[3]韩峰江·浅析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能源与节能, 2014, 08: 16-17+26.
作者简介:贾大伟 ,男,汉,1988.1,本科, 中国地质大学采矿工程,助理工程师,采矿工程中采矿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