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8期   作者: 孔祥华 李绍林
[导读] 近年来,国民经济飞速增长,能源行业的发展也迎来新的春天,煤炭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
        摘要:近年来,国民经济飞速增长,能源行业的发展也迎来新的春天,煤炭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好。煤炭生产环境复杂、危险给煤炭的生产带来较大的阻力。煤炭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煤炭开采效率,同时给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为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必须重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本文详尽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以及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策略,希望给业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应用分析;有效策略
        煤炭生产环境复杂,所以煤炭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较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煤炭生产的连续性,同时还会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为了有效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是保证煤炭生产的连续性,加强煤炭生产技术管理十分有必要。本文详尽介绍了煤矿生产安全策略。
1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专业化、科学化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条例。这对于我国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同时,加大政府支持,建立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其任务和责任,并且提高技术管理经济投入。经过一系列管理和治理,当前国内的煤矿生产安全技术管理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上:首先,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上升带动了产量的提高;其次,煤矿生产技术指标已经日益稳定;最后,据数据显示,国内煤矿生产安全性已经处于较为稳定的趋势。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使得各个煤矿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安全技术的管理;第四,最近几年,针对中小煤矿企业的管理,国家加大了检查管理力度,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指标的企业,给予暂停营业的处理,如果企业内部处理不完善,国家会给予关闭的处理,极大程度的净化了国内煤矿市场,为煤矿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2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对于煤矿整体安全性的意义
2.1 技术管理工作必须落实到煤炭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煤矿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整个煤矿企业来说,煤矿生产的技术支撑为煤矿生产技术,只有科学的技术管理才能有效提高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进一步保证煤矿生产可以稳定有序的开展。技术管理必须在每个煤矿安全生产环节都有渗透,所以在矿井开采设计方面,科学的煤矿技术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2.2 技术管理是消除隐患的有效途径
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目的,煤矿企业必须应用科学合理的煤矿生产技术,另外有效的技术管理也可以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在开展煤炭生产工作的过程中,不管是哪一种事故的发生,都会对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技术管理力度不足、技术管理不够科学以及技术管理不到位都会导致事故排除不够及时,最终导致小的隐患不断积聚和膨胀,最终导致大型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一旦出现人员伤亡,煤炭生产企业就会面临数额较大的赔偿,经济的巨额损失给企业的日常经营产生巨大的阻力。所以,煤矿技术管理是保证煤炭安全生产的前提的同时,也是有效规避安全隐患的方法。
3 具体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3.1加强地质勘测水平
        想要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在煤矿生产之前必须做好细致全面的地质勘测工作。地质勘测工作主要应用的设备为地质勘测设备,工作人员对即将开在的目标区域进行仔细的勘测,完成相应的数据统计,制作可以反应目标区域数据的平面图。作为地质学的分支,地质测量是煤矿开采前的必要步骤,地质测量的主要目的就是应用相应的勘测设备测量和分析矿区的规律,根据矿区规律,确定目标区域开采所需要的人力、物理。一直以来,煤矿开采工作是一项高危的工作,为了有效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全面、严谨的测量是十分有必要的。


        为了加强地质勘测管理效果,当前 GIS 系统已经应用到煤矿生产行业中来,主要用于预测煤矿事故,进一步降低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GIS 系统具有多种功能:①GIS图形处理功能较为强大,其可以目标区域的立体图形客观的反应出来,为工作者提供一个更加直观的矿井结构;②系统的数据库,其主要由事故案例数据、地质灾害预测数据、灾害发生时工作人员的自救数据等组成。数据全面而强大,为后续煤矿行业发展的预测和救援提供了有效的帮助。③远程预测功能强大,远程预测可以有效防止数据库中数据僵化,通过远程预测可以更加灵活的对煤炭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系统和专业的地质专家对话,共享预测信息,不断完善 GIS 系统。
3.2 融合新型煤矿生产技术安全管理
        想要提高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必须根据企业实际发展需求,遵循国家煤矿安全生产原则,保证煤矿开采具有合理的管理模式和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很多管理模型为了实现升级保障,已经开始运用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合理的管理理念。比如当前,“桥式”管理模式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该管理模式的管理理念为绿色管理,其将基础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组织体系以及各项监督体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的有效升级,同时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煤矿企业还应该将信息运行体系和技术管理结构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决策结构和信息安全的价值,保证技术管理更加及时,整体改善问题解决效果,同时保证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信息管煤矿技术管理体系。
3.3 提高整体“一通三防”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的落实程度
        在整个煤炭开展的过程,任何环节的操作都具有较大的难度,同时面临的未执行风险也较大,为了有效降低甚至避免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煤矿企业可取采取相关措施,对于“一通三防”管理模式进行充分的落实。所谓“一通三防”其实就是在开展煤炭生产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也有效的方法充分通风,同时做好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的工作。其中在设计通风技术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将矿井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置,以保证矿井下工作人员呼吸所用氧气量的同时,提高通气质量。另外在设计通风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进风井和回风井运行管理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证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以顺利开展相应的管理和检查。项目工作人员还需要对通风计划的整体实施效果进行细化检查,继而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另外,为了保证矿井生产安全,必须根据矿井实际特点,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营救和逃生方案,旨在应对井下突发状况,将损失降到最低。在设计三方项目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消防意识,将项目的重点工作放在瓦斯,煤尘的含量检测上,为了客观评估火灾危害,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火灾演习,在实际发生安全事故时提高应急效果,促进整体煤矿生产安全性。
4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煤矿的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设备实现了更新换代或功能升级。针对煤矿的安全管理,需要掌握新设备的技术特点与维护要领,不断学习新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方法,积极开展安全文化管理宣传,促进煤矿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对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魁武. 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000(003):141-141.
[2]史翔飞. 探讨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 000(022):77-78.
[3]曾祥林. 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研究[J]. 科学中国人(10X期):109-.
[4]郭兴川.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研究[J]. 煤矿现代化, 2014(6):118-120.
[5]莫礼仲. 浅谈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J]. 技术与市场, 2014, 000(007):260-261.
[6]石欣欢. 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技术管理分析[J]. 建筑·建材·装饰, 2018, 000(008):102,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