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对社会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极为巨大的,但是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工程的建设将会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是其是以牺牲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作为代价的,这样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极为不利的。本文就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引言
虽然水利工程体系已初步建成,但也要处理好其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因此我们要在实际水利工程中不断研究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改善手段。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水利工程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修建对于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会对洄游性鱼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可能会导致部分珍贵鱼类灭绝。工程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洄游性鱼类顺利地返回河流的上游,如中华鲟是长江流域中的重要珍贵洄游性鱼类,其主要分布在长江口附近,每年的9—11月这些中华鲟都需要回到长江上流产卵,繁殖后代,但是在葛洲坝水电站成功修建之后,中华鲟的回家之路受到了阻拦,许多中华鲟难以顺利地达到长江上游产卵,其数量因此而急剧减少,濒临灭绝。其次,水利工程在发电时产生的污染物可能会被排泄到河流中,这样也将会对各种水生动植物的健康生长产生影响。
1.2水利工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其一,水利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土地资源中土壤的肥力。由于水利工程修建造成当地流域出现渗漏现象,从而导致地下水位的不断增高,影响土地中水分的含量,最终导致土壤由于水分过多出现沼泽现象。如果水利工程是建在山地等位置,会加重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其二,水利工程在建期间涉及到土地占用问题。水利建设往往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使可用土地资源减少。
1.3水利工程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的温度、空气湿度、风向等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导致区域内积水增加,积水在阳光照射下会蒸发,最后形成降雨。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后会改变区域内降水的强度和范围。水利工程改变了水面与空气接触的方式,会对区域内温度产生影响,使工程周边温度会有小幅度的升高。
2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加强生态水利宣传力度,强化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水利工程建设期的环境管理优化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各界对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公众舆论在水利环境保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政府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必须要让人民群众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艰难性,促进社会全体成员参与到环境管理的监督任务之中。在水利工程建设期的环境管理意识提升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可能造成的或已经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行宣传与调查,提出明确的批评与惩罚,并进行及时的社会通告,提升环境管理的透明公开程度。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来增强环境管理在施工团队与人民群众心中的认识,并针对已经产生环境负面影响的工程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弥补工程建设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扩大环境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同时,需要加大在工程建设期的执法力度,维护工程建设的稳定,在进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强化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行动,全面清除工程建设可能存在的生态隐患,提升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安全。
2.2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在建设的各个环节做好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保证周边生物能正常生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环保材料。水利工程建设要在实现促进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贯彻到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中。在河道里建设时,要尽量避开鱼迁徙的路线,不破坏鱼产卵的区域,尽量减少对水生植物的破坏,以保证动物和植物都能正常生长。
2.3运用环保材料及新兴环保建设技术
水利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建设途中会使用很多环保施工材料,这样的材料往往可以进行加工实现二次利用,这就要求水利施工团队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对工程施工的材料回收,也是对各种材料的充分利用的体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结合新兴环保建设技术进行施工更为重要。除了我国的环保建设技术,对于国外的水利工程所取得的优秀成绩也可借鉴,用到我们自己的水利建设上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调整,开创适合自己的建设模式,从而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4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修建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还要派遣工作人员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工作。应该及时地构建完善的生态赔偿制度,将水利工程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施工场地的生态修复及管理,改善施工所在地的生态环境。
2.5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水利工程的建设并非是盲目开展的,在许多特殊区域是不能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的,为了更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期间还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哪些地区可以进行水利,建设的规定标准需进一步细化。因地制宜,确定合适的开发目标。不同地区所能够承受的水利项目建设规模和大小各不相同,因此在项目正式建设之前,必须要做好现场考察工作,因地制宜确定立项合适的开发目标,在确立目标之前需要仔细分析其是否会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等带来污染,在确认无误之后,才能落实项目建设工作。
2.6完善工程建设期的环境保护体系
水利工程建设期的环境管理优化对策需要提升对环境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升水源污染的环境控制,根据国家标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队附近的水域进行水源检测;提升对大气污染的控制,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粉尘排放管理,控制污染源头,排查原材料在运输与使用的过程中是否进行规范性的掩盖;提升对噪声污染的管理,根据国家的施工噪音管控标准,检查施工团队是否对可能产生噪音的设施进行降噪处理,排查工程建设对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提升对废渣、废水排放的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废物,对于废物的排放是否符合标准,不可随意丢弃,严格检查工程建设过程中废渣、废水的排放对附近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升对水土流失以及乱砍乱伐现象的严格管控,在工程施工建设中,要提升对河道护坡的建设管理,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加强工程建设中对附近植被的砍伐现象予以严格管控。在进行环境保护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多方面细节排查,并将应有的管理办法进行联合管理,提升管理的效率与系统化。
结语
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正视工程建设的利与弊,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科学规划水利工程的建设,减少其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发挥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更好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江南.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4):29,41.
[2]张丽.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8):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