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诸多地方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数量有着极大的提高,同时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降耗理念,很多建筑工程开发企业对于绿色建筑的开发建设工作非常关注,利用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绿色环保的施工建材及施工技术,进行了工程施工,以期这些工程投入使用后能够为广大用户构建一个环保、无污染、舒适、健康的使用环境,促使建筑可以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在这期间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工作非常重要,要求建筑工程企业重视该工作,提升建筑节能设计效果。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问题
1 引言
随着目前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各类绿色环保组织、单位及建筑设计单位等,都在逐渐提倡环保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绿色节能设计指的是在设计阶段根据地形地貌来进行新的探测,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居民楼的建筑设计施工,并为居民楼设计提供更绿色环保的建筑。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对居民住宅进行设计和改造。
2 绿色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绿色与宜居并重的原则
在建筑的前期规划设计环节,建筑单位要结合不同使用功能需要,建设具有实用性的优质建筑,从而打造一个极度适宜生活及工作的宜居空间,这无疑是确保建筑工程性价比的基本策略。事实上,为了提升建筑的舒适性能,需要全面考虑建筑工程的采暖降温、采光通风等各方面因素,利用天然条件进行供暖通风,这就减少了空调、暖通等设备的消耗程度;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注意噪声污染的控制问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时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做好人性化设计,确保建筑无论是在外观亦或是在内部结构上都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与实用性。
2.2 功能与艺术共存的原则
功能与艺术共存原则在建筑行业内的提出,是要求实现功能与艺术的和谐共生,这无疑要求设计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和理念,以建设绿色建筑为出发点,开展规划设计工作,以此控制资源消耗量,兼顾建筑本身的正常使用功能。这就意味着建筑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工程产品,而是社会组成的要素之一,设计时要关注地域文化的挖掘,注重文脉的传承,避免恶俗价值取向,建设过程中要选择再生资源建筑材料,注重装配式施工,在施工时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此达到艺术体系完整且使用功能齐全的目的。
2.3 因地制宜与以人为本
首先因地制宜原则,即设计人员在具体进行设计工作时,要对设计对象施工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活动、气候、地质灾害、资源种类及分布等信息进行充分的调查,重点把握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在本地区的开发利用情况,以此来进行绿色建筑设计,降低建筑能耗。其次以人为本原则,即绿色建筑建成后的应用主体为使用者,那么在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将使用者对于建筑的舒适性、健康、环保节能性等使用诉求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充分利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节能环保型智能家居系统、室内环境监测与调节系统等来进行设计,充分满足绿色建筑使用者的种种建筑使用需要。
3 绿色建筑节能的设计
3.1 在建筑材料中的发展及运用
在建筑结构中最近几年使用比较多的围护结构材料,就是一个很好的应用策略。围护结构不仅仅是抵御外围的影响,同时也肩负着人们在围护结构中的舒适环境;最为直接的一个因素就是关乎着人们冬暖夏凉的生活环境。例如:当下,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使用的外墙保温一体化设计,该项设计极大的起到了材料节能的作用。外墙保温一体化从系统设计,到主要原材料到配套材料的选购,到无尘车间全自动化生产、加工工艺到节点冷桥处理到施工细节,按65%建筑节能设计要求进行,比传统节能保温的施工做法有着更多、更优的保温隔热功能。
外墙保温一体化将建筑、保温真正一体化:外墙保温一体化作为装饰、节能与建筑一体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相似相容的粘贴体系和与凹凸式固定体系的主体固定方式相互配合,并在空气层处理体系和防水体系的长期协同下,形成与节能、装饰与建筑的一体化整体美观效果。增加各种保温、隔音的措施。
3.2 绿色建筑单体节能设计方面
设计人员事先对于设计建设的绿色建筑间距进行分析研究,在满足土地资源合理且节约利用的条件下,对于各个单一建筑物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行适当的扩大处理,从而使得建筑物之间的风速提升,空气流通量加大至合理范围内,建筑使用者可以减少各类电气设备的使用时间,借助于自然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室内温度,有效降低电能使用量;在建筑物朝向设计方面,可依据夏季盛行风向对于建筑物作以由南至北的差异设计,其中南面的建筑物要小且低,北面的建筑物则要大、高,从而由此设计且施工建设的建筑物能够互相共享自然风,北面建筑物可以在夏季、冬季时分别发挥出迎南风、挡北风的效果,使得建筑整体散热、保温效果好,空调使用率降低;绿色建筑窗墙面积比设计时要进行缩小设计,也就是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窗户洞口、房屋立面两者的面积比作以合理降低,从而使得建筑物从窗户处传递至室内的热量大大减少,夏季建筑室内温度可以长时间维持在适宜的状态下,无需长时间开空调,降低空调使用时的能源消耗量。
3.3 加大对再生能源的科学应用
太阳能就是比较常用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是纯天然的清洁能源,和绿色理念是符合的,在太阳能设备的支持下,能够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为人们提供热水服务,这样就能减少对电力能源的消耗,也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影响。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就能最大程度的达到节能以及环保的效果。
3.4 建筑布局的节能规划设计
建筑的结构布局是影响其整体质量和实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为确保其布局的科学性,应该将其与绿色节能理念和技术彼此联系起来。对应到建筑的节能规划设计实践中,就要对建筑本身的功能要求以及施工所在地的地形、光照等客观因素加以调查研究,保障在设计中能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如建筑的朝向布局中,要利用好当地的风向,以及建筑的密度要科学设置,提高绿地率等,设置自然水面减少热岛效应,在遮挡的设计上能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强化,才能将建筑的布局的绿色化体现出来。
3.5 地域设计
住宅属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区,对待住宅的环境保护和绿色的设计更需要加大监管和设计力度,同时对待经济方面需要用最实惠的价格来获得最佳的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合理的安排成本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根据目前所拥有的建筑资金来对居民楼的设计要素进行分配,在经济允许和符合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设计安排,以及总体布局的正确分类,以此来为以建筑为整体的社会环境创造更大的价值。
4 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现代化绿色建筑节能化设计的发展及运用分析阐述,我们不难看出,在当前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严重影响下的建筑工程,应当努力的探索多渠道的建筑节能设计模式,力求能够更好的将绿色建筑发展成为最完美的人类建筑。
参考文献:
[1] 张静.关于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46-47.
[2] 邹堰柯.探讨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8(04):75.
[3] 张婷.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J].门窗,2018(03):27+47.
[4] 王红卫.浅析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41.
[5] 张晓琴.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