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进展。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现代化消防水平还是较低。近几年,企业发生火灾的频率仍然在上涨,给企业财产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说明了企业的消防防火能力还是较差。表现为特大火灾尤其是大面积死伤较严重。因此,为了能让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展的更好。本文在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随着这几年企业的不断增加,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我们要想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对企业的生产和施工进行严格的规范,遵守好国家对企业的消防安全的要求,即同时使用、同时投放生产以及同时施工,将消防放到企业施工、生产计划中,不但如此,企业需要按照法律法规以及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制定消防规定,提高消防安全应用措施技术性。企业要想得到长久、安全发展,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减少或者是舍弃消防安全设备和器械的资金投入,不要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防止本企业在尚未形成专业消防体系时就出现消防隐患,加强企业抵御以及预防各种消防隐患或事件的功能,在根本上保障企业消防安全。本文就如何做好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论述。
一、企业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1.1企业消防意识还比较淡薄
目前我国企业消防意识还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消防主体意识偏离,许多企业对于消防工作认识不到位,在思想上总觉得这项工作与自己无关,是属于公安消防机构的事情。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很少会进行消防安全的工作安排。除了地方消防重点监管的宾馆大厦等人员密集的单位外,一般企业很少会自觉地主动去进行消防宣传和购置必要的消防器械,甚至于在公安消防机构监督专项检查后,指出其消防设施不足、管理不到位时,也仅是被动的为了应付检查而做一些临时性的消防管控工作。很多企业未认真制订应对火灾的应急方案,更没有对员工进行应急演练,储备和管理应急所需的各类物资,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惊慌失措,没有足够资源和能力应付突发事件。
1.2缺乏完善的消防管理机制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上,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基本上是走走过场,没有建立完善的消防管理机制。地方消防机构在对企业的消防检查中,往往以教育为主,缺乏必要的处罚。因此,部分企业负责人不自觉地就把消防工作置于其他工作之后,认为本企业消防没什么问题,到时消防机构检查出有什么问题,也没什么大问题。因此,一些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实际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1.3消防技能明显不足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不规范,低价竞争的结果是企业利润不合理。企业为控制成本,往往以牺牲消防安全设施和消防管理人员为代价。大部分中小企业,其消防管理工作没有专人负责,部分企业虽然配置了一定的消防人员,但这些消防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而且缺乏足够的培训,消防专业知识和消防专业技能水平低,无法有效地做好消防设备的维护,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消除消防隐患。名义上配置的消防人员仅仅是企业为应付检查的摆设品,无法起到应有的消防管控作用。同时,地方消防机构很少组织开展企业消防人员专业化培训,个别企业主动联系参加消防管理培训,也因时间有限,无法达到应有的培训水平,企业消防管理人才处于严重短缺状态,消防人才建设力量明显不足。
二、改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所有企业都应严格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制定企业消防安全制度,并且得到持续的完善优化;要提高消防管理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全面提升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切实把好消防设备采购关、使用维护管理关。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只有提高全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企业的消防工作才能处于主动地位。加强消防知识宣传,增强全员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社会防御火灾能力,是消防的基础性工作。
只有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消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树立安全防火,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
2.2加强消防知识的普及,全面提高职工消防安全素质
平时缺乏培训和演练,消防知识贫乏,让在火灾中的人们失去了生还的机会,企业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一旦火灾降临,如果火灾发生初期时,不会使用配置的消防器材是很难将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的。不会有效地逃生自救,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围攻下,宝贵的生命随之消失。因此,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减少火灾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有很大帮助的。消防安全教育是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防止事故发生而进行的有效活动,是企业安全消防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人员安全”,必须加强消防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和开展事故应急演练活动。防止员工在操作中只凭“感觉”或粗心的违规操作,而引起事故。
2.3加大消防资金的投入
加大消防资金的投入,研究消防设备设施的新产品、新技术,及时组织技术改造,实现本质安全,做到系统无漏缺、管理无大意、设备无故障、人员操作规范等。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理消防设施设备的缺陷和不足,是消防工作有效手段。将消防安全与安全生产统一协调起来,二者共同实施,共同进步。把消防安全融入建设和科技进步之中,若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要实现彻底的安全,是不切实际的。企业要主动管理,才能发现、解决火灾隐患,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另外,企业要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的安全工作,如可以定期请消防专家进行现场勘查,采取应急演练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出现火灾事故。
2.4强化消防监督制度
消防监督的落实是消除安全隐患、预防重大火灾事故,改善员工消防环境的有力保障。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在最基层,落脚点在工作现场。要做好企业消防监督工作,就应该从每个环节上把各项检查做好、实施好。在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强化企业工作现场的安全检查,定期进行消防专项检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将事故隐患消除。
2.5完善企业消防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责任
通过对企业消防安全风险的分析研究,辨识出消防安全危险源,制定严格的作业规程和管理要求,形成企业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成立义务消防组织,在企业范围内,做到分片管理,落实义务消防员的消防安全责任区,发生火灾,责任区义务消防队员就是现场扑火第一责任人。签订消防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职责,层层落实消防责任制,并进行检查考核,严格奖惩制度,对因消防责任不落实,违章作业,发生各类消防安全事故的,必须追究各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2.6强化组织领导责任
应将消防工作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预算,将消防活动经费、消防设施设备建设、义务消防力量的发展、火灾隐患的整改等纳入企业工作目标。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部署消防工作,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量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将消防工作纳入部门、员工的绩效考核,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一票否决制”。加强对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企业消防安全组织机构,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消防安全委员会,做到组织健全,领导到位。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同时,企业生产、办公设备设施及和物质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对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只有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设备本质消防安全,才能预防和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玉洁.谈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6.
[2]李涛.当前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