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建筑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不仅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建筑需求也越来越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施工的难度,如何在确保建筑施工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提升建筑施工质量,成为了相关行业工作者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地管理,是保证建筑整体效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将针对每个阶段技术管理的关键点进行简要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建筑施工是一项系统化的复杂工程,施工期间涉及的专业内容繁多,各环节之间的施工工序有着密切联系,任何一个环节的施工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建筑项目质量不过关,基于此, 在建筑施工期间,必须从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进行阶段以及最后的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全方位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确保建筑施工工程的可靠性,促进施工进度的顺利有序进行,为施工单位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1施工准备阶段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1.1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落实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支持,建筑施工作为一项内容繁杂度较高的工程,更是需要一系列精细化的制度进行约束管理。相关施工单位负责人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内容,同时还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管控力度,确保每项制度都能落到实处。
1.2仔细审核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凭据,只有确保施工图纸的正确性,才能为整个建筑施工项目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因此,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核,也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施工开始之前,技术人员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核对,确保设计方案与施工现场的条件相符,避免出现设计与实际相偏差的情况。
1.3明确具体的施工责任人
鉴于建筑施工的复杂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责任落实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责任推诿现象,进而延误施工进度。所以,在施工准备阶段,相关项目负责人要防患于未然,对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人员的具体责任进一步作出划分和明确,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发生施工事故时无法进行追踪处理。
2施工阶段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最核心的工艺环节,为了确保各专业施工技术的衔接性,在施工期间,不同施工段的技术人员要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尤其是对于现场存在工程量变更的部分,要为相关施工队伍预留足够的准备空间,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技术交底要通过书面文件进行记录和统计,并且进行交接对双方均要签字确认,防止后续出现对接上的矛盾和冲突,与此同时,技术人员还要针对其中的要点部分口头向对接方进行讲解,以确保双方在技术实施方案上达成一致。对于后期出现变化的部分,还要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并重新进行交接。
2.2施工质量方面的管理
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最终竣工后的建筑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施工材料、所使用的施工设备以及选用的工艺技术等,基于此,在进行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量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施工质量监管人员要在施工期间加强质量检查频率和力度,尽可能提早发现施工异常,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3施工成本方面的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除了要确保施工质量以外,还要本着成本节约的原则,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管控,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其长期可持续发展,所以,施工成本管理也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具体而言,施工技术成本方面的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要做好施工材料的成本管控,在选择原材料供应商时,要经过多家对比,挑选信誉度高且性价比高的厂家,并且要对其相关资质进行调查。如果采用招投标方式选择采购商,则要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开性、公正性以及透明性,防止出现暗箱操作现象。对于最终的采购合同价款,要进行仔细核对,确保其在施工设计方案的合理范围内。第二是要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储运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监管,确保各类材料都采取科学的方式存放,避免出现材料变质浪费现象。与此同时,也要对各施工环节的材料使用数量进行严格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材料节约意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材料丢失或废弃。第三是要强化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在新时期背景下,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建筑行业也不例外。随着建筑施工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逐渐显现出其不足之处,引进先进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作出相应改变,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和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周期,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增加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4工程进度方面的管理
由于建筑工期一般都比较长,所以施工期间难以避免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其进度呗延误,以安装工施工为例,便经常会因为天气原因导致无法正常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启动所准备的应急备案:首先应该组织相关的技术工作者到现场进行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做出分段进行施工的决定,等到天气好转之后,再使用较为先进的空间对接技术对其进行整体的安装。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降低成本,从而使得工程可以按期完成。
3竣工阶段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通过对工程验收阶段项目管理的特点分析,提出了提升项目经理层级,采用项目公司负责制,编制非定量化工作分解结构,把责任分配矩阵范围扩大至合作伙伴等项目管理方法的完善措施。从而对建筑产品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如果符合预先所规定的标准条件的建筑予以通过,否则要对其进行加固或补强。如果符合优良标准的建筑则被评为优良品。在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中,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包括度量、比较.判断和处理等四项具体工作。
4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阐述可以发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切实做好该项工作,需要从施工准备到正式施工再到最后的工程验收等多个阶段展开相关管理项目,而且施工技术管理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提升建筑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相关行业工作人员应当对此形成全面的认知,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增强管控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庭芳.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5):00031-00031.
[2]胡柯.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 中国房地产业, 2016(21).
[3]周京娜.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 建筑·建材·装饰, 2016, 000(012):24-24.
[4]张瑞峰. 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