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煤矿工程的发展也有了进步。我国具有煤炭产量高,煤炭消耗大的特点,煤矿作业一直是众多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但需要注意的是,煤矿作业的事故率常年居高不下,这一方面是因地质、环境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供电、运输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煤矿通风作为关系矿井作业安全的主要基础工程,它可以有效缓解自然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降低事故发生率,因此,对于煤矿通风安全需要着重分析与应对。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制约因素;防范措施
引言
煤矿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资源,煤矿资源的开采具有风险性特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一旦出现事故,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煤矿井下作业的开展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必须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这不仅是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提供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保证井下作业安全稳定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在针对煤矿资源进行开采时,要尽可能保证矿井内部的良好通风性,否则矿井内就会出现氧气不足等情况,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将会造成严重威胁,甚至还有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煤矿企业在日常运作和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煤矿通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得到有效保证,这样才能够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1煤矿通风系统的重要性
连续地向煤矿井下输入新鲜的空气,并有效地稀释和排出有毒的气体和粉尘,最终才能够更好地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煤矿人员作业的过程也就会变得更加安全。另外,如果全面地分析矿井内部出现的煤尘爆炸事故和瓦斯爆炸事故,就会总结出如下的规律:由于煤矿通风系统不合理和不完整,自然会诱发更多的事故。这样一系列的信息都一再说明煤矿通风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煤矿通风安全事故的危害影响
煤矿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而言,或者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众所周知,在针对煤矿资源进行开采时,由于开采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井下进行作业,所以如果无法保证煤矿通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仅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而且还会导致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遭受到严重的威胁。煤矿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会造成的危害性非常大,通风安全事故的出现,不仅会直接影响到煤矿井下的整体作业环境,而且煤矿通风如果不良,那么势必会导致煤矿的整个作业安全风险越来越严重。如果处于这种条件背景下,不仅是内部的工作人员,而且内部的各种不同类型设备,甚至是井下作业人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机器设备在受到影响之后,会处于热度过高的状态,而工作人员则会呈现出一种缺氧的状态,甚至严重时,还会导致作业人员出现严重的二氧化碳中毒情况。另外,煤矿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对其进行开发时,一定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否则就会引发严重的事故,甚至还有可能会引发爆炸事故。煤矿当中的瓦斯、一氧化碳等,如果在实践中无法保证良好的处理效果,那么势必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瓦斯等这些物质的存在,如果浓度越来越高,那么会导致其出现爆炸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无法对煤矿内部的安全通风状态进行保证。由于受到爆炸影响,煤矿内部会遭受到的影响非常巨大,同时还会导致煤矿开采资源的人身安全遭受到严重威胁,甚至还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亡。
3煤矿通风安全优化措施
3.1环境因素的防范措施
井下作业环境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的效率和安全,因此,需要煤矿企业加大对环境管理的力度,规避和防治相关风险。具体措施有:①在施工作业开展前,对影响通风作业的环境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安全构想。避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突发因素造成方案的失败和安全事件的发生。
例如针对必然会存在的瓦斯影响,可以设立辅助性防尘系统,客观且准确地排除安全隐患。②根据实际生产现场的环境因素,要针对性地进行处理,采取严格措施杜绝可能造成的风险,对事故的处理要做到及时、准确、有效。例如在施工过程中一旦感受到湿度和温度的变化,就要及时进行除湿、保温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和煤矿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3.2安全教育
煤矿井下作业的开展,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要通过井下工作人员来完成。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真正的意识到通风安全的重要性,凡是参与到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无论是管理或者是技术类的操作人员等,在进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之前,都必须要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活动在组织和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将通风安全的重要性展示出来,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强化通风安全管理意识。井下作业人员要对煤矿的整个通风流程进行仔细的分析,对各个流程的对应环节和内容进行仔细的划分,保证各个流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学习如何自救,一旦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作业人员可以对当时的情况进行客观合理的判断,这样可以实现自救,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保证通风风险的危害性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安全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可以适当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方式,比如可以利用举例的方式,或者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宣传片等。这样不仅可以从多个不同渠道让工作人员真正意识到通风安全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够加深工作人员的印象,保证防范措施可以真正有效地落实到实处,为煤矿通风安全系统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
3.3通过完善煤矿设备来让通风系统正常运转
煤矿企业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设置全方位的生产监控系统,并让专门的瓦斯监测人员来检查井下作业环境。如果在第一时间出现任何的故障,相关人员则应该在第一时间上报处理。也只有全面地改善通风系统才能够让煤矿矿井系统的发展变得更加协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矿井生产的过程变得更加安全。必要时则需要全面地控制串联通风的位置,以便更好地保证通风的稳定性。如果存在局部有通风机的地方,专业人员需要直接安装专业的瓦斯传感器。最终才能够让瓦斯超过一定范围之后,能够第一时间断开局部通风机的用电设备,最终让生产的过程变得更加安全。
3.4在重视通风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创设激励机制
目前,正因为很多管理者并不重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所以使得多数通风管理人员的素质较差。因此,作为煤炭企业的领导人,更应该从战略的角度认识到井下工作的重要性。并对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提出多种要求。必要时更可以适当地优化员工配置的方式,补助从事脏、苦和累工作的人员,最终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目前,多数矿井内部的激励措施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语
煤矿通风作为煤矿作业的基础保障,其不仅可以维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对于开采效率也有极大的提升,保障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针对煤矿通风展开了研究,了解其基本任务和作用,同时对我国目前煤矿通风安全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发现其受到环境因素、设备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制约,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最后具体实施相关策略,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采取该策略可以有效提高供风能力,改善煤矿环境,对于施工安全性和施工效率都有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福书.浅析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5):69-73.
[2]王英明.浅谈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5):49-53.
[3]贺建新.浅析煤矿通风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7(3).
[4]赵强.浅谈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与防范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6):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