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BIM技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第8期   作者:杨声虎
[导读] 通过引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将信息化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相结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的模式,也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及各级政府加大对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呈现出了一片大好局面,同时由于一系列激励政策的出台,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的一片大好形势,也涌现出一大批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行业由此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一定的规模。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快速进步与逐渐应用推广,为了适应社会的基本发展形势,建筑行业在施工建设及项目工程管理中逐渐向着的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引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将信息化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相结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的模式,也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效率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项目内容,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必须要通过高效的工程管理工作来对这些复杂的内容进行协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打造合格的建筑工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领域中也不断的在进行革新,BIM技术的出现,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工程管理的合理性,实现科学化的工程管理。
        1BIM技术应用意义
        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之中可以有效提升管理质量,通过BIM技术建立起虚拟的施工模型,依靠可视化以及集成4D施工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检测出当前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施工管理的质量。依靠BIM技术可以将建筑信息模型、施工计划安排、施工资源成本等各项信息有效整合,其中的4D技术效果可以将所整合的各类信息数据添加到相应的信息处理模型之中,将设备信息、人力物力资源成本信息有效整合。BIM可以实现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可视化,提升各相关部门或施工队伍的协调合作效果,依靠网络管理平台可以帮助工程建设人员完成各项工程管理文件的上传及审批,提升工作处理效率,也能更好的实现资源信息的高效共享,为建筑工程单位提供更大的经济利益。BIM技术可以将建筑工作中各项目的施工完成时间有效缩短,通过高效率的施工进度和计划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同时将各建设机械设备更好的管理,为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依靠BIM技术,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快速实现各类工程建设资料如施工方案、设计图纸、进度安排等资料的的共享和审核,同时提升资料管理效率,更好的实现工程建设资料的存档,避免出现工作遗漏导致工程建设资料丢失的问题。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力、材料、设备等各类资源可以得到最高效的利用,有效降低成本的过程消耗,提升工程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2利用BIM技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2.1设计管理
        BIM技术在设计管理工作方面也发挥出了自身的价值,一旦建筑工程方案完成设计,其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将首先得到评估,而在设计方案中应用BIM技术能够提高方案评估通过的几率。首先,BIM的3D可视化可以快速检测设计方案中的问题,避免出现由于设计缺失而导致的安全风险和质量问题。其次,利用BIM模拟性的特点,可以迅速发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利于及时的制定改进方案,从而减少对于时间、成本和材料等方面的浪费。
        2.2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会对工程管理效率带来重要影响。在改进中,施工单位可借助BIM技术模拟各使用流程,进而获得物料储备数据。首先,施工单位应参考工程造价与材料表,确定工程总用料。同时,应借助BIM技术将施工现场制作成三维图形,并依据工期规划将不同阶段的建筑进程融入平面图。二者结合后,工程现场在不同阶段的物料摆放空间将得以呈现。之后,管理部门应以不同阶段的空间变化为设计单元,规划与该单元对应的物料摆放空间。第二步,施工单位应对各单元所需用料的种类与数量进行分析,并设计物料归类与空间配比。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同时段的物料摆放空间将得以呈现,物料的存储上限将更加明确。第三步,施工单位可利用BIM技术,还原各施工单元的常规工作流程。之后,施工单位应将各种类物料配置到三维图形中。将工作流程的常规路径带入三维图形,可掌握到物料摆放对于施工进程的影响。在三维图形中作出调整,可使物料摆放的合理性得到提升。第四步,应将物料的供应信息转换为直观的供应周期,将供应周期带入三维图形,物料的增量变化将随时间轴线而改变。同时,施工单位应依据各单元施工作业的物料用量,提炼物料消耗数据。将这一数据带入三维图形,物料的减量变化也将随时间轴线而改变。同步引入施工路径后,物料变化与施工流程将随时间轴线作出不同变化。物料供应的合理性、库存量、摆放合理性均将得到体现。以此为依据,管理效率可得到提升。
        2.3安全管理
        2.3.1科学划分危险区域
        在项目施工前,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初步判断以及存在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相关措施消除隐患,有效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基于BIM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能够展示施工设备、建筑构件、建筑部件及建筑材料的全面的真实的信息。通过4D模型,有利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掌握施工环节中各类危险因素。从而确定施工过程中最不利因素。BIM技术强大的模拟性和可视化两大特征,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真模拟并对危险区域不同类别颜色进行等级划分,再依据划分等级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安全预警可有效提高施工场地内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例如,在BIM模型里做一些临边洞口防护设计,建立安全防护栏、盖板等构件以达到安全预警作用,未雨绸缪。
        2.3.2云端安全管理
        在云端,将所有专业基于Revit建立的模型上传到BIM5D平台上,可有效进行安全、运营等管理。基于所搭建的模型平台,管理人员可实时监控现场信息、添加施工信息、人员信息等。另外,通过对现场施工过程的文字、语音、视频等记录,可实时上传至云端模型并进行关联。然后,通过BIM5D平台管理人员将安全问题的整改方案下达到项目负责人,实时在移动端就可以接收整改方案并改进。同时,BIM5D平台可实时记录和反应施工地点、施工人员中存在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并自动生成报表给管理人员,清晰反应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2.4进度管理
        BIM技术通过使用模型工具和编辑工具,并根据项目的基本情况对该项目的单向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在设计方案时也需要考虑到天气的变化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此后,将实时监测建设方案的执行情况,并在适当时候进行调控。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随时查询工程进度做好全方位的把控。
        结语
        借助BIM技术,工程设计效率将得到提升,设计效果也优于传统图纸。将BIM技术应用于物料管理,可使物料采购与摆放得到合理规划,工作效率将相应提升。在施工管理前应用BIM技术,可使人员、资源配置获得提前规划,环保要求也将融入规划设计。最后,施工单位可在特种作业前,利用BIM技术设计作业流程,从而使各位置的配合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夏君杰.BIM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167.
        [2]邵波.基于BIM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J].居舍,2018(32):109.
        [3]焦丽丽,陶方红.基于BIM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2(03):49-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