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慧工地技术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第8期   作者:朱伟平
[导读] 本文主要以智慧工地技术为主,重点阐述了在电力工程管理环节中对于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和改进,其优势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内,而电力工程管理环节中集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以及传感技术为一体,组建规范性的智慧工地系统,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促使电网工程朝着智能化趋势迈进。本文主要以智慧工地技术为主,重点阐述了在电力工程管理环节中对于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
关键词:智慧工地技术;电力工程管理;应用

0前言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人员和人员之间以及人员和机械之间的交流力度逐渐加大,诸多数据随之得到了积累,计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各个领域发展进程加快,项目监督管理模式有所长创新,施工现场管理智慧化水平呈现除了明显的提高状态。所以,加大智慧工地在电力工程管理环节中的探究力度是非常重要的。
1、对于电力工程管理现状的论述
        虽然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加快了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可是,和以往传统行业相比较来看,我国电力行业工程管理智慧化目前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除了输变电设备巡检和机器人语音交互等方面实施了有关的试点应用以外,在电网基建项目管理环节中应用力度不高,和数字化以及网络化以及智能化发展要求相比较来看还有着明显的差别。要想将电力工程管理期间监督力度不足以及监管方式不合理现象彻底解决,进一步提高基建项目现场管理智慧化水平,就应当引进各种各样的技术,具体涉及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以创建智慧工地为主,在应用智能机械作业的基础上落实智能化的监督控制平台,以此动态性的监督和控制电力工程建设以及管理环节,从而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在电力工程管理期间对于智慧工地的实际应用现象
        在创建智慧工地并且应用于电网工程期间,应当结合规范性的智慧平台来落实智慧模块,以此将具体的应用效果发挥到最高。集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一体,,从人员、机械、材料和环境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全面探究,应用智慧工地和建筑信息化模型平台,根据智能化机械作业状态来创新完善的智能监督控制平台,大力监控人员工作情况,明确具体位置,严格管理物资等,促使其朝着基建管理智能化和建设工地智能化转型升级,构建出相对安全且可靠的智能电网。智慧平台集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为一体,在硬件设备的帮助中,收集以及整合各项数据,分析合理性,落实健全的互联协同和安全监督控制制度,从而综合性监管整个施工流程,采取收集信息和制定预案的方式达到电网工程可视化以及智能化管理的目的。而智慧模块主要是指依靠新兴的信息系统和硬件设备来落实有着良好功能的单元模块,当模块数目越多的话,那么智慧工地产生的整合效果也就更佳,这样一来,就可以为电网工程管理和智慧化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依据。
2.1智慧工地平台的构建
        智慧工地平台涉及到的方面有很多种,具体包含了管理集成平台WEB端,其具备平台驾驶舱和工程信息以及现场监督控制等,可以动态性的监管设备,同时还有手机软件和大屏集成展示等。对于智慧工地监测云平台来讲,本身是由两方面组合形成的,分别是WEB端和APP端,两者不管是功能还是联动性等,都有着诸多的相同之处,借助该项平台的帮助,数据资料和设备都可以达到可视化的监管目标,重点掌控电网工程项目具体运行状态。平台属于软件和硬件相互结合到一起的一项系统化产品,依照硬件设备的监督和数据收集以及闭环流程等,落实完善的施工监督管理和安全控制制度,全面挖掘和探究各项信息,提前进行预测,从而促使电力工程朝着智能化趋势迈进。


2.2智慧工地模块的应用
2.2.1智慧视频监督和VR安全交底以及培训教育模块
        在电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环节中,智能视频监督模块受到的应用力度是非常普遍的,科学合理的对该项模块进行应用,有利于加深管理人员对于项目施工情况的了解以及掌控,特别是关键性的施工阶段,可以更好的进行监管,采取现场监督控制风方式提升电力工程项目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开展。与此同时,在目前的电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开展环节中,还必须加大对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力度,借助构建VR安全交底、培训教育模式的方式来模拟触电、塔吊倒塌等安全隐患,帮助全体人员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危险所在,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2.2.2便携式电子围栏周界防护模块和红外入侵报警模块
        我们都知道,当处于电梯井口和预留洞口等位置的时候,经常发生人员跌落风不良现象,针对于此种情况,可以装设便携式的电子围栏周界防护模块,此项模块的优势特别高,可以对处于危险领域的人员提出警告,产生的安全防护作用非常明显。除此之外,还可以构建红外线入侵报警系统,该项系统是基于红外探测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采取动态性检验工地周边墙入侵的方式来严格打击违规行为,以此提升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保障质量。
2.2.3人脸识别实名制管理模块的落实
        当前阶段,可以构建人脸识别实名制管理模块,处于该项系统内录入电力工程内的全体员工照片,当员工进入工作场地的时候,识别和比较人脸照片以及真人,针对于系统内没有录进去的员工来讲,可以及时发出预警,要求管理人员加强考勤管理。除此之外,在分析以及收集数据期间,还可以统一监管出场人员数目以及工种,维护门禁的安全性。
2.2.4安全帽和工作服穿戴的识别模块
        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控制相关作业环节,当出现了工作人员没有遵循要求佩戴安全帽或者是工作服的时候,可以马上进行抓拍处理,然后传输到平台内,加以惩处。
2.2.5车辆管理和扬尘噪声监督测试模块
        采取构建车辆管理模块的方式将车辆车牌号、颜色等详细的记录下来,静态性的监督和管理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防止出现外来车辆进入施工场地的情况。另外,还可以依靠自动化监测技术来创建扬尘噪声监测模块,监督和控制电网工程项目施工场地的噪音、湿度以及颗粒物浓度准确量等,将全天气气候参数在LED屏幕中显示出来。
2.2.6  BIM进度管理模块
        当应用BIM技术构建BIM进度管理模块的过程中,可以动态性的模拟施工方案以及进度计划,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以及控制资源输出,在考核施工整体进度的基础上依照方案对施工环节进行划分,控制好各项资源,制定完善的考核计划,达到进度计划优化的目的。因为BIM模型和进度信息联系密切,人们可以直接获取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展电网工程。
2.2.7建立BIM技术协同优化设计
        在一般情况下,建立BIM技术协同优化设计板块,可以实现数据模型的共享。为电网工程项目的管线排布、建模等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降低设计变更的次数。并且也可以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和施工过程进行模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施工的变更,从而可以尽可能的缩短项目的施工工期,确保工程的质量。此外,通过建立BIM协同设计模块,可以实时的查询建筑构件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的图纸会审,进行施工技术的交流,为后续的项目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人们对于智慧工地建设的重视力度是非常高的,依靠各种各样的技术构建智慧工地系统,将其和电网工程结合到一起,以此为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晓东,莫细喜.智慧工地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2):193-194.?
[2]杜然.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大众标准化,2020(08):196-197.?
[3]陈冬梅.智慧工地建设的必要性与应用发展[J].现代企业,2020(04):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