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带动我国其它行业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工程项目随之增多,在众多工程项目中,项目的顺利实施、工程安全状况、实施质量状况等都会对整个建筑工程产生影响。因此,在任何一项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都要重视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只有将任何一项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到最低,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筑项目质量过关。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才有今天的局面和规模。建筑工程的核心之一是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其对工程造价与控制造成了强烈的影响。为此各施工单位应做好成本的控制,促使本身经济效益有所提升,节省工程资金,所以应得到各个层面的重视,创新办法,才能使工程管理的整体方面提升。为此应在理论方向上加强工程经济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从而使工程管理水准相应提高。
1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控制现状
当前,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部分企业都忽视了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济管理问题,因此,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总会出现管理效率低下、施工人员素质低、项目工程管理漏洞以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要想保证中国的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完善当前建筑工程中的经济管理问题,严格控制施工管理风险,才能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影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因素
虽然建筑市场的管理逐渐得到规范与加强,但是结合当前建筑市场的主要现状来看,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投标报价的风险与施工管理的风险,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划分
2.1招投标方面
我国现阶段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恶意压价的现象频频出现。许多工程承包商为了拿到项目不惜一再降低自身利益,这样会颠覆市场原有竞争规则,导致工程招投标朝向不良趋势发展。再者,一味压低价格;质量、进度、完成度无法得到保证。另外,现阶段我国工程设计水平并非尽善尽美,在设计时并未考虑深层次或隐藏事例,致使设计给出的预算造价与实际施工成本相差甚远,在后期施工时也难免遇到被迫更改原有设计方案,而现场签证决策方案往往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设计方案草率,工程整体质量被拉低。我国现有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并不完善,招投标价格方面并未给出明确的硬性规定,因此,许多商家业主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风险转移、不合理的结算方式等手段。投资资金与风险相辅相成,建设单位要重视招投标工程设计方案的完善性,强化资金管理薄弱环节。
2.2承包合同风险
对于承包合同中的相关内容,只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合同中可能会涉及到对价格方面的规定,建筑企业通过将价格变化的风险转移到承包方中来实现自身利益的发展,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化,建筑过程中总是按照合同中规定的价格对相关项目进行建设。其次,某些业主可能会要求对延期施工做出相应的补偿。建筑企业总是会把这一部分补偿转移给承包方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最后,合同中或许存在一些条款模糊不清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容易出现双方互相扯皮、推诿,严重影响建筑项目的顺利建设。
2.3管理体制不完善
比如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无法依据制度进行资金的管控;职权划分不够明确,以致于在出现问题时无法落实到人;资金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资金的使用、分配、汇总等工作流程不够严谨;无法结合建筑工程实际,进行资金使用情况的管控,保证资金使用、分配的合理。
2.4原材料风险
原材料是建筑项目必备的原料,原材料的质量及价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工程的质量。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原材料的买卖也是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需要着重关注的一大问题。第一,原材料价格问题。任何地区的原材料价格总是会上下波动,任何一个理性企业总是希望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买到更加便宜的原材料,这就要求企业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科学预测原材料的价格变化,通过预算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原材料。第二,原材料质量问题。一些建筑企业只会盲目追求利润,而选择购买劣质原材料进行项目工程建设。因此,盲目追求利润势必会影响项目建设的质量,同时,还会严重损害该企业的名誉。
3完善工程经济管理
3.1提高招投标水平
招投标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流程、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的参与。首先,参与竞标的企业要熟悉项目施行情况以及具体要求,根据企业自身能力提供合适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要在符合业主要求的基础上凸显公司的设计特色,并结合市场材料、人工、设计等情况给出合理的报价。同时,还要考虑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风险总结。在投标过程中,参与审核的工作人员必须保证公正透明的态度,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核实招标方案和施工方案。
3.2加强合同管理
加强建筑承包合同管理是完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前提。首先,合同的制定需要有双方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尽量杜绝责任不明晰情况的出现。明确好双方的责任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其次,在合同制定前要达成建筑企业、承包商、业主三方面的共同协商,在明确了所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合同制定。最后,要关注建筑项目的整体实施情况。在保证施工合同履行的同时,还要注重建筑项目的质量。
3.3健全资金管控机制
只有保证资金能规范、有序地流通,才能减少各种资金问题的发生,保证资金管控质量。对此,建筑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健全资金审核机制。资金的使用应当具有相应的规范、流程及审核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比如各工区要定期上报资金使用计划,由项目部进行审批,杜绝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的发生;若资金提取额度过大,则应上报业主审核;资金的拨付要走规范的审核、批复流程,杜绝超付问题。其次,健全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杜绝资金贪污、侵占等违规行为。如要求工作人员严格依据标准流程办理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明确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所有经济活动都要有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审核程序,有效杜绝资金侵占问题;资金报销过程中,各种费用开支都应有合法的票据,且费用开支都经过了审核。
3.4加强施工材料监管
施工材料的购买首先应该重视质量,其次才是原材料的价格。一般来说,施工企业最好寻求一家或几家固定的供应商进行原材料的购买,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在选择固定原材料供应商的过程中,不要只是关注原材料供应商给出的价格低廉与否,还要着重考虑原材料的质量、供应商的信誉、以及是否能够保持长期合作等问题,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原材料方面不出现质量问题,为控制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方面的风险奠定坚实的基础。
3.5支付风险控制
建设单位在支付风险控制上从两个方面入手:确认支付的具体条件与控制支付流程。具体条件中主要是为工程进度确认单,包括合同中协商一致的金额、工程进度确认、扣除预支项目金额后的具体金额、以及工程项目结算书。满足后方可确认工程完工,再进行支付。支付流程控制主要由建设单位的财务负责,在支付前,财务部门需要对当期工程预估支出确认。工程施工前,财务部门要对项目进行分解概算,得出科学合理的项目合同支付台账,给予进度款。最后,在尾款支付上,要确认质量保质期满后,无任何工程遗留项目或质量问题,达到合同要求后方可支付尾款。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工程建设环境存在诸多经济问题,放任必将导致建筑行业的不良发展。因此,参与工程项目人员应恪守其职,改善当前不良风气。建设单位也要关注工程项目,完善经济管理,为新世纪的建筑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吝凯.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经济风险管理分析[J].科技视界,2018(11):232-233.
[2]李和仲.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低碳世界,2019(6).
[3]姜苏.探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策略[J].经贸实践,2018(5).
[4]苟玉强.建筑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探析[J].时代金融,2017(12):2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