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第8期   作者:高 涛 刘宗增 杨 阳 范家壮 岳仁瑞
[导读] 装配式建筑改变了传统现浇建筑的建造方式,使得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发生了重大变革。
        摘要:装配式建筑改变了传统现浇建筑的建造方式,使得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在安全生产方面,随着本地区装配式建筑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多,在施工现场的吊装作业、防护工作等方面,显示出了不容忽视的作业风险。装配式建筑涉及大型构件的使用,且施工节奏较快,若有事故发生,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为了指导装配式建筑施工,保障安全生产,推进装配式建筑稳步发展,应该在充分调研国内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情况及总结以往装配式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促使本地区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的尽快完善。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关键措施
        引言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兴起,相较于传统建筑施工方式下产生的施工噪声污染大、建筑垃圾多、建筑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装配式建筑因其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生产效率高、资源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而得到推广应用。根据《2019—2025年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内容显示:2011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建筑面积为0.012亿m2,建筑规模为28.8亿元;2019年,装配式建筑建筑面积为2.21亿m2,建筑规模为5127亿元。预计到2024年,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和规模都将在2019年的基础上扩大一倍,预制装配式建筑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1装配式建筑概念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中,在工厂加工制作建筑结构构件与辅助配件,如楼板、墙板、吊顶、楼梯、阳台等。之后结合建筑施工流程,将对应的建筑构件集中转运到施工现场。参照设计图纸与标准规范,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拼装成型。按照结构构造形式差异,可将装配式建筑划分为混凝土结构、钢混结构、木质结构等。采用标准化设计、批量化生产、模式化施工、信息化管理,保证设计合理性、施工优质性与管理规范性。而这也是装配式建筑受到业内人士高度推崇的主要原因。
        2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措施
        2.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2.1.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教育及培训计划,组织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加强风险识别,督促检查隐患排查工作;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等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落实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2.1.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面向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分别邀请业内相关专家讲授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管理知识;推广交流,组织观摩示范性工地,学习同行的管理经验;对工人组织理论与实操考试,对考试合格的工人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对未通过考试的工人坚决不予录用;充分运用BIM+VR技术进行可视化安全教育,突破传统枯燥的教说模式,通过实景演示及模拟操作,利用视觉等感官冲击,让工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2.2预制构件运输装卸安全管理措施
        (1)运输线路选择。考虑大型运输车辆在市区的限行措施,将构件运输时间定在每天0:00~6:00。同时根据预制构件厂到工程所在地运输路线,设置施工场地道路宽度满足预制件运输车辆的通行要求。
        (2)运输方式确定。根据流水施工,优选运输车辆的类别、规格、型号;注意竖向构件对称靠放,水平构件分层叠放,控制叠放高度,并在层间设置方木隔离;采用散装方式运输小型构件。


        (3)预制构件装卸方式。在预制厂由龙门吊负责吊装,到工地后由施工现场吊机负责卸车。
        2.3规划运输线路,注意存放安全
        为保障构件装卸运输的有序顺利进行,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编制好合理的运输方案,对限高限宽限重线路提前掌握,规划好运输线路。根据车辆型号及构件尺寸,提前设计制作构件装运支架。构件堆放区域地面要做硬化处理,减少不均匀沉降,同时地面尽量保持平整,降低构件堆叠后倾覆的概率。部分构件也可上架存放,竖向存放的构件还要加设临时支撑。仓库保管员做好入库记录。
        2.4加强吊装过程安全控制
        (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人员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疲劳工作产生的操作失误比现浇式混凝土建筑更加严重,因此需要工人具有良好身体状况,并设立合理的轮班工作制度。另外,施工单位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竖立安全意识。制定实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惩罚措施,责任落实到人,规范工人的操作,使吊装过程处于安全状态。(2)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控制要点。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施工人员吊装前应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上标出吊点位置,并严格按照起吊要求和安排需要各工种人员进行吊装作业。并按规定定期检查吊具、吊索的质量情况与及时更换。还可用专用吊架来防止预制混凝土构件脱落。(3)高处作业临边围护。据调查,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临边坠落事故有25%~30%的可能发生。因此,为防止临边坠落,可采用外挂脚手架的措施来防止。外挂脚手架前,提前在预制混凝土外墙上安装挂点,并防止挂架脱落采取防脱落措施。在施工中,可用起重机械将外挂脚手架逐步向上提升。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员临边作业的危险程度。(4)预防高处坠物。高处坠物也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因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工艺的需要,在建筑外围不能设立维护网时,遇到吊装中碰坏的混凝土、零部件等造成高空坠落的不安全情况,可采用临边搭设护栏等措施,再搭设安全网来围挡,以防止高处坠物造成物体打击伤害事故的发生。(5)设置临时支撑体系。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过程中,为确保预制混凝土构件处于稳定状态,采取设置临时支撑固定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中为了确保临时支撑稳定并与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牢固,深化节点设计时应考虑好连接位置和间距,并保证支撑材料的质量,严格按施工顺序来安装支撑。为避免预制混凝土构件支撑不稳发生安全事故,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6)加强用电安全管理。电线因外部环境影响和操作不当等情况容易发生老化,造成触电事故。因此,在施工现场需要配备专门的安全员来负责电箱电线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按照规范要求等进行定期检查,并采取防护措施。另外,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与培训,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按规定规范操作水平,避免因操作不当而产生触电事故。
        结语
        装配建筑行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昭示着建筑业繁荣的景象,为了能够使装配建筑行业顺利发展和不断完善,一定要对当前装配建筑行业中出现的问题多加关注,并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解决,只有装配建筑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能够逐渐得到解决,该行业才能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未来繁荣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范晓航,徐峰.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9,34(08):57-59.
        [2]李美娟.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危险分析与安全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124.
        [3]蔡沈杰,谢咸颂,詹煌强,殷月.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浅析[J].广东建材,2019,35(05):51-53.
        [4]朱宇.装配式建筑的安全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2):207-208.
        [5]韩双,陈勇.分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个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7):1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