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刘静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刘静
[导读] 摘要:在国内房屋建筑施工作业当中,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身份证号码:43072319880529XXXX
        摘要:在国内房屋建筑施工作业当中,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文章着重研究了预应力施工技术如何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当中的实践应用,并做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预应力;钢筋;线道布置
        前言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大。工程的质量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国家也加强了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管理和监督,要求工程建设企业要提高施工技术,科学地管理施工作业,进一步为未来工程的质量的提升而奠定基础。
        1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尤其是受到外力作用时,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极容易发生变形、裂缝等不良现象,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施工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对建筑单位的信誉度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则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解决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易裂缝、变形等现象的发生,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势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使用了高强度的钢筋与混凝土材料,摒弃了传统的制作工艺,优化设计,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2)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借助钢筋的张拉工艺对结构建立了预加应力,增强了结构的强度,即便受到扭曲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也能完全抵抗,抗弯曲能力大大提高。所以,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然是大势所趋,并会逐渐普及。
        2预应力混凝土的关键施工环节
        2.1前期准备
        要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前期的准备工作,前期工作越充分,后期工作的开展也会越顺利。在正式施工前,施工方首先应对所有参与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将安全理念铭记于心;其次,对施工中所使用到的设备等进行细致、全面检查,确保无故障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最后,在施工现场事先放置安全标志,叮嘱所有工作人员在施工中佩戴安全帽。对于张拉环节的施工,应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作业,中途不得随意更换。做好原材料的检查工作,严格把关质量问题,所选择的材料应从正规厂家处购买,并出具相应的合格证书以及检验报告等内容,材料进场前也需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测,在确保达标后方可使用。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设置支架与模板,结合现场的地基承载力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一旦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处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在支架搭设方面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模板的安装也应符合要求,并事先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于后期调整。
        2.2钢筋的布置
        钢筋的布置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不同钢筋的布置非常关键。一般而言,预应力混凝土钢筋主要分为受力钢筋和架立钢筋。在组装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钢筋选择适当的绑扎与焊接方式,并事先做好标记,以免施工人员在作业时出现差错。在预应力钢筋制作中,应确保成品的钢绞线无弯曲或者磨损等现象,对材料的尺寸以及规格等应进行细致地检查,确保符合要求。在固定架焊接时不仅要做到同时完成普通钢筋的绑扎工作,而且还应保证放线人员与焊工共同进行焊接固定架,这样可提高焊接的精确性。待普通钢筋绑扎工作结束后,借助预应力筋将波纹管置于管内,并将其固定,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单根穿束,这样可避免对波纹管造成损伤,对存在破损的波纹管可使用胶带等进行粘合处理。预应力筋固定完成后应确保水平位置顺直,并在波纹管的上部凿出20mm的孔径,以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
        2.3线道布置
        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线道布置前,施工单位需对现场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检查钢绞线的质量,在检查中如果发现安装不符合标准要求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倘若是钢绞线本身的质量问题,绝不能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在穿梭施工时转向与导向装置问题是非常常见的,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最大限度地减小误差,确保穿梭工作的质量达标。
        2.4混凝土施工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施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应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看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对没有合格检测证的材料应严禁使用。混凝土的搅拌工作中,应按照实际要求合理配比,并科学控制搅拌的力度与时间,事先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以防止故障问题的发生,延误工期。此外,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结合工程所需采取不同的方式,一般选择二次浇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先从地板浇筑,再进行顶板浇筑,最后进行翼板浇筑。为了防止所浇筑的混凝土由于水化反应造成水分流失现象,应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做好保湿工作,防止混凝土发生裂缝。
        2.5张拉环节
        衡量建筑物安全等级的一个因素是建筑物自身的承载力高低,因此要严格控制张拉环节的质量,这样才能够大大增强建筑物的承载力。施工人员展开拉伸试验,综合判断影响钢筋拉伸度的因素,科学评定,减小误差,确保所选择的钢筋在拉伸指标方面满足要求,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2.6压浆环节
        施工人员在制备泥浆时,应按照施工要求对泥浆的配比进行严格控制,各种材料加入的顺序应明确,搅拌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遵循先水后泥的原则拌合,提高泥浆的质量。此外,还应彻底清理管道内的杂物,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
        3预应力混凝土建筑施工案例分析
        某工程结构如图1所示,该工地裙房共有7层,总高度为43.8m,主楼共设置了19层,总楼高度为79.8m。
       
        图1工程结构图
        从图中可知,该工程的上部结构是由现浇钢筋混凝土组成的框架结构。在施工中主楼的后浇带已完成了三层封闭,其他各层还未进行封闭,后浇带两侧出现了较大变形现象,因此只将第一层支架拆除。考虑到楼下的模板支撑有一定的变形现象,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应对工程事故产生的原因开展深入的分析,并做好记录。借助模板来承受施工荷载力以及新浇筑的楼层混凝土自重荷载,由于模板属于临时支撑结构,这种临时支撑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而楼层主板的主次关系能够将荷载传递给梁,因此在施工中结构体系上的荷载已经不存在了,会通过模板的支撑直接传给时变结构体系的底层楼板。考虑到该工程采用的是局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因此通过计算与深入分析可知,该建筑物的每一层面积都比较大,穿插施工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可采用大面积预应力施工的方式并适当增加波纹管等工序,以防止混凝土破损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提高施工效果,保障工程质量。
        4结语
        近些年,我国加强了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房屋建筑工程直接影响着行人的安全以及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因而,施工人员需要科学使用预应力施工技术,来提高工程质量,以保证工程顺利开展,项目符合国家的质量要求标准。
        参考文献
        [1]姜国军.浅谈民用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224.
        [2]易梅.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