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建筑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陆广1 梁木科2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状态,这就使得城市土地资源呈现出紧张的状态,推动了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1身份证号码:32031119710219XXXX;江苏劲桩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226001;2身份证号码:36253119720618XXXX;华融汇金(南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状态,这就使得城市土地资源呈现出紧张的状态,推动了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而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场地土质较差的情况,需要采用建筑桩基施工技术,从而实现建筑物承受能力的提升,降低沉降所产生的危害。因此,在现阶段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加深对建筑桩基施工技术的认知,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发挥出桩基施工技术的优势,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当前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上部荷载大,因此常采用桩基础这种深基础形式。在软土地区以及不良地质地区,这类桩基础形式最为常见。通过探讨桩基础的主要技术特点,分析桩基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对高层建筑的桩基础施工质量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1桩基础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桩基础是建筑物地基基础形式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构成。若桩身全部埋置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这种类型的桩基就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低承台桩基。在部分建筑工程中,桩基的大部分都位于地下,桩基的部分位于地面上,这种类型的桩基被称作高承台桩基,在建筑工程中对高承台桩基进行应用,能够使地面部分主体建筑与建筑地基部分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紧密,这主要因为桩身同时存在于地面下及地面部分中。除此之外,通过对承台建筑的应用,地面建筑的抗风能力、抗震能力也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应用,对于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来说意义重大。
        2建筑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测量放线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有测量人员开展测量放线工作,同时进行桩孔定位,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按照坐标控制网的相关要求,对桩位控制线进行留设,同时结合桩尺寸与轴线,进行桩位的确定,实现桩位精准性的提升。在进行桩位设定之后,必须要开展全方位的校核,降低误差的发生几率,按照施工需求以及对应的图纸,进行桩位的标号。
        2.2预制桩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1)预制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预制桩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预制加工、起吊与运输、堆放、施工现场整理、放线定位、确定沉桩顺序等内容,其关键技术要求是:①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②采用现场叠浇法制作的预制桩,桩与桩之间、桩与底模之间应做好隔离,防止黏连,且上层桩的浇筑应在下层桩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时方可进行。③混凝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方可起吊,吊点设置应遵循吊点间跨中弯矩与吊点处负弯矩基本相等的原则确定。④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进行运输和沉桩,桩在运输到达现场后应尽量避免二次搬运,可按照现场沉桩施工顺序随打随运,钢桩应采取设置保护圈等防护措施,防止桩身损坏或弯曲。⑤桩的堆放现场应平整坚实,设置排水坡度,堆放层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层。⑥沉桩顺序应遵循由中及外、由近及远、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原则综合确定。
        (2)预制桩锤击沉桩关键技术:①严格控制入土垂直度,保证桩身、桩帽、桩锤的中心线重合,桩入土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②采取桩头保护措施,桩头桩帽间设置弹性衬垫,为防止桩身因冲击应力过大而发生损坏,应采用“重锤轻击”。③初始的锤击落距应较小,入土稳定后,最大落距不宜大于1mm,桩顶标高低于自然地平时,需使用送桩器将桩送入土中。④接桩采用焊接、法兰接、硫磺胶泥锚接,接头数不宜超过3个。

⑤严格控制桩的入土深度,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以标高为主,贯入度作为参考,端承桩则反之。⑥随时监控入土速度、垂直度、桩锤回弹值、贯入度等数据,如遇异常,应暂停打桩,及时研究处理。
        2.3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筑桩技术探究
        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中较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就是注桩技术,在该技术实际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部分内容:①要向确保注桩的成效,在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将相关进桩的操作做好,要做到借助于加大压力的方式进行压桩,在压桩时还要确保桩身和不同土层之间的紧实程度符合基本要求,使得土体的抗剪力得以形成。②在注桩技术施工时要将进桩的阻力进行相应释放,进桩的下压速度要维持在适合状态,进桩的方向还要与桩基相一致,做到进桩过程避开钢筋及预留桩的桩孔。③注桩技术施工的桩基础表面还要保持有相应的距离,使得相关保留空隙满足压桩的缓冲要求。④除上述内容外,在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还要保证混凝土的粘合度满足基本要求,要确保混凝土达到所需的标准状态后才可进行浇筑施工,从根本上提升浇筑施工的质量。
        2.4钻孔施工要点
        首先埋设护筒并校核完毕,之后要在测定好的孔位上精确安置钻孔机,之后采取经纬仪设备对钻孔机的速度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误差可以控制在50mm之内,同时灵活运用枕木或钢板对钻机的底部进行加固处理,避免钻机在加固中出现倾斜或位移等问题,否则需要及时加以调整。在开展钻孔施工期间应按照先慢后快的基本原则,对钻孔机的钻进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并且钻速提升需要确保钻头全部进入土层之后,确保钻进过程中钢轨始终保持平直性与稳固性;在钻孔前配制泥浆护壁,采取正循环方式开展钻孔施工,确保钻进过程中整体孔洞形成的稳固性,避免出现塌孔问题。在钻孔完毕之后,要对形成钻孔质量进行仔细的检查,待无质量问题后方可开展后续施工。
        2.5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进度控制技术探究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除了要对所使用技术进行具体研究,还需要对实际施工的进度进行有效控制,以下为控制施工进度所涉及的具体内容:①要确保相关项目施工能够高效如期完成,就要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对于施工图纸的审查,且在施工时还要做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面监督和分析,严格控制实际施工与施工图纸的基本误差,从源头上保证施工的科学性和严谨性。②可通过强化施工单位的参与制度来控制施工进度,相关施工方要在条件运行的情况下,参与到施工管理方案的制定中去,做到依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使得相关施工满足基本要求。③在相关施工管理方案确定之后,施工方还要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时汇报给相关管理人员,以此来保证施工方案落实在实处,也可保证施工进度符合预期情况。
        结语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场地土质较差的情况,需要采用建筑桩基施工技术,从而实现建筑物承受能力的提升,降低沉降所产生的危害。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当中,桩基施工技术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尽管在整个建筑工程环节当中,桩基工程的比例相对较小,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则会对整个建筑工程埋下隐患。所以说,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必须要提升对桩基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高效的桩基施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为人们的居住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焦晓文.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中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1):28-29.
        [2]刘亚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3):142-143.
        [3]刘于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1):155-156.
        [4]冯振启.高层房屋建筑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0):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