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能耗在全社会的比重越来越大,实施建筑节能减排迫在眉睫。而建筑给排水作为建筑施工的一个关键环节,若能够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引入、使用节能节水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给排水项目的节水节能效果,还有助于提高建筑给排水项目施工质量及使用价值。施工过程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案,严格的按照要求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用水,科学合理的应用节能节水技术,保证建筑行业能够实现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本文在此从建筑给排水节能施工的应用现状出发,对如何有效完善建筑给排水节能施工提出了几个具体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现状;节能施工技术
前言:建筑给排水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对节约水资源、节约电能和热能等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将节水节能技术用于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给予一定的空间实施节水节能技术和材料,与此同时要求建筑人员重视将创新与节水节能结合,使建筑用水的利用率提高,有效节约能源,提升经济价值。
1 建筑给排水节能施工概述
给排水项目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给排水项目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引入、使用节水节能技术,有助于改善建筑用水效果、实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标,对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的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运用节能节水技术能够在建筑工程行业中宣传节能节水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在践行打造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建筑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解决筑工程行业浪费多、耗能高等现象。同时,使用节能节水技术的建筑,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设计思路、设计理念都与传统的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使得运用节能节水技术的建筑在内在功能、外在形象等方面都明显的优于传统建筑,是建筑工程领域的一种发展创新,也有利于提高建筑的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与形象。
2 建筑给排水节能施工的应用现状
从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很多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在设计上还有待优化完善,在一些高层建筑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很多建筑热水与冷水都使用同一龙头出水,使用热水时需要先将管道中的冷水放掉,出热水的时间也比较长造成了用水的浪费。一些建筑虽然安装了集中加热水箱,但是由于管道设计的问题同样存在冷水浪费的问题,建筑内的一些业主为了解决热水出水慢、凉水浪费的问题,自行在出水处加装制热设备,造成了重复投资的浪费。从给排水系统安装的质量来看,很多建筑都存在管道布局设计不合理、零部件质量不达标、施工不规范的现象,导致给排水管道使用寿命降低,频繁出现渗漏的情况,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为了维修维护问题给排水管道,还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增加了给排水系统的维护成本。
3 有效完善建筑给排水节能施工的几个具体的技术措施
3.1使用新型节水设备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可以运用一些新型节水设备。随着我国建筑材料市场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当下有很多新型机水管材,如铝塑复合管PE,PP-R以及PVCU等具备防生锈以及节约水源等特点。对于用水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主要会受到阀门的质量,管道的类型以及材料的影响,因此在选用相应的设备时,应当以节水型阀门为基础,同时也应当选取一些具有节水优势的卫生器具。比如相应的卫生器具可以选用减压节流的方式,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同时也会减少在处理水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3.2采取二次供水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当中合理的加入水循环处理系统,充分利用活性炭、滤网等设备对建筑当中产生的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并在这之后保证其流入到污水净化装置当中,再次对污水进行合理净化之后将其引流到中水系统当中,就可以为建筑内其他用水设施提供充足水紫竹院。根据相关研究学者的调查显示,如果能够有效将二次供水系统加入到其中的话,所有建筑单位的用水量将会明显降低,尤其是居民建筑当中的排水量降低幅度最为明显,所以如果能够将二次供水应用到其中,那么对于提高节能效果有着十分积极帮助作用。
3.3优化热水干管循环方式
随着绿色建筑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给排水系统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愈发突出,归根究底在于建筑给排水系统中普遍应用了热水干管循环方式,管道出水压力较大,极易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流失,水管破裂问题也会时有发生。对此,应立即着手优化热水干管循环模式,分析当前运行方式的不合理之处,采取节流措施,如在配水点出口处安装节流孔板,对出水量加以限制,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值得注意的是,孔板型号要进行合理选择,以免影响到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3.4积极运用变频调控
众所周知,人们生活用水主要受到气候、季节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季节下,人们具有差异化的用水需求量。一般来讲,炎热的夏季具有较大用水量,而寒冷的冬季则具有较小的用水量。基于这一用水特征,可以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合理应用变频调控技术,依据人们的用水量需求,自动调节水泵运转速度与水压,对用水量与供水量进行平衡,这样可以促使水资源浪费问题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此外,要对加压泵合理选择,加压泵组总流量需要能够与高峰时段用水需求所适应,同时又需要对辅泵、气压罐等合理配置,促使小流量需求得到满足。
3.5中水回用
中水回收利用工艺是现阶段建筑工程给排水项目建造施工环节中所应用的先进技术,中水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用过的各类废水经过有效处置后可达到国家工程上的水质标准,可以在百姓生活及其他系统中运应用的非食用水。建筑生产中的排放污水以及生活洗漱用水等水体均为中水的主要来源,经过回收处置后的中水能够被运用到市区环境净化、建筑作业及便后冲洗等多个项目上,如此一来能够大幅度节约生态水的消耗。
3.6雨水收集利用
应结合每个建筑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专门的雨水收集系统,并将雨水收集系统运用到降水量较大的区域内,从而使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水源收集及节水的作用,切实发挥雨水收集的作用。此外,也要借助于安装专门的管道等将雨水收集与雨水净化系统有效连接起来,以便使雨水收集与净化功能均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使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成为建筑给排水节水环节中较为实用的新技术。
3.7 充分利用太阳能
对太阳能等节能措施进行充分的利用。太阳能作为当今时代中最为先进的资源,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清洁,无污染,可以起到良好的节能环保的作用,并且起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成为了当前资源替换中的首要选择。在给排水建设系统中,太阳能资源最主要的运用就是太阳能热水器,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太阳照射地表较为广泛,使得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得到极为有效的运用,尤其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太阳照射时间较长,可以使太阳能资源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传统的电热水器在对水进行加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水蒸发的现象,最终导致水资源产生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太阳能热水器相比传统的电热水器,除了对水资源可以进行有效的节约以外,还可以对电资源起到一定程度的节约,因此,太阳能等新节能资源在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可以充分响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将节能技术有效应用到建筑给排水系统当中,不但能够有效降低水资源消耗。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立足于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建设要求和技术标准,应用新材料,充分利用太阳能,加强中水、雨水利用等节水技术应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浅议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张莉.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7).
[2]刘三伟.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34(1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