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发表时间:2020/6/23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3期   作者:杨军
[导读] 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摘要:配网自动化作为我国智能电网的重要建设内容,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对用户负荷的监控还是电缆敷设工作,都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最终满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电力系统的需求,促进我国社会生产活动不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关键词: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应用建设
       
        
引言
        智能电网中应用到分布式优化理论不仅可以很好的优化调整能源结构,还能使能源利用率变高。在农村建设智能电网可以满足农民多元化用电,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支撑新型乡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在狠抓“三农”的当代社会,农村智能电网的建设为农村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向国家实现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
        1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智能电网中应用的意义
        1.1提高农村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对电网运行最直接的影响是使供电过程更为可靠与安全,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传统农村电网建设架构较为落后,系统运行发生故障时,无法自动对故障位置形成隔离或修复,且不能够精准判断出故障点的具体位置,经常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另外其检修工作效率低下,无法迅速恢复供电,对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利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加强农村智能电网的建设,可帮助电网系统迅速定位故障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动修复故障恢复供电,使得供电更加可靠。
        1.2提高用户用电质量与效率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帮助电力系统建立起用户用电信息化平台,为用户的用电申请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电费查询与缴纳的自动化处理效率。除此之外,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为用户提供停电批示信息,为客户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以制定应对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用电满意度[1]。
        1.3便于对输电系统的管理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电网系统中设备与电缆的运行状态形成了全面的监管与控制,不但可以在运行过程中降低故障发生的频率,还可以在故障发生后,迅速定位故障位置和故障因素,提高故障检修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排查成本。配电网信息化可为企业提供精准的用户用电数据,提高输电工作与数据的透明化,有效降低了偷电、漏交电费等现象的发生。
        2农村智能电网的现状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今绿色可循环利用能源较少,绿色清洁科技不完备,因此不能全面满足人民的需求,然而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大肆使用化石等有害环境的稀缺能源,导致环境污染愈来愈严重的同时能源也逐渐稀缺。传统农村的电网迂回倒送的线路多,造成供电线路交叉更加复杂,容易导致安全隐患发生事故。由于现在电网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农村使用的传统电网在配电输电的过程中损耗大,用电时会出现断电情况,根本不足以支撑现在人们的生活,因此这就需要在农村建设智能电网。智能电网这一经济且清洁高效的新概念的提出无疑是为21世纪提供了新的发展点,全国各地发展智能电网也如追求新的时尚潮流一般,都在奋力的跟上脚步[2]。
        3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智能电网中应用的表现
        3.1环网柜的优化布设
        对于环网柜来说,其可以将环网的供电效果充分体现出来。加强对环网柜的布设,不仅能够有效保障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

具体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环网柜具备小型化的特点,并且参考了小区的配电规模,将其应用在小区的供电系统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住户的供电需求。但是,在实际进行配网操作的过程中,维修情况经常发生改变,而且维修的范围也相对较大,在使用了自动化技术之后,可以将负荷开关应用其中,从而起到合理控制环网柜的目的。并且还能够根据负荷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从而创设出良好的操作环境,以此来有效保障环网柜与实际负荷一致,进而对住宅的供电问题予以改善,给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使其处于稳定的运行趋势。
        3.2智能开关的关键点布置
        能够有效实现自动化控制,因此在配网系统中适当安排智能开关能够有效对电网进行控制与调节。例如某地区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分闸时间不明确这一故障问题,最终导致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开关故障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想要将智能开关有效应用到配网系统中,首先要利用传感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其次合理布置智能开关,使其在电网中形成极强的关键点,当电路出现故障问题时,充分体现出智能开关的自动控制效果,结合当前我国智能开关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布设智能开关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柱上杆下”的布设方案。
        3.3电缆的敷设
        在进行配网自动化的过程中,电缆的敷设非常关键,并且在电力传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电力公司应该高度重视电缆的敷设质量问题。在实际运行操作的过程中,电缆的敷设会受到磁力以及热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或者存在广泛的电力线路或者其他线路的叠加现象,严重影响到电力敷设效率,为了控制这种现象的产生,需要将电力线路敷设在配网自动化中,从而达到有效提升电缆敷设质量的目的。例如,如果一家电力企业没有对电缆敷设相关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致使电缆的电压级别错乱,并且未能按照标准流程实施,就会使电网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电缆级别和电流不匹配而出现短路现象,因当时的电缆敷设具有较强的安全性,而且各项工作的处理也到位,所以,对资产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3]。
        3.4用户负荷的监控
        配网自动化的实现,促使电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对电力用户负荷进行全面监控,以便能够有效掌握用户负荷的特征以及负荷曲线,这样有助于电力企业构建负荷预测模型,并且还能够通过对电流、电压以及电压偏移率测量,判断出用户的运行效率与电能质量,有助于电力企业结合用户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电力系统,为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与效率打下基础。
        3.5配电信息的集成处理
        结合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配电信息集成系统的作用十分广泛,但是一般情况下在配网自动化的背景下,被应用于协调与监控远程设备,以便为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结合我国近年来城市配网的发展情况来看,配网的运行规模与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信息传输频率,但是与此同时也增加了配网自动化的运行压力,而配电信息的集成处理能够有效改善配网的运行压力,结合配网通信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信息的集成处理能够促使配网兼容多种新型技术,相较于传统配网而言,有效改善了以往信息量较大时的系统崩盘现象与通信阻塞现象[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一方面可以消除农村在用电过程中存在的威胁,提高农村用电应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农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重视对于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加大对于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力度,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亚栋.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山东工业技术,2018(20):197.
        [2]武志刚.浅析变电站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188.
        [3]孟祥柱.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初探[J].通讯世界,2016(2):246-247.
        [4]李申炜.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